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波 《林区教学》2012,(9):71-72
日本俳句是世界上最短的定型诗,俳句作者将所见所感完全寄予在短短的十七个音节中,创作手法上大量的余白,刺激着读者无穷的想象力。领悟俳句的美,并非易事,它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是结合俳句的特点及其创作标准,理解俳句在语言和结构上体现的美,其次是结合俳句滋长的土壤,即日本文化中的意识形态来领悟俳句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2.
俳句是日本文学独特的诗体形式 ,也是世界文学中最短的格律诗。俳句中的“季语”和“季题”的差别及它们的本质特征是本文予以讨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俳句是日本文学独特的诗体形式,也是世界文学中最短的格律诗。俳句中的“季语”和“季题”的差别及它们的本质特征是本文予以讨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而汉俳是指用汉语写的俳句,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日文化交流的产物.本文比较俳句与汉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揭示从中体现出的中日文学交流的轨迹.  相似文献   

5.
一、对联的艺术渊源和发展 对联是我国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世界文苑独一无二的文学奇葩。世界众多国家是用拼音文字的,与汉字不同,其单词可以是一个音节,也可以是几个音节,长短不一,因而不能产生作为对偶独特形式的对联。英国文学上也有所谓对偶,但只是意对,与汉语的对偶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由于汉字是单音节、方块形的,富有字理的语素文字,它可以排列严整有序如同集装箱一样,从而形成独特的对偶方式。毫无疑问,只有汉字才能构成对偶艺术;  相似文献   

6.
禅学思想对日本俳句影响深远。在俳句这一日本特色的文学形式中渗透了大量禅宗精神。  相似文献   

7.
日本文学中有一种短小精炼的诗体,叫“俳句”。这种短诗,是由五、七、五共三行十七个字(应该是十七音)构成的,它与我国的近体诗绝句极为近似。这种诗通俗易懂。琅琅上口,颇为日本人民所喜爱。日本有不少俳句诗人,下面我们按文学史的顺序介绍九位著名的日本俳人。  相似文献   

8.
俳句是日本独有的文学形式,是日本诗歌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据一席之地。松尾芭蕉是日本江户时代最著名的俳人,被后世尊称为"俳圣",《古池》是他幽玄闲寂风格最具代表性、影响力最大的作品,有十多个汉译版本。本文从意境美的角度出发,结合俳句自身的特点,对上述汉译版本进行了比较分析。意境美是俳句翻译的最高原则,不能忠实传达俳句意境美的翻译是不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9.
俳句是日本律诗的形式,它在接受中国诗歌创作意象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美学风格。日本俳句对中国诗歌意象的接受,以及意象表达中独特的物哀感受反映了俳句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创造。  相似文献   

10.
俳句是日本文学格律诗体的一种传统形式,它是从日本最古老的诗歌样式——和歌发展而来的。俳句的创作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首先,俳句是由5、7、5三行17个音组成的;其次,俳句中一定要有一个季语。另外,俳句中还经常使用断句字、比喻,俳句还强调节奏和声音所带给人的印象。对日本俳句进行翻译,既要考虑它的格式特点,又要结合具体情况酌情处理。  相似文献   

11.
俳句是日本独有的诗歌样式,被称作世界上最短小的诗,中国日语翻译界对日本俳句的译介自上世界20年代开始,经历了从注重“形式”到转向“内容”,从注重“内容”到强调“意境”的跨文化翻译等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12.
俳句是日本独有的诗歌样式,被称作世界上最短小的诗,中国日语翻译界对日本俳句的译介自上世界20年代开始,经历了从注重"形式"到转向"内容",从注重"内容"到强调"意境"的跨文化翻译等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13.
从《源氏物语》看“物哀”文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诞生于平安时代的《源氏物语》是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日本古代小说中最辉煌的现实主义巨著,代表了中古时期的最高成就。这部作品反映了日本平安时代贵族统治阶级的社会生活,是平安时代贵族阶级的一幅画卷,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特别是贯穿于全书的"物哀"情调,对以后和歌、俳句等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日本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历史背景造就了物哀这种独特的文学理念,对物哀的理解是研究日本文学史的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14.
唐诗和俳句是中国和日本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从中可以看出两国人民自然观的异同,本文对此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俳句是世界上最短的诗。它以精炼的语言进行创作,具有强烈的风土性和艺术性。十七音、切字、季语构成了俳句短小精炼,凝练,富有余韵的特点。关于俳句的翻译,我国曾就翻译形式问题展开过争论。诗的超常语言结构使得翻译很难做到形式与内容的高度和谐统一。从俳句的特点及欣赏的价值的角度探讨其翻译准则及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缩小意识”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现象,从古至今一直蕴藏于日本社会之中。从文学的角度出发,通过俳句、微型小说、民间故事以及名家名作等几个侧面探究日本人的缩小意识,以求更加全面地了解日本人与日本社会。  相似文献   

17.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诗歌形式,它倍受日本人民喜爱且长盛不衰。俳句来源于中国古代连歌,无论是其形式、内容还是风格,都深深地打上了中国古诗的烙印。俳句是和中国古诗密不可分且相互影响的,翻译俳句时对此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8.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诗歌形式,它倍受日本人民喜爱且长盛不衰。俳句来源于中国古代连歌,无论是其形式、内容还是风格,都深深地打上了中国古诗的烙印。俳句是和中国古诗密不可分且相互影响的,翻译俳句时对此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9.
俳句纵横谈     
和歌与俳句在日本是普遍受人喜爱的两种传统的文学形式,特别是俳句,它在日本一直很盛行。“俳句”之名,由近代一位伟大俳句家正冈子规(1867—1902)命之,并由此而沿革使用。日本的俳句,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成立于15世纪(大体是镰仓末期和室町初始阶段),到现在已经400多年了。如果追踪徘句的历史,人们都较倾向于“徘句为和歌”之变  相似文献   

20.
“鱼文化”可谓是日本语言文化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世界文化范围内,象日本文化这样受“鱼”的影响如此深广的文化并不多见。本文从日本人的饮食生活,日本的谚语、俳句、诗歌、文学作品以及隐语等几个方面说明了“鱼文化”对日本人的生活和文化艺术等各个层面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