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莹 《大观周刊》2012,(27):32-33
昭觉彝族服饰是彝族族文化的载体,其间蕴含着彝族历史、文化传统,体现了彝族独特的审美心理、情趣、品味。昭觉彝族服饰种类繁多绚丽多资、异彩纷呈。本文从昭觉彝族服饰的特色,浅谈昭觉彝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域中,内外力的有机合作是保护非遗的重要途径。凉山彝族服饰随着日常生活的变迁和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传统彝族服饰不仅拓展了功能,还促进了彝族服饰消费市场的细分和活跃。一方面,采用创新设计和新面料的机制服饰逐渐成为彝族群众日常穿着的服装;另一方面,传统彝族服饰被赋予了更多的民族文化象征意义,从日常生活中的常服转变为重要场合上的礼服。凉山彝族服饰成功融入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同时走出了一条传承和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凉山彝族毕摩中的孜毕类为考察对象,对其概念内涵、传承方式及其社会角色进行探讨和阐释,这是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一种新的尝试,想必将对彝族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漩涡纹饰在我国传统装饰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是我国传统装饰领域中运用最为广泛、活跃的纹饰之一,是我国装饰史上最早出现的纹样之一。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漩涡纹饰受社会发展、时代观念的影响,表现出各种形态、审美特征,体现出了不同的精神、文化内涵。在几千年的装饰史中,漩涡纹饰在嬗变的过程中,长盛不衰,不但体现了民族文化内涵,还承载着民族传统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精神层面的主要代表,也为后人的设计提供了美学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5.
陈丹 《文化遗产》2014,(3):73-82
凉山彝族漆器工艺是流传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等地彝族群众中最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改革开放后受民族文化复兴热潮和不断兴盛的旅游业的影响,这门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也走出大山,迅速成为当地政府发展经济、繁荣民族文化的重要资本和旅游市场中的热门商品。面对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市场行情,凉山彝族漆器工艺不仅在制作工艺、技术设备和从业者的文化素质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化生产的特征日益突出,而且传承人的培养、传承方式也都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因市场的转型、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使这门传统工艺既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危机,也因国家文化政策和产业结构上的调整而使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对目前凉山彝族漆器传承和发展的基本状态、面临的挑战、危机及其所获得的发展机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许飞雪 《大观周刊》2012,(30):34-34
第三届民族艺术节文艺汇演上演彝族专场-《妞牛的色彩》。整个节目以妞牛的成长为主线,将彝族依诺女子的成长以服饰的更换呈现出来。在东方的审美主体来说都是追求服装要有飘逸的感觉,百褶在风中飘动起来犹如东方的折扇。又好像山里樵夫身上披的蓑衣。纹样源于自然,也为中国传统图案的发展变化提供了灵感来源。披毡没有多少修饰,质朴、大方。以古老传统文化为设计源泉。彝族传统服饰好像是一支待放的花苞,在凉山这片土地上期待被滋养后慢慢地绽放。  相似文献   

7.
郭利芳 《大观周刊》2012,(42):10-11,30
彝族的毕摩文化是彝族人民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彝族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彝族人民的规范习俗、文化传承和道德教育等方面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20世纪以来,在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彝族的毕摩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摧残: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出现,彝族的毕摩文化进一步受到冲击.彝族毕摩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出现了困境.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传承保护毕摩文化.已经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现代文明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不是短时期可以解决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彝族毕摩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论述.说明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一些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已经受到冲击。传承保护传统文化.并使它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要等到彝族毕摩文化消耗殆尽的时候才开始注重文化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为时已晚。  相似文献   

8.
"水田"纹服饰是流行于战国时期的一种特殊服饰类型,一般被认作是中山白狄的传统服饰。通过对出土的穿有类似纹样服饰的玉人的梳理比对,可以发现"水田"纹服饰分布广泛,除以纹饰为共性特征,在服饰结构、纹饰布局、形制款式方面又具有地方特色。这类服饰是华夏文化与北部戎狄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果,早期形成时可能受到白狄文化的影响,但在战国时期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服饰文化的一个支脉,且穿着人群的社会地位不会太高。同时,本文全面收集了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穿着类似纹样服饰的玉人存世品作为比对材料,对此类服饰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提出了探索方向。在此基础上,对玉器表现的服饰形象的局限性问题略作思考,并在服饰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层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江凌  严雯嘉 《传媒》2020,(1):55-58
本文基于对四川凉山“悬崖村”彝族青年手机直播及短视频发布的田野调查,探讨了技术赋权下彝族青年群体通过手机新媒体进行的文化实践:手机直播和短视频成为他们文化实践的新样式,文化展演以多元立体的符号化展演、场景化展演和风格化展演,向世人展现其独特的“悬崖村”风光及彝族文化。这种文化展演促进了彝族青年自我认知,触发了彝族青年文化实践,形成了囊括独特少数民族文化景观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0.
王伟 《大观周刊》2011,(51):26-27
在凉山彝族社会,尤其是在旧凉山彝族社会,家支既是最重要的社会群体,又是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在化解家支内部矛盾以及解决与外族之间的矛盾时,家支这种社会组织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凉山彝族毕摩文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是"镶嵌在彝族文化中一颗璀璨明珠"。文章调查研究了现存毕摩文献的种类、分布及其文化价值,就如何对其加以抢救、保护管理及开发利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赵将 《声屏世界》2016,(12):62-64
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由于地理位置、语言风俗、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原因,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随着互联网的引进、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遭遇到不少困境.本文以凉山彝族火把节为例,以民族节庆旅游为切入点,结合笔者在凉山支教期间做的深度访谈和田野调查资料,论述新媒体时代民族节庆文化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淑芳 《档案》2012,(4):28-30
保安族服饰文化反映了该民族历史发展中社会生活的传统风尚。保安族服饰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深受其所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礼仪、审美习俗以及中华民族文化交融等方面的影响,其服饰表象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保安族服饰文化反映了该民族历史发展中社会生活的传统风尚.保安族服饰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深受其所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礼仪、审美习俗以及中华民族文化交融等方面的影响,其服饰表象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彝族石刻历史档案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一种特殊载体的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在内涵和外延上,它与彝族古籍文献、文物等,存在着一定的重合和交叉,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书史记事。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瓷器上丰富多样的纹饰图腾形象是古人图腾崇拜意识的具体体现,具有高度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本文分析了明清时期瓷器纹饰上图腾崇拜意识的体现和意义,分析了明清时期纹饰的表现,探讨了其文化寓意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传统纹饰“云纹”探源及其艺术性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纹作为中国传统纹饰,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婉转灵动、高雅华贵的造型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自古就受到人们推崇和喜爱,是古人在生活器物和服饰上经常使用的装点纹饰,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对现代艺术设计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管郁静 《兰台世界》2013,(12):144-145
明清时期瓷器上丰富多样的纹饰图腾形象是古人图腾崇拜意识的具体体现,具有高度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本文分析了明清时期瓷器纹饰上图腾崇拜意识的体现和意义,分析了明清时期纹饰的表现,探讨了其文化寓意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四川凉山彝族甲骨简牍皮书古籍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有关部门近年在境内发现一批传世彝族甲骨、简牍、皮书等古籍文献和其他文物的事实,结合国内彝民族的历史文化概览和凉山解放前夕特殊的奴隶制社会形态,对这批古籍文献进行了粗略的考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凉山彝族皮铠甲制作工艺的传承情况、工艺流程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与汉族皮铠甲制作工艺的比较,对凉山彝族皮铠甲制作工艺进行复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