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8 毫秒
1.
丁永丽 《新闻窗》2012,(2):120-120
新闻失实的定义要弄清楚什么是新闻失实,首先必须理解新闻的定义。关于新闻的定义,当今主要有四种提法。一种是以胡乔木为代表的"事实说",即认为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一种是以甘惜分为代表的"手段说",即认为新闻是以报道或者评述最新发生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一种是以宁树潘为代表的"信息说",即认为新闻就是向公众传播新近事实的信息;一种是以陆定一为代表的"报道说",即认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有关新闻理论与实践,从明确新闻真实性、失实新闻、公信力等相关定义出发,分析了虚假、失实新闻存在的根源及危害,探索求真务实的新闻发展之道,对防止新闻失实提出了对策:即严格新闻工作制度约束,加强新闻培训,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把握好“度”,保证新闻真实、导向正确,增强新闻实效性;坚持受众第一的原则,夯实新闻真实性基础。  相似文献   

3.
新闻欺骗及其与新闻失实的关系新闻必须完全真实,这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与要求。然而,新闻媒体报道的新闻并非都是真实的,新闻失实现象屡禁不止。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种新闻失实现象具有明显的故意性,这就是新闻欺骗。即,新闻工作者或采访对象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利用新闻媒介捏造事实或掩盖事实真相而欺骗广大受众的新闻传播行为。新闻欺骗与新闻失实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由新闻欺骗行为导致的新闻报道肯定是失实新闻,也就是说新闻欺骗是新闻失实的一部分。但新闻失实与新闻欺骗不是等同的概念,新闻失实的范围更广。新闻失实包括故…  相似文献   

4.
“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①新闻失实指的是新闻报道中的事件情况与实际发生的情况不相符,主要表现为故事情节上添枝加叶、因果关系上牵强附会、隐瞒事实、无中生有等.特别是随着当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各样主观和客观原因导致的新闻失实现象有了逐渐增多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杜绝失实新闻,在新闻界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失实新闻却令新闻界防不胜防。尤其是新闻编辑,一方面总是时刻担心失实新闻从自己眼皮下放过去,而另一方面还是不断有失实新闻“出笼”,因而感到束手无策。愚以为,防范失实新闻,虽然有一定的理论性,而更主要的则是一个实践问题。要想完全杜绝失实新闻,恐难做到;但作为新闻编辑,不断分析新闻失实的规律,从中吸取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提高识别稿件中的失实之处的能力,尽量减少失实新闻,还是可以做到的。  相似文献   

6.
<正>电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电视权威性及作为公共媒体公信力的关键因素,电视新闻报道真实性问题探讨涉及到了真实性及失实两方面的因素,是当前学术界探讨比较多的问题。根据电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失实性本文分为两部分阐述,一部分是从现实真实、媒介真实和主观真实三方面诠释了新闻真实性问题;另外,一部分则从新闻真实性的角度出发谈到了新闻失实,具体分析了电视新闻失实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新闻失实则是对新闻真实性的背离,是对受众的不负责任,是对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伤害。对新闻失实的分类见仁见智,就笔者理解,新闻失实包含要素部分失实、稿件整体失实和报道群体失实三个层面。要素部分失实新闻真实性的最基本要求是要素真实。新闻稿件中,五个W、一个H等新闻基本要素要准确;人物思想、观点和言语要正确;事件起因、经过和细节要经得起  相似文献   

8.
我们平常所说的失实,是指新闻作品中事实的“明显”失实。比如说,把对的弄成了错的,抑或模棱两可的;又比如说,将人名、数字、细节弄错,等等。一句话,这类失实,是新闻工作者采访不实、作风不实而致的新闻失实。或者说,这是“显性失实”。 有显性失实,有没有“隐性失实”或“潜性失实”呢?有的,而且有的还很要命,很可怕。近日参加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9.
<正>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如果新闻失去了真实,不仅使新闻工作失去了职业生涯,同时也严重破坏和损害了媒体的形象,削弱了新闻的公信力,而更严重的是破坏和影响了新闻媒体履行党和政府新闻宣传的职能作用。一、新闻报道的"失实新闻""失实新闻"与"假新闻"有所不同,那么何为"失实新闻"呢?所谓"失实新闻"是指对一定新闻事实"残缺"、"偏离"、"片面"反映报道而成的新闻。也就是说对具有新闻事实根据,但却没有全面、正确、恰当、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真相而形成的新闻。近年来,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出来的"失实新闻"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0.
最近,笔者在阅读《失实新闻百例》(华中工学院新闻系申凡等编)一书时,对五十例失实新闻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五十例失实新闻中:记者采写的有七篇;记者和通讯员合作采写的有四篇;通讯员采写的有三十九篇,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八。通讯员采写的三十九篇失实新闻中,纯属编造和虚构的,有十五篇;“合理想象”导致情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们在就党报影响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时发现,新闻失实仍然是读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新闻失实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什么现在仍得不到根除?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导致新闻失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媒体和记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过分重视新闻时新性,淡化了真实性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无法科学地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新闻真实性与新闻时新性的辩证关系新闻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新闻报道是客观事实在记者头脑中的反映,主体与客体必须一致,否则就是对客观事实的歪曲。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每一件事的反映都是准确的、可靠的,每一细节都经得起检验…  相似文献   

