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倾向于让孩子学习一门艺术课程,陶冶孩子的情操,为孩子未来的生活带来更多美的感受。舞蹈是一门肢体语言艺术,练习舞蹈既能锻炼孩子的柔韧性和肢体协调性,还能让孩子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培养自己的美感,因此儿童舞蹈是一个热门课程。本文针对现今社会的现状,分析了儿童舞蹈教学的意义和方法,希望能促进儿童舞蹈教学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闭症儿童的舞蹈动作治疗(简称舞动治疗)是指舞动治疗师用舞蹈手段来帮助自闭症儿童学习非舞蹈的知识与技能.在这里,舞蹈的学习是第二位的,学习文化知识,以及获得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是第一位的,其功能在于增进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认知、身体以及人际等层面的整合和健康.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阅读》2007,(11):F0003-F0003
舞蹈是艺术皇冠上的宝石。儿童学习舞蹈,不仅可以通过优美的旋律、优雅的舞蹈动作,塑造出优美舞蹈形象,而且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也可以受到美的教育。通过学习舞蹈,可以使肢体在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受到锻炼,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敏捷性、灵活性,使孩子的形体、气质得到训练,[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在少年儿童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部分家长和教师由于不谙儿童的心理特征,只是一味地灌输单一的动作要点,不重视培养儿童对舞蹈的兴趣,结果影响了儿童的学习效果.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儿童舞蹈教学中重视对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为将来的深造打下基础.从培养儿童学习兴趣对于儿童舞蹈教学的重要意义入手,浅谈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舞蹈质量.  相似文献   

5.
肖莉 《华章》2012,(23)
兴趣在儿童的学习成长中起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础.对于幼师专业的老师而言,舞蹈的教学非常重要.因为幼师专业比较特殊,所以舞蹈老师不仅要在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还要加强对学生舞蹈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舞蹈水平.而这一切的实现,奠定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上.因此,在儿童舞蹈教学上,首先要提升儿童学习的兴趣,在兴趣激发的同时,培养其舞蹈潜能,为之后的良好训练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主要通过对兴趣培养在幼师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的分析,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在儿童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全面促进儿童身心成长.  相似文献   

6.
舞蹈是一种表现艺术,它是通过人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的.舞者只有通过具有韵律感的肢体动作才能将作品的情感状态表现出来,因此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如何掌握舞蹈的韵律是教学中的重点.本文就教学中增强学生舞蹈动作的韵律的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舞蹈同过人体特定的动作表达生活的美好,通过舞蹈表现人类的情感和精神。舞蹈的创作和设计对人类精神文明的提升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儿童舞蹈课堂是学前教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舞蹈学习对于锻炼儿童身体、陶冶学前期而儿童情操。培养学生对舞蹈的稳定的兴趣有积极的作用。在舞蹈教学中自出创编是主动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和舞蹈教学需要的行为。是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文章针对儿童舞蹈的特点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儿童舞蹈的创编方法和自主编排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舞蹈是一门以肢体语言为表现手法的表现艺术,舞者通过富有韵律的肢体动作将自己的情感状态和内心世界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韵律感的把握。笔者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谈怎样在舞蹈教学中增强学生动作的韵律感。  相似文献   

