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晓林     
38岁的李晓林曾于1985年、1989年两度赴德国深造,他是我国与德国联合培养的博士.现在,李晓林是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晓林的专业是植物营养学.1992年,他在国际上首创五室网膜系统测定VA菌根菌丝际理化性质的研究方法,为菌根吸收养分机理研究的突破提供了基本方法;首次证实VA 菌根的根外菌丝能从根表向外展近12厘米,将植物根际吸磷范围扩大60倍;首次证明菌丝的吸收能力足以引起菌丝际土壤磷亏缺和PH值的显著变化,从而使VA菌根吸收土壤养分的机理研究由根际水平深入到菌际丝水平;  相似文献   

2.
丛枝菌根真菌可以与绝大多数陆生植物共生,它可以吸收铵态氮、硝态氮、一些氨基酸和一些复杂的有机氮素,吸收的氮素在根外菌丝中转化成精氨酸,并以这种形式运输到根内菌丝,在根内菌丝和根细胞界面,精氨酸再进一步转化为NH4^+后转移到宿主植物体,参与植物氮素代谢,而转移的氮量及对宿主植物氮营养的贡献与宿主植物、真菌以及基质养分和水分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3.
菌根概述     
生物技术是一门有控制地利用生物或其组成部分以造福于人类的科学。生物技术之一是利用某些真菌与植物间形成的称为菌根的特殊关系,而此种关系已被证明能极大地提高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成活。菌根这个词的意思是真菌的根,可看作是植物的根与土壤真菌间的一种特异互利共生关系。在这种真菌与根的关系中,真菌在根的生长阶段渗入到次生根内,根的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了一种称为菌根的新器官。菌根器官以多种形式存在,它们的形态由  相似文献   

4.
植物根系丛枝菌根共生体形成的信号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植物根系丛枝菌根共生体形成的信号途径为主线,对菌丝接触根系前共生信号的产生和传导、附着胞的形成和菌丝的侵入以及丛枝菌根建立过程中的信号传导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植物体吸收水分,是由根毛从土壤中吸进根内,再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输送到叶肉细胞的(图1).这些水分只有小部分(约1%~5%)参与植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其余大部分通过蒸腾方式而散失到体外.那么,我们怎样知道植物水分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进行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6.
对植物稍有姘究的人都知道,庄稼、树术等楠物的根一般由主根、须根等组成。这螋名词也许太专业了一些,仉足,即便我们对植物的知识懂得再少,有点也是人们所共知的,那就是:不管是主根还是须根,植物的根都盛在土壤里向下生长的,为的足能暇收土壤中的水分、营养和氧气。  相似文献   

7.
煤矿废弃地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采煤区沉陷导致地表植物被破坏,植被覆盖率降低;采煤过程会导致周边土壤污染,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群落.而丛枝菌根真菌能与植物形成共生体,在增加土壤养分、增强植物耐受力以及修复重金属污染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探讨了近年来国内外丛枝菌根真菌对煤矿废弃地如Cd等重金属污染、烃类有机化学物质污染的修复和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根系是植物的重要营养器官,陆生植物的根系主要行使两方面的基本功能,获取土壤中生长必需的资源如水分和养分及固定作用。樱桃属植物根域的特征及对根域的处理等都对植株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而植株根系生长发育状况受其所分布的土壤环境影响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地上部分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形成。为确定果园深翻、中耕(刨树盘)施肥、灌水的深度,笔者对大青叶砧木根系进行了研究。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常言道:"树挪死,人挪活。"可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世界上竟有不怕死的植物,不但会走,而且活得还很滋润。苏醒树,生长在美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经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它的行动和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有关。当土壤中有足够的水分时,它便扎根土壤,长得枝繁叶茂。一旦天气干旱,土壤缺水时,它就会自动把根从土壤中抽出来,形成一个球状体,任凭风吹来吹去。当吹到有水的地方时,它又重新将根插入土中,重新生活,长得  相似文献   