1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失实是新闻的大忌。从新闻的采写主体即记者、编辑的角度看,新闻失实可分为显性失实和隐性失实两种。显性失实主要是极少数职业操守低下的记者、编辑,出于名利等方面考虑,故意炮制无中生有的新闻,或者故意隐瞒一  相似文献   

13.
彭国元 《声屏世界》2008,(10):25-27
新闻真实的背面是新闻失实。新闻失实包含整体失实和部分失实两种情形。整体失实就是人们常说的彻头彻尾的虚假新闻,它是因某种功利驱使而故意失实,是“冷静的头脑”干的,属于“观点上的撒谎”、“精神意义的撒谎”,不可原谅。而部分失实则是一种潜在的隐性失实,绝大部分是在一种不自觉状态下所为,它虽接近整体真实却又存在部分失真之嫌,此种情形虽危害不大却时常可见。  相似文献   

14.
《新闻前哨》2008,(11):8-8
黄建国在2008年第9期《传媒观察》中撰文说,新闻的显性失实比较容易被发现,在新闻实践中较多发生的另一种新闻隐性失实,由于其具有非主观性、隐蔽性等特点,其发生的几率较之显性失实要多得多。新闻的隐性失实主要表现有:  相似文献   

15.
正对一名长期在党报从事新闻采编的媒体人来说,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等出版流程虽早已烂熟于心,但可能没有一位媒体记者、编辑敢保证从不出现新闻失实报道。新闻报道无小事,采编流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极有可能产生新闻失实;如果产生较大的新闻失实,则完全有可能将我们通过漫长时间建构的传媒公信力一下子给摧毁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在阅读《失实新闻百例》(华中工学院新闻系申凡等编)一书时,对五十例失实新闻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五十例失实新闻中:记者采写的有七篇;记者和通讯员合作采写的有四篇;通讯员采写的有三十九篇,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八。通讯员采写的三十九篇失实新闻中,纯属编造和虚构的,有十五篇;“合理想象”导致情节失真的,有九篇,添枝加叶、任意拔高的,有十五篇。通讯员采写的新闻失实的为什么这么多?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追名逐利。他们为了使自己的稿件能  相似文献   

17.
新闻稿件失实,大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新闻制作者工作疏忽,责任心不强或缺乏职业道德等造成的;另一方面是被采访对象由于受名利思想支配等因素的影响,向新闻采集者提供假事实,造成新闻失实。《新闻知识》新闻失实能否杜绝的讨论,大部分稿件是从新闻作者的责任论起的,我觉得这只是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为新闻作品中存在有侮辱和诽谤的内容.新闻诽谤即新闻严重失实或基本内容失实,损害了他人名誉;新闻侮辱即新闻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损害了他人名誉.①具体形式主要有:新闻事实完全失实、凭空捏造;采访时只听取一家之言、未对情况进行核实而造成新闻报道的主要事实失实;报道内容真实但使用了侮辱性的语言诽谤他人名誉等等.  相似文献   

19.
一"三贴近"是求真求实提高新闻媒介公信力的必然要求 新闻事实的失实问题,从新闻业正式产生的那天就一直困扰着新闻界,是新闻报道中的"老大难"问题.新闻失实原因复杂,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但分析新闻失实的构成,除了蓄意为之外,主要是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写实践中,没有牢牢树立起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意识,没有紧绷防止新闻失实这根弦,工作作风不够扎实严谨.  相似文献   

20.
新闻的生命是真实,这是有点新闻知识的人都知道的.但是,恰恰是懂得新闻真实性重要的人,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写出一些隐形失实的新闻来.就新闻媒介而言,某些报刊、电台、电视台也不时出现一些隐形失实的新闻,影响新闻媒介的声誉.因此,剖析隐形失实新闻的种种形式,引起作者和新闻媒介的重视,是极其重要的.所谓隐形失实新闻是相对明显失实的新闻而言的.时间错,地址错,数据错,人物张冠李戴等属明显失实.明显失实,容易被识破.隐形失实,则是指那些看似真实,实则失实的新闻.这里试举出三类:一、乱套新闻角度造成的隐形失实新闻.对于新闻角度,各家说法不一.我个人的体会是:所谓新闻角度,就是新闻事实和大政策的接轨.或者,从新闻事实中折射出来的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正确性.一个新闻事实,不同时期,甚至同一时期可套上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