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未成年学生人身伤害问题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校未成年学生人身伤害问题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实际问题,它不仅造成教育方面的困境,还带来了司法方面的混乱.学校不是在校未成年学生任何意义上的监护人,但由于家长和学校之间存在着实际上的委托关系,所以学校对在校未成年学生负有部分监护职责;处理学生人身伤害事件不能只依据过错责任原则,学校也并不只是承担过错责任,在特殊情况下,学校还要承担无过错责任甚至公平责任.  相似文献   

2.
学校与在校未成年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确定学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的基础;学校承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以公平责任原则为辅;学校承担侵权责任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学生安全事故频发,不仅给受害学生及其家长带来了身体及精神上的极大伤害,而且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同时也给政府和社会带来了损失,校园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家长、学校、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学校与在校的未成年学生的关系,是确定学校在学生安全事故中承担责任的关键.本文从学校与未成年学生之间是监护与被监护的关系或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两种争议观点出发,详细论述了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履行的不是监护职责,而是教育管理职责.这种教育管理职责,不是由监护人和学校自行约定的,而是由法律直接加以规定的法定职责.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学生在校伤害赔偿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未成年学生(包括幼儿园幼儿)在校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事故一旦发现.家长及学校双方常就赔偿问题陷入诉讼,各执一词.争执不下。甚至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伤害引起的赔偿责任,赔偿范围,一直是教育界和法律界争论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小学生伤害事故不断发生且呈上升趋势。随着人们法律知识的增加,学生及其家长与学校协商不成而产生法律纠纷,诉诸法律的案件也越来越多。学校作为公益事业单位,办学经费本来就十分紧张,巨额的赔偿费用往往使学校不堪重负而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所以学校要尽最大努力预防和避免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这就需要校长必须懂得处理与学生伤害事故有关的一些法律知识。学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什么法律关系?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发生了人身伤害事故后,学校该不该承担责任?承担什么责任?该不该承担损害赔偿?应当遵循什么原则赔偿?赔偿…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在校(园)学习其间的未成年人因意外事故造成的伤害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笔者认为,对在校(园)未成年人意外事故的责任认定问题,与学校、幼儿园对其是否具有监护职责相关。本文就这两个问题发表一些初浅看法,就教于同行大家。一、学校、幼儿园对在校(园)学习的未成年人是否具有监护职责问题学校是否承担未成年学生在校的监护职责,是一个令法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监护权转移说。这种观点认为,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学校代替监护人来履行保护未成年学生人身安全的职责。当家长为自己的未成年孩…  相似文献   

7.
该文旨在分析学生在校受到伤害的学校责任。学校并不是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人,学校是学 生在校期间的保护人,学校对学生在校受到伤害的责任是过错责任。  相似文献   

8.
随着学校(这里指中小学)教育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和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学校法律纠纷案件也日益凸现。其中,学校责任是争议的一个焦点问题。学校与未成年学生及其监护人之间是何种法律关系,学校赔偿责任的原则和条件是什么,这都是学术界和司法实践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我们主要就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承担问题加以分析和探讨。 一 学校与未成年学生的法律关系 未成年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学校组织安排的有关活动中受到伤害或致人损害,学校如何承担赔偿责任,主要取决于学校与未成年学生的法律关系的界定。当前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未成年学生的过失行为与校方的民事责任问题上争议频繁。其过程中,常以“学校当然有责任”、“学校是未成年学生当然的委托监护人”、“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其监护责任当然转移到学校”等为由,把未成年学生的过失行为所致的民事责任转嫁给学校。产生这一现象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未成年学生的伤害事故时有发生。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受害学生及其家长与学校协商不成而诉诸法律的也越来越多。迄今为止,《民法通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都没有十分明确地规定学校与未成年学生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这给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带来了麻烦。虽然教育部已于2002年6月25日颁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但是由于受制于现有的法律规定,对学生伤害事故归责原则的适用规定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下面笔者从民法基本的归责原则出发,就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进行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陆的择校主要体现为一种由广大家长自下而上发起,以金钱、关系以及权力等方式竞逐(原)公立(重点)学校优质学额的现象。情理法兼顾是我国择校文化的消解方式。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处于由"人治"向法治转型期,公共的法律意识还有待提升、法治的根基不牢、政府执法能力有待完善。英国则是在法治背景下,以就近入学为基准,将择校作为公民的一项权利,以法律形式引导家长和学生择校,择校立法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2.
Book review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schools. Over the last 30 years the importance attached to parents’ views on education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roughout the Western world. Policy‐makers encourage parental participation and involvement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councils in which parents have a say. In Flanders in Belgium in 2004 a new participation law was passed. We study the impact of this law on the micropolitical relations between parents, school heads and teachers. We conducte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eachers, parents, school heads and members of the organizing body in four primary schools and observed parents’ gatherings. Starting from the partnership–conflict opposition, we focus on the functioning of the parents’ associations and the way parents’ associations, school heads and teachers are dealing with this new law. We found that the parent–school relationship differs greatly from school to school. While the socio‐economic middle class predominates in the four parents’ associ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parental empowerment is enhanced only in those schools with mainly socio‐economically weak families.  相似文献   