10.
《商洛学院学报》2017,(6):42-46
为了研究植物根际促生菌对桔梗的促生效应,并为克服桔梗连作障碍的促生菌剂研发提供优良的菌种资源,以溶磷和解钾能力为筛选指标,从商州区油菜根际土壤中分离了根际促生细菌,通过测定产氨、产IAA和固氮能力等多项指标对促生菌进行了筛选,进一步通过接种菌悬液的种子萌发试验测定了分离的菌株对桔梗幼苗生长的促生效应。结果表明,从油菜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9株同时具有溶磷和解钾能力的功能菌,其中6株菌(N-1、N-3、N-15、N-33、K-25、K-18)具备产氨、产IAA和固氮能力,3株菌(N-1、N-15、K-25)接种后的桔梗种子发芽率和幼苗茎长均明显高于未接菌的对照组,对桔梗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其中K-25菌株的促生效果最强。证明了从一种植物根际能分离到对另一种植物有促生作用的功能菌,促生菌在不同植物根际的分布和作用存在交叉现象。  相似文献   

11.
根霉由分枝状无隔菌丝组成,它的菌丝体由匍匐菌丝组成。接触培养基处向下分枝形成假根,向上生出成群的孢囊梗,是一种食品污染菌。在很多教科书中采用水滴法对它进行观察,结果是菌丝、孢子囊梗和孢子混合成团,难以观察到形态。本文通过插片法和埋片法观察根霉形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根是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研究植物根系意义重大。本文从根系形态结构、植物根际效应、根细胞内组分、根系基因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植物转基因方法,通过植物表达载体上DNA的加工和转移将外源DNA转运到植物细胞内.主要介绍了根癌农杆菌介导植物遗传转化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4.
植物群落     
在自然界中,任何植物总是成群地生长在一起的。在一定的地段上,共同居住在某一特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植物种群的组合叫做植物群落。植物群落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外貌结构、季节动态和地理分布特征。同一群落内的各个种群一般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并且具有一定的植物  相似文献   

15.
菌根及丛枝菌根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茵 《生物学教学》2010,35(8):8-10
本文简述了菌根的概念、类型以及丛枝菌根在植物生长和逆境中的生理作用,并对应用丛枝菌根修复污染土壤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一、试题呈现【2019年全国Ⅰ卷,理综29题(12分)】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旱处理,该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增高,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回答下列问题。(1)经干旱处理后,该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能力_____。(2)与干旱处理前相比.  相似文献   

17.
初中植物学(第一册上)中阐明:植物根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而根的吸收作用则决定于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根毛是植物适应周围生存环境,特别是适应陆地土壤水分状况条件下,在漫长的进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构造,集中生长在根尖的根毛区。“根毛是报端根毛区表皮细胞的外壁向外突起而形成的细毛(单细胞毛入”“每个根毛由一个细胞形成,细胞壁薄、质少、核小、液泡大;根毛寿命一般10~20天。”根毛的数量很多,如玉米每平方毫米的根毛区有根毛425根、豌豆有230根。如此众多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植物根部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相似文献   

18.
重金属铜锌对马尾松的外生菌根真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马尾松的四种外生菌根真菌,分别用不同浓度的Cu^2+和Zn^2+处理,测定这四种菌的菌丝干重、培养9d后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氮的消耗量以及菌丝中Cu、Zn的含量,确定这四种菌对重金属的抵抗能力。结果表明:四种菌对重金属都有一定的抗性;低浓度的重金属不会抑制菌丝的生长,中等浓度对菌丝的生物量影响不明显,高浓度则明显地抑制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植物体吸收水分,是由根毛从土壤中吸进根内,再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输送到叶肉细胞的(图1)。这些水分只有小部分(约1%~5%)参与植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其余大部分通过蒸腾方式而散失到体外。那么,我们怎样知道植物水分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进行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下面我们来做实验进行探究。材料准备:三支相同的试管(可用材料准备:三支相同的试管(可用啤酒瓶或水杯代替)、三条大体相同的嫩枝(如阔叶树嫩枝或油菜苔)、两个试管架、少量植物油、一把小剪刀、三个塑料袋、一些绳子。实验步骤:1.将两嫩枝编号为①、②,将另一嫩枝上的叶片全部…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传统理论认为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向上传输到茎、叶,以保证植物生长.然而,植物直接从大气中吸收水分的相关研究已有过两个世纪的不懈探索,实证了植物地上部分尤其是叶具有直接吸收利用大气水汽的能力,并逆向传输到根部和根际土壤,一些学者称之为“负蒸腾”.该方面工作极少研究植物大气水汽利用的生态水文过程、生理生态机制和水汽利用的定量评估,植物(尤其荒漠植物)对非饱和大气水汽利用的相关研究未见报道,而正是荒漠植物的相关研究更具有生态水文学、生态学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