9.
陈晓玉 《知识文库》2023,(19):13-16
<正>舞蹈是一门艺术,是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情感的艺术,舞蹈表现力在舞蹈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舞蹈表现不仅能让观众感到美,而且还能激发观众的共鸣。在中职学校的舞蹈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让学生在掌握专业舞蹈知识的同时,也能让自己的舞蹈表现得更加丰富、饱满。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学习音乐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积极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学习中去。本文就中职学校在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的途径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少儿舞蹈教育是培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舞蹈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弱智儿童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还能矫正和补偿弱智儿童的身心缺陷,增进体质,促进其健康发育成长。而学习一套完整的少儿舞蹈,对于弱智儿童来说,无疑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激发弱智儿童学习舞蹈的兴趣,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使其乐于和老师合作,是共同完成舞蹈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民间舞每一个特有的动作姿态无不受其特有文化的烘托,并与其特有的审美情趣相关联。只有把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紧密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舞蹈,在表演时不仅能展现优美的肢体动作,还能表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进行分析与探讨,民族民间舞每一个特有的动作姿态无不受其特有文化的烘托,并与其特有的审美情趣相关联.因而在舞蹈教学中,只有把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舞蹈,在表演时不仅能展现优美的肢体动作,还能表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教学质量;而民族民间舞蹈作为历史文化的传承重要因素,应该得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3.
集体舞蹈是幼儿园音乐教学内容之一,它是由全体幼儿参与,在音乐的伴奏下集体完成动作和队形的变化。一个完整的集体舞蹈教学包括理解音乐、学习动作、变化队形等内容。集体舞蹈的一般特点是围绕"最终能够完整表演某一具体作品"进行的,动作表演是舞蹈作品最终的呈现方式。可以说,动作是整个舞蹈的"血肉",动作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积累越来越丰富的动作表达词汇,而且有助于儿童提高"模仿""迁移""探索""创编"等各种基本学习能力。每个集体舞蹈都有规定的动作(起码大多数动作是规定的)。因此,教师在开展集体舞蹈教学过程中,应把动作的学习作为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彭海鸥 《教育导刊》2003,(11):18-20
闻一多先生指出:“舞是生命情调中最直接、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舞蹈是以人体动作、姿态作为物质媒介,在有节奏的连续运动中塑造形象的艺术。幼儿舞蹈是一种以模仿动作为主,经过艺术加工、整理、组织而成的特殊动作。起伏的旋律、鲜明的节奏、生动的舞蹈内容,不仅能使儿童获得  相似文献   

15.
万莹 《考试周刊》2010,(35):41-42
芭蕾基训以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为特点,练习者通过对"开、绷、直、立"等严格的舞蹈磨练,能逐渐形成挺拔、匀称、完美的体态,并且使心与形相交融。这门课程可以训练学生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改变学生原有的自然状态,解放肢体、获得必要的技术、技能和规范的动作形态。因此,芭蕾基训是学习舞蹈的奠基之石。  相似文献   

16.
舞蹈是一门以肢体动作表达情感的艺术。舞蹈能在给人以愉悦感的同时培养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磨练人的意志,给人以美的享受。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作为高雅时尚的舞蹈艺术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发挥出重要作用。舞蹈教学能使学生  相似文献   

17.
舞蹈是以舞者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以及舞者在表演过程的情绪为表现形式的艺术形式,舞者可以借助舞蹈表演,将自己想要表现的情感完美的表现出来。舞者的舞蹈表演能力是对舞者舞蹈能力的考验,而在现实的舞蹈教学中,学生在进行舞蹈学习时,只是复制教师的舞蹈动作,没有将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舞蹈没有内在的思想情感,十分的空洞。  相似文献   

18.
儿童舞蹈创作必须依据儿童的体能与心智进行符合其实际的操作。作品的思想立意、表现方法、动作组合都要依据儿童的生理特征与心理特点,形成生动活泼,动作难易适度的舞蹈。儿童生活是儿童舞蹈创作的第一要素,儿童舞蹈是创作者对儿童生活的观察与体验、认识与升华的产物。儿童生活包括儿童的学习生活、娱乐生活、交往生活及各种活动中的喜怒哀乐,以及从中所显现出的精神风貌。因此,了解儿童、熟悉儿童是进行儿童舞蹈创作不容忽视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正>一、舞蹈技巧的运用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一)能够更容易表演舞蹈中蕴含的情感。舞蹈是一种用肢体动作来表达情感的艺术,只有灵动的舞蹈动作才能更好地去传达情感,因此,在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想要将故事形象展现的更加完美,就需要运用到舞蹈技巧,舞蹈技巧并不是简单的动作叠加,而是在动作地基础上更自然地去表达感情、人物心理,让舞蹈表演有了灵魂,更能  相似文献   

20.
舞蹈,作为韵律活动的一部分,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但能增强幼儿的节奏感,提高辨别音乐性质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想像力、创造力,促进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使幼儿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我国少儿舞蹈艺术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教育门类,笔者从幼儿舞蹈教学实践活动中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