13.
学校是国家实施教育职责的专门场所 ,具有行政主体的性质。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应是教育、管理与被教育、被管理的法律关系。在未成年学生损害赔偿案件中 ,各主体应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 ,承担不同的民事责任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对侵权行为的发生有过错的 ,监护人、学校可减轻责任 ;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在学校的损害承担过错责任 ;学校对学生造成侵权责任的性质和构成要件有其自身特点 ,学校侵权的法律适用包括民法和教育法律、法规。依据不同标准 ,对此类责任可做多重分类 ,这有利于该类问题适当、合理地解决。  相似文献   

14.
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 ,邓小平把群众利益放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来认识 ,既看到社会主义与群众利益的历史统一 ,更注重两者现实的具体的统一。在总结“文革”教训的基础上 ,通过对领导个人思想作风和组织制度对实践影响作用的对比 ,提出用制度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观点 ,为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通过对群众运动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作用的对比 ,提出要辩证看待群众运动 ,群众运动不等于群众路线 ,它只是群众路线的一种形式。这些观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相似文献   

15.
鉴于当前对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经济学、社会学的层面,本文拟在充分肯定公司社会责任法律性质的基础上,运用法学所独有的研究方法,就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本质特征、立法可行性以及制定构建等问题进行初步探究,从而对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理论研究与制度构建做出前瞻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农村幼小衔接存在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从提高幼儿园的办园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改变家长观念,加强与小学的沟通,重视大班后期的保教工作等方面进行分析,使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的重要转折,让他们能够愉快地进入小学,幸福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少儿心理健康,是他们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重要条件和保证,也是他们学业成绩提高的有效保障。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一定要根据少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以科学的方式进行恰当的指导,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北京市各级法院的判决分析发现,中小学体育伤害事故主要发生在体育课上,受害人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主,男生多于女生;事故归责以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为主,以适用公平责任原则为补充;法律适用上重视一般法,忽视与教育直接相关的部门法、特别法的运用;教师教学与管理、体育场地和设施、安全防护和救济等方面的不当和过错是导致学校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原因。能否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如何认定学校过错,甘冒风险能否成为学校的抗辩事由,是司法实践面临的三个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保险人明确说明义务的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人需明确说明的"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应包括免除或者限制保险人责任的条款,其并不局限于保险合同中约定的"除外责任"条款;投保人已知或应知的免除或者限制保险人责任的免责条款,即便保险人未明确说明,也不应导致该条款不生效力。  相似文献   

20.
以“礼“治世和以“法“平天下是儒法两家截然不同的治国方略与思想.儒家主张以“礼“作为行为规范,充分体现“仁爱“精神;法家则主张靠“法““术““势“治理国家,一统天下达到政通人和,二者方法虽然不同,却为同一目的服务,而真正圣明的统治者,在治国中都是兼采两者之长,“礼““法“并重,德威兼施.这一方略与思想对搞好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