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鄢逸 《新闻前哨》2011,(4):33-33
我是电视综合频道《新闻360》栏目记者。这个栏目是2010年1月1日开播的大型民生新闻栏目,主打特色是“当负责任的记者,做能帮忙的新闻”。节目开播一年来,我们的口号“有事要帮忙就找帮女郎”已经被广大湖北观众所熟知。  相似文献   

2.
利用报纸、广播,电视进行批评性报道,对改进工作、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当我采访了北京电视台《观众之声》节目组的同志之后,更强化了这个看法。在我国几十家省级以上的电视台中,专门开辟这样一个让观众表达心声的节目,这还是头一家。这个节目的宗旨是:遵循党中央1980年对北京市提出的四项要求,以批评报道为主,兼顾表扬报道和社会服务,发挥电视新闻的舆论作用,以促进首都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促进北京市的工作,密切同观众的联系。正因为举办这个节目有明确的宗旨,所以它自1985年4月正式开办以来,观众的来信愈来愈多,到  相似文献   

3.
六月一日,我台在20点30分开办了《江苏快讯》节目。三个月来,听众反映较好,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什么要开办这个节目?快讯能不能做到快、短、新?稿源如何解决?我们进行了初步回顾。一进入八十年代,新闻界的中心议题就是新闻如何改革?包括怎样提高新闻的时效和改进新闻文风等问题。在这方面,中央台和一些兄弟台带了头,为我们做出了好的样子。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跟上新闻改革的潮流,我们在新闻改革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江苏快讯》的上马,就是我们尝试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龚邦国(江西电视台副台长):《社会传真》是江西电视台开办的新闻评述性节目,开办有两年多了。今天请各位同仁、专家、学者来就《社会传真》进行研讨,目的就是进行分析、总结,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便把我省新闻评述性节目办得更好,提高电视新闻引导性。一、为什么要办《社会传真》?这首先是由电视的工具性质决定的。新闻单位是党和政府及人民的耳目喉舌,我们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把科学理论在电视宣传中正确反映出来,并且旗帜鲜明地表示我们的观点,使新闻舆论引导既正确又明确,这就必须要有新闻评论性节目。这之…  相似文献   

5.
江西卫视《今晚报道》是江西电视台实行制片人制后改版的新闻节目之一。全体编播人员努力实践着“贴近社会,增强节目可视性;面向观众,加大观众参与性”的宗旨。结合本台实际,围绕观众需求,整档栏目,以社会新闻为主线,及时准确反映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疑点,把节目分为“今日要闻”、“新闻视点”、“观众之声”、“航讯”“国际新闻”等四大板块。1998年4月1日,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使改版后的《今晚报道》首次在江西卫视频道中与观众见面了!在栏目筹备过程中和开播后近二个月的时间里,今晚的观众是谁?我们能…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电子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新闻舆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各地广播电视针对舆论监督和群众反映诉求纷纷开办《政风行风热线》栏目。本文结合安徽之声《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就记者如何在群众反映诉求报道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舆论监督节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涉农广播是中央台历史最悠久的节目类型之一。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央台就开办了专门的农村节目。进入21世纪,改革步伐加大,推出了一系列专业频率。2004年1月,作为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的一部分,以原《今日农村》为底版的《中国农村报道》以全新面貌推出。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类型节目怎样才能保持生命力?一个有着几十年传统经营理念的节目靠什  相似文献   

8.
1987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历史上的今天》节目正式与全国电视观众见面。当天观众在电视“黄金时间”——《新闻联播》之后看到的第一幅电视画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从此拉开了这个节目的序幕。《历史上的今天》节目开办9个月来,先后收到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观众的来信,累计已达数千封。一封封热情洋溢的观众来信对这个节目表示喜欢、赞赏、鼓励。一位观众说:《历史上的今天》使我们看到了一幅活的历史画卷,受到启发、教育、鼓舞。不少观众还主动为节目组提供文字、图片、录相带等珍贵历史资料,并为节目出谋划策,弥补疏漏。从观众来信和社会反响看,节目几乎囊  相似文献   

9.
“给新闻更多的背景,给事实更多的理解”,这 是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开播前的导视语,近日琢磨起来深感创意者之高明。一个电视栏目要给予观众更多的新闻背景,那么,一条经济新闻或者一个经济专题报道,就更要突出新闻背景了。近年来,观众总说我们地方电视经济节目不尽人意,我想除了新闻选题、报道角度和事件本身的  相似文献   

