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府采购离不开供应商,高质量供应商是保证采购质量的关键。高校政府采购工作起步较晚,制度建设尚不够完善,缺乏优选供应商的规范化标准、对供应商全程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还是薄弱环节。针对高校政府采购操作实务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从预选供应商阶段、入库供应商管理阶段和入库供应商考评阶段等3个维度,研究探索高校政府采购供应商的全过程管理。提出做好供应商预选库的确认和资格审查工作,完善事前管理;实行供应商分级动态管理、建立信用档案及"入库身份证";完善考核评价供应商的相关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进而监管供应商、增加供应商不诚信成本等措施保证供应商整体质量,旨在促进高校政府采购工作"合规、阳光、高效"。  相似文献   

2.
从采购前的经费投入、采购需求把关,采购中的采购方式、信息公告、供应商资格审查、评标、合同签订各环节的质量控制,采购后的设备验收、供应商售后服务质量监督三个方面对设备采购质量的保障体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由于响应的供应商不足规定的数量,当事人有违法违规行为或其他可能影响政府采购结果或公平竞争等情况,由有关当事人提出,经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对已进行的政府采购活动予以终止,废除已中标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提供的证据,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证据形式外,又出现了诸如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电子证据形式,电子证据具有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的特点,立法应肯定其证据资格,明确其在证据法上的地位,依法进行审查判断,使得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得以保护.  相似文献   

5.
高校招标采购风险分析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基本界定招标采购风险含义的基础上,选择我国高校招标采购招标文件的编制和投标商资格审查两个环节,具体进行招标采购风险分析,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工程建设招投标质疑对于监督招标采购实体的行为和决定以及招标采购实体所依据的程序,保护承包商的合法权益有重要的意义.在政府采购这一较为宏观的框架内,对工程招投标质疑及其审查程序作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探索与立法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我国政府采购立法深受民法影响,在价值目标、遵循原则、立法体例、救济路径等方面遵循了民法思维,虽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却是当前政府采购法中市场自由与社会公平的价值冲突、采购当事人法定资格的条款被虚置、采购市场社会公益的保护不足及采购人主体责任不彰等政府采购法适用困境之根源。从新行政法理论的视角出发,将政府采购行为从市场交易行为还原为国家财政支出行为,不仅有助于满足对国家财政支出权进行的公法控制需要,还能有效提升高质量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因此,《政府采购法》修订应借助新行政法理论资源,应在全面扩大采购人的自主决定权,细化政府采购预算绩效管理,促进保护公共利益和促进市场自由之间平衡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近日,在国家教育部组织的“2004~2005年度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设备采购供应商资格预审中,清华同方获得以太网交换机招标采购供应商资格。据悉,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是经国务院批准的、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及财政部共同实施的国家重点工程。该项目旨在构建覆盖全国农村地区的远程教育网络,使农村所有中小学都拥有计算机教室、卫星教学收视点,所有教学点都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为确保该项目的工程质量,国家教育部每年都对IT设备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制度。此次,清华同方凭借在交换机领域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军校设备采购中存在的信息风险和道德风险,并结合实际提出解决军校设备采购中信息不对称的五条措施:完善采购信息基础建设、进行供应商资格审查、提高采购人员道德素质、构建采购激励机制、增强合同意识,这些措施对于提高军校的设备采购效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经过近10年的发展,高校政府采购呈现出规范化、制度化的趋势。但是由于规范高校政府采购的政策法规还有待完善,以及高校自身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例如:采购预算的制定和执行缺乏有效管理,采购信息不对称导致供应商欺诈行为,采购程序不透明导致采购过程中的垄断行为等一系列问题。现结合高校政府采购的特点,通过对采购规范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成因分析,提出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建立供应商诚信公示制度,规范采购方式和程序等对策建议,对于研究探索高校政府采购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