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小城市公共图书馆数量较少,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而社区图书馆更是缺乏,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当地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多种方式为社会服务,弥补中小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不足。分析了中小城市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必要性和具备的优势,探讨了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有效途径:为科研人员办理读者证、举办读书活动、建立图书馆联盟、开展用户培训和深层次的信息服务等。  相似文献   

2.
中小城市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应以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的生态和文化环境为背景,从中小城市高等教育与大城市高等教育比较入手,运用社区研究方法,分析现阶段发展中的中小城市高等教育在社区方面的特点,并以中小城市高等教育社区特点为理论基础,对中小城市高等教育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进行对比,寻求中小城市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迎接全球一体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考察电影与城市的营销关系出发,分析中小城市电影市场中二级院线的市场潜力,集中讨论了目前中小城市电影市场现状;结合个案调研实际采撷的统计数据,科学界定以池州为代表的中小城市文化娱乐市场中的电影消费现状,对以大地数字院线为代表的数字影院在中小城市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解析;归纳出中小城市电影市场要想实现突围必须面对的困难和障碍,进而对利用数字技术,抢抓机遇发展数字影院作为开拓中小城市电影市场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当代美学理论研究中话语转型的学理诉求和审美对一般文化领域强势介入的姿态促成了当代美学的文化转向。审美文化在当代更是消费大众审美狂欢的盛宴,繁荣的表象却遮蔽了"小众"生产者制造的审美文化"传播假相",由此带来当代审美文化的感官化、娱乐化、虚拟化和可塑化倾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中小城市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体现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公共艺术是中小城市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城市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中小城市公共艺术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和梳理,以期更好的关注中小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家电企业售后服务是家电销售市场激烈竞争的产物,也是家电品牌立足于强手之林的基础。家电售后服务是各个厂家的重点关注对象。中小城市消费者家电购买力有别于大城市,形成中低档家电产品消费多,售后服务频繁等特点。中小城市消费者购买力有限,通过创新服务、变被动为主动刻意培养出忠诚顾客是家电企业在品牌化和售后服务专业化时代生存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城市兴办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无疑会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创办能拉动当地的消费,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能促进地方民族文化的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等等。西部各级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发展高等教育的意义,并给予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中小城市的生鲜农产品市场经营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加上当地生活水平、消费习惯的一些因素,以至农产品在价格、品质、新鲜度、品种等方面达不到应有标准。文章对中小城市生鲜农产品市场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促进其农产品流通的供应链体系构筑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大学的本质是求真育人,大学文化应以学术为中心,树立追求真理、敬业爱生的精神;建立高雅文化,抵制低俗文化。当前大学高雅文化式微,要重塑大学文化,促进学术繁荣,培养具有道德情操、真才实学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大学的本质是求真育人,大学文化应以学术为中心,树立追求真理、敬业爱生的精神;建立高雅文化,抵制低俗文化。当前大学高雅文化式微,要重塑大学文化,促进学术繁荣,培养具有道德情操、真才实学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2 1世纪是信息爆炸而传统文化匮乏的世纪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 ,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正逐步退出文化舞台 ,代之而起的是以消费主义为主旨的大众文化。从固有的文化形态退化的合理性、大众文化不同于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深层次成因角度探讨大众文化现象 ,同时对文化学术界普遍争论的雅俗之辩提出观点 ,以期寻求对文化消费引导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2.
陈文敏 《唐山学院学报》2007,20(3):89-91,93
中收族在中国出现并以大众文化作为主要的消费对象,是其对自身身份确认的一种需要。中收族的大众文化消费呈现出快感、意义和身份的特征。由于中国经济还没有达到闲适程度,中收族的文化消费还存在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电影并不是一种电影类型,而是后现代主义和大众文化的产物。好莱坞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它颠覆了一切深度模式,抛弃了精英文化,而走向消费文化、世俗文化、游戏文化。  相似文献   

14.
在消费时代,美术作为一种文化的形态,它的传统文化价值正在被由消费主导的大众文化所解构,呈现出精英文化的失语和批评话语的危机。从文化的视野来研究美术形态的变迁和不断建构与解构的现代文艺批评理论,去揭示一条重构当代美术学语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大规模流动,其中一部分人员的子女随着父母迁到城市接受学校教育,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流动家庭。由于老少两代人有着不同的流动背景,老一辈是携带传统文化来到城市,他们在城市挣钱在农村消费;小一辈则是从小就开始在城市接受现代文化,这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正常的亲子关系,对此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一些有利于改善流动家庭亲子关系的建议.对促进流动家庭的和谐以及社会的安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大学生"负翁"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不成熟性以及家庭和学校对大学生消费缺乏教育和监管,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负债消费,成为校园“负翁”。如果任其发展,校园“负翁”会给整个校园和社会带来危害。学校应采取各种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理财”和“适度消费”的教育,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从都市文化的角度分析其现代思想启蒙意义,作为一种都市意象它是如何影响着都市人的消费、休闲和娱乐方式的;它与都市文学、都市电影一道,成为中国早期都市文化的典型意象之一;从其产生的文化背景来看,它是现代都市市民追求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的体现.作为一种新的音乐形式,上海早期的流行歌曲弥合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的鸿沟,从而成为一种走向市民生活的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18.
吴良镛提出的“京津冀北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建议对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保定等城市进行整体的开发建设,除有现实考虑外,也具有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基础。在元、明、清时期,就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畿辅区域体系,在文化上也形成了京城、京郊、京畿三个相互关联的文化圈。在这些文化圈中,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与民俗文化形成多向互动,成为京畿地区的文化特色。无论建设“大北京”,还是研究北京文化,都不应脱离对京畿文化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二十年来的大众文化具有中国特色,具有显著的通俗性和平民性。目前大众文化流行,却受到精英文化的阻击,出现了“合法性”危机,精英文化应该给大众文化更多的生存空间,精英文人应该给大众文化更多的宽容理解,在强调文化的多元格局下,希望更多的精英文人理直气壮地参加大众文化产品的制作,来对抗外来势力对中国大众文化市场的迅速扩张。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和数据分析法,通过对部分大学生消费观的分析,发现被调查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比较合理,各项消费分布较均匀,他们有一定的财商,时消费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基础上,注重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会通过享乐消费来减压,注重劳逸结合,但并非如外界想象的那样注重吃喝玩乐.此外,由于大部分学生以在食堂用餐为主,食堂服务质童应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改善.从城乡的消费结构来看,农村学生的消费较城市学生消费要少,应该引起学校、政府的重视,如给品学兼优者或家庭困难者提供奖励、补助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