10.
郑竑 《记者摇篮》2010,(7):62-62
谈话节目在精彩纷呈的电视节目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特别是新闻谈话类节目,从央视到地方台更是比比皆是。它以新闻为由头和内容,以谈话为形式,注重体现人本主义,成为观众喜爱的节目类型。抚顺电视台从2007年开始也积极尝试新闻元素介入谈话类节目,开办了一档新闻谈话节目《新闻演播厅》(后更名为《沟通零距离》)。本文将以《新闻演播厅》节目为例,探讨新闻谈话类节目中的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11.
在诸多的电视节目中,影响最大的首推新闻。新闻节目是电视的支柱、脊梁,电视因为有新闻节目而提高了它的地位和声誉。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观众分布于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各地观众都希望有本地新闻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又包括全国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的观众,又都希望在《新闻联播》节目中看到本民族的形象。对新疆电视台的《新疆新闻》节目,观众也有同样的愿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观众的这些正当愿望,说明电视新闻应该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点,在我们这个有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生活的社会主义中国,在电视新闻中充分表现地方特点和民族特点,对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新闻之路———CBS为新闻院校开办的新节目1997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开办了一个面向新闻传播院校、用卫星传送的新节目———《校园新闻之路》(NewspathonCampus)。这个新节目结合了世界上最大的新闻采集系统与全天候的新...  相似文献   

13.
阎国才 《新闻前哨》2007,(11):69-70
1996年3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首创的《实话实说》节目,填补了中国30多年来电视谈话节目的空白。随后从中央台到地方台,从新闻频道到综合频道,各台各频道都开办了自己的谈话节目,其中如《锵锵三人行》、《对话》、《艺术人生》、《新闻会客厅》等早已为观众耳熟能详。作为基层的郧县广播电视台,也乘此东风,于2001年元月,开办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谈话节目《汉江漫话》。  相似文献   

14.
万丽 《河北广播》2008,(1):53-54
河北电台新闻中心从2006年5月21日开始在《今日焦点》节目中开办子栏目《三农第一线》,我负责这个子栏目的策划、采编和制作播出。当时将这个小栏目命名为《三农第一线》,就是要把它打造成一档专门针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新闻专题类节目。这档节目为周播节目,每期10分钟,播出一年多来受到了农民朋友的好评。从采编这档节目的点点滴滴中,我深刻的体会到要做好对农新闻节目,必须始终坚持做一名饱含激情的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和电视机的普及,电视的宣传效能越来越强。群众的眼界宽了,要求高了,电视新闻也应当水涨船高。湖南电视台在努力改革影象新闻的基础上,从去年元旦起,开办了《口播新闻》。这个节目是由播音员出头像口头报告新闻消息,配之以图片资料或实物。虽然形式比较简单,但它以一个“新”字取胜,赢得了观众。湖南电视台改进编播程序以后,新闻发布快,今日新闻增多。去年发布的2,000多条新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正式开播,这个取代原有西部频道的新面孔一亮相,便引来各方关注,播出仅三个月,它就以对新闻事件的快速反应、非常态的表达和独特的编排吸引了观众注意,评论之声不绝于耳。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多家电视台相继开办了法制类节目,但节目质量良莠不齐。本文拟从多重角度对上述法制节目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外电视媒体的成功做法,揭示做好法制节目应注重的几个方面,以期对法制类节目编导有所借鉴和启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一、在竞争中增强创新意识 有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地区的观众在看电视时,平均每次调换频道的间隔时间仅为8秒钟。也就是说,观众是否看哪个频道的节目在8秒钟就做出了决定。如今电视节目频道增多,各省的卫视频道加上中央台12套节目,共有40多个频道。想看电影就找电影频道,想看体育节目就找体育频道,想看综艺节目,就找综艺频道,想看新闻综合节目,就找新闻综合频道。电视频道越多,观众选择的余地就越大。观众选择节目频道的机会越多,就意味着电视市场竞争越激  相似文献   

18.
电视发展进入到21世纪,更专业、更细化,竞争更激烈。广大观众对电视的要求也由你播什么我看什么,变为我想看什么你就必须有什么,而且要保质保量,这就要求节目制作部门在制作节目时必须要有观众意识。一档新闻节目如果前期策划、选题准确得当,拍摄细腻,声画一致,编辑干净漂亮,那么最后的配音把握、表达到位,就要由主持人在直播这一最后环节中传达给观众。一天中各个时段的新闻由于内容侧重点不同,主持人在播音时必需有所区别,针对不同的新闻内容与不同的观众群,把握播出心理状态与表达方式。《早间新闻》:《早间新闻》的收视…  相似文献   

19.
曹漪 《视听界》2004,(1):73-74
江苏广电总台《江苏新时空》节目在开办之初就设立了一个子栏目“正在现场”,让记者、主持人在新闻发生的现场把事实告诉观众,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卫星转播车对事件进行现场直播。“正在现场”的这种定位较好地满足了现代社会里人们对新闻”新”、“快”的要求,电视媒体的优越性在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这种新闻报道形式的出现,对记者、主持人  相似文献   

20.
“走出去办广播,办看得见的广播”,这是近几年来广播领域倡导的一种发展趋势。从2005年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开力、了《直播中国》节目,成为“走出去办广播”的一个范例。这档节目就像一扇开启的窗,为中央台走进地方、地方台走向全国送来了清新的风。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在《直播中国》节目开办三年来,六次与中央台中国之声合作,推出大型直播节目“走进青岛”,节目影响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