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艳 《教育艺术》2006,(8):33-33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在高中开设音乐欣赏课,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提高音乐感受能力、音乐想象能力、音乐理解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音乐欣赏水平的音乐爱好者,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欣赏活动,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欣赏教学模式?这是值得每一位音乐教师探讨的问题。本文试从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听、看、想、说、动这五个方面作一浅谈。  相似文献   

2.
从萧友梅对传统音乐的理论研究、音乐创作以厦音乐教育活动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在音乐上主张全盘西化的人,相反,他为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课外音乐活动一直是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传统的课外音乐活动,大多是为了应付音乐竞赛、演出,培养特长生而进行,有时只是搞形式、做样子,不能坚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课外音乐活动的巨大功效,对范围有限的音乐教学心满意足。要想扩大学生音乐体验的范围,只靠音乐课堂教学是不行的,必须要密切结合课外音乐活动。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要顺应音乐教育改革的趋势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将多媒体应用于幼儿音乐教学中,可以为幼儿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接受信息,为幼儿创设艺术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幼儿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更能优化活动教学结构,突破活动难点,从而达到活动效果的最优化。在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辅助幼儿音乐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推进了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同时也实现了音乐教育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5.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意境,这时意境即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意境,存在于音乐教师的音乐表现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从始至终。没有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就没有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就没有音乐课的意境教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西方多元化的音乐艺术形态也逐渐进入我国音乐教育中,这使得我国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日益边缘化,许多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忽视了传统音乐的传承,这显然对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现状.又在此基础上从灵活设置课程、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合理开展实践活动等方面,探究了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音乐课程目标的数量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质,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这无疑是对传统音乐教育的正式挑战。  相似文献   

8.
钟晖 《湖南教育》2001,(17):25-25
目前,在如何对待课外音乐活动教学等问题的认识与做法上,不少音乐教师和家长存在一些误区,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参加课外音乐活动的积极性,更影响了学校音乐教育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刘天华对传统音乐的批评和对乐器改革的批评这两方面介绍了额刘天华的音乐批评活动。  相似文献   

10.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在教育界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当他运用到学前教育领域中去的时候,发挥着独有的教育意义。本文探讨了奥尔夫音乐活动和传统音乐活动的特色与融合,以评价音乐活动的方式,以期为学前教育艺术领域的前进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薛晶晶 《成才之路》2023,(10):101-104
音乐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有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幼儿园开展音乐活动很有必要。然而,幼儿生活经验不足,理解能力、认知能力等有限,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要想幼儿充分理解歌词的含义、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风格,幼儿教师就必须积极探寻有效的教学方法。文章从幼儿园实施音乐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传统幼儿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图谱法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创新路径,提出图谱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音乐领域中的热点研究话题中,仪式音乐不仅有自身特别的系统结构,同时在我国传统的音乐当中具有非常核心地位和价值,本文通过对于仪式音乐研究。提出了人类文化信仰与世界价值观之间关系,仪式音乐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音乐发展观念,还直接影响着我国传统音乐发展活动房室,具有非常重要核心价值,本文通过对于仪式音乐发展研究,提出了仪式音乐系统结构在我国音乐中核心地位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的音乐教学中,除了一般的音乐知识。乐理常识等教学内容外,音乐欣赏也是中学音乐课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组成部分。随着紊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和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音乐欣赏教学日益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由于多媒体集图片、文字、声音和活动影像为一体,在教学中能实现实时性和交互性.可以为学习者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这使得它迅速进入到教学领域。给传统教学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它给音乐欣赏教学也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本文就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作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音乐课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更多的强调音乐教学要和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兴趣培养和自觉参与音乐活动的意识培养,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打下基础。要实现这一目的,作为音乐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一、传统割裂式音乐教育的弊端 (一)割裂了音乐本身 1.割裂了音乐形式的统一性 人类早期的音乐活动是一种初始的、尚未分化的综合活动形式,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对儿童来说,其发展和音乐的发展有着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音乐形式的统一性表现在儿童身上,就是载取载舞、唱唱跳跳,即一种整体的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人们是通过对音高、音调、节奏等手段造成的特定音响所引起的联想来达到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的,而音乐能力也正是在这种动态的体验活动中逐渐得到培养和提升的。学会“聆听”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提高音乐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对幼儿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应该是音乐活动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农村初中的音乐教育受客观条件的约束,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需要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开发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多种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课程生成过程。内地西藏学校校本音乐课程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藏族丰富多样的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这一潜在的课程文化资源开发的程度,学校要善于利用藏族丰富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开发富于特色的音乐校本课程,使藏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9.
“新潮音乐”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发生的音乐现象之一,对于这一有着特殊意味的文化现象,文章将从1、“新潮音乐”与大众的关系;2、“新潮音乐”与传统音乐结合的情况;3、“新潮音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态势这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幼儿的音乐创作活动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创作活动,这种活动推崇让幼儿接触音乐、了解音乐,通过把玩音乐元素。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如何引导幼儿开展音乐创作活动呢?我们从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这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入手。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