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二级学院(系)为主体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承载大学高质量发展的主体责任。对于组织变革而言,治理结构的优化是效能提升的前提。大学管理重心的下移使院系治理结构面临新的变革。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以分析社会空间关系见长,以"场域"为视角分析基层组织权力结构,可以使其结构化和关系性特征融为一体,也为其内外部权力结构的深入剖析找到依据。根据"场域"理论关于"资本"与"权力"的核心概念,大学院系组织内部的权力类型可划分为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经济权力和象征权力。五种权力既各尽其能,又相互制衡,形成以政治权力为导向、学术权力为核心、行政权力为保障、经济权力为杠杆、象征权力为精髓的权力结构图式,为大学院系构建内外部协调发展的权力关系及其治理结构的优化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校行政化问题的根源在于政治场域对高校场域权力关系的结构化,这种结构化具体通过影响高校场域中资本流通和惯习重塑来实现.在宏观层面,高校去“行政化”须革新价值观和评价观,深化对高校场域的理性认知;探索间接管理模式,确立高校场域的合理边界.在微观层面,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促进高校场域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大学产生于民国时期,这个时期随着社会转型与文化代谢场域的形成,文化场域中涌现出了一批文化精英。文化精英们在复杂多变的中国社会缺乏真正现代大学的条件下,以中西制度文化碰撞为转机扣住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外部场域,以民国失序社会为舞台开辟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内部场域,以新文化运动为契机营造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知识场域,以教育救国为感召促成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行动场域,以西方成熟的大学模式为嫁接典范建立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参照场域,最终铸就了中国现代大学的形成场域及其丰富的历史蕴义。  相似文献   

4.
以场域范式关照高等教育研究是对大学作场域解读的尝试,具有本体论与方法论的双重意义。大学作为场域的特殊形态,遵循权力冲突的场域变迁动力原则。场域范式为大学内外部关系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将大学视为具有自身逻辑与运行规则的知识生产、传播场域,有助于解答"大学是什么"的本体论命题。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校内部权力分配活动在基本要素释读、权力分配路径、弱势群体权力处境以及权力结构自主性的追求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场域理论的引入,对于重新审视各基本要素间的内在关系、构建内部权力结构的三维体系、弥合主客观二元对立、消除弱势群体生存状态和寻求学校内部权力结构自主性存在空间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场域的生成,并不是场域自我扩展的结果,而是大学自身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大学的独特性在于,它很少受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困扰,因而有较大的自主性。但是与此同时存在的二律背反定律又表明,它必须融入到社会中去。面对现代大学场域的遮蔽愈来愈明显,如何解蔽以促进大学场域良性发展,需要我们对大学进行再认识与再创造。  相似文献   

7.
大学在其生产和发展过程中,有独特的运行模式,同时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大学要维持其传统的学术标准,按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发展,就必须形成一个稳定的边界。大学的个性与差异也只有在对场域与场域的分析、边界与边界的比较中才能得到充分显现。调整大学边界利于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利于适应竞争的需求,利于保全和彰显大学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在线教学场域是师生参与网络教学活动的空间,内含结构、资本、权力、惯习等实体要素,并具有关系交联、资本争夺、权力博弈和惯习潜沉等诸多特征。新时期高职在线教学场域存在结构关系失调、文化资本失衡、主体权力失谐、传统惯习障碍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在线师生关系面临挑战与危机,需通过优化场域结构关系、提升场域文化资本、制衡场域权力主体、重构场域良好惯习的策略,改善在线教学场域关系结构,构建在线教学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9.
黄慧 《美中教育评论》2005,2(10):26-27,32
本文试图用布迪厄理论来解释我国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上的问题。教育本可以单独列为一个场域,但是由于从初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场域中资本运作,权力方式发生了断裂性的变化,使得两个场域中个人的惯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力图呈现出这样的一种突变,并尝试性地将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分裂开成为两个场域来探讨突变形式的表现。在初等教育场域中,将考场和辅导班作为其特微;而在高等教育场域中,将实验室与图书馆作为其特微。  相似文献   

10.
场域理论是布尔迪厄社会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从布尔迪厄“场域”的视角看,20世纪我国比较教育话语场的自主形构过程包括比较教育话语场确立过程中特定话语规则的形成、话语流通机制与生产者再生产机制的产生以及话语场发展过程中场域内部行动者的互动策略与场域外部影响的渗透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异化现象的突显,生命教育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而生命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它的四个场域,一是以个体心理和情感为基础的内部场域,二是以传统文化、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场域,三是以课堂生活为主要阵地的实践场域,四是以学生自主性为前提的规约场域。  相似文献   

12.
刘会然  王繁 《海外英语》2016,(4):104-105
按照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翻译机构在其场域中带着惯习和各种资本进行权力的博弈,影响翻译实践。翻译机构场域与其他场域之间,以及翻译机构场域内部存在关联互动,以保持翻译机构场域自身的生机与活力,并推动翻译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使人们开始认识到文化作为"资本"的作用,农村背景大学生的最大弱势不在于经济资本而在于文化资本。大学场域作为权力场和学术场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同一场域至少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主流文化,农村背景大学生的文化劣势地位使其产生了复杂的场內位置感和对场內竞争标准公平性的怀疑。大学管理者要引导校园文化建设,需帮助学生认识大学场域,在经济帮扶的基础上重视非经济帮扶,从城市文化走向多元文化共荣,并认识到教育公平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分配公平问题,更是互动中的关系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布迪厄场域社会学理论,对我国大规模英语测试场域进行分析,有助于解决测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规范性不足、测试素养欠缺、考试作弊严重、测试种类繁多等。场域行动者包括主考者、被考者和第三方使用者等;场域运行动力是行动者利用场域资本进行再生产的动机;场域资本主要包括以三种形态存在的文化资本,以及以文凭和证书为代表的符号资本;场域的惯习包括行动者的个体生活方式层面和集体的社会运行机制层面两个维度。英语测试场域的有序运行应采取四方面措施:一是研制测评质量标准,完善场域建构;二是强化惯习形塑,推动各行动者测试素养提升;三是提升场域运行动力,减少测试异化现象发生;四是优化资本配置,加速场域资本转化。  相似文献   

15.
文化生活的存在方式建构人的社会属性与精神。高校以学习场域机理的全方位展现人类文化生活的典范。高校以知识的获得和文化创新为前提,以主体的文化权力关系建构和运行形成学习或学术共同体的生活样态。主体即学习者(学生和教师)被统摄在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的学习共同体中,以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动态结构文化关系,形成了一个受到各种文化关系所决定的文化权力场域。在此,权力主体被注释为一种学习能力、资源和力量,以学习主体的文化身份建构与认同为作用点,以文化符号生成性互动为媒介,构成交互主体间性文化权力关系渗透权力与文化耦合的结果效应。其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是高校文化权力关系权力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大学学术领域尤其是社会科学学术领域出现的知识泡沫和行为不端现象,与既有的科研评价模式不无关系。而场域理论尤其是关于对知识分子的分析、关系性思维方法和权力场域的相似逻辑,对科研评价模式的创新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强化对场域理论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的理解,提升大学科研评价的场域研究意识,有利于揭示科研评价过程中各个主体之间彼此消长的利益关系,也有利于分析无序和无效的科研评价与学术生产的机制性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场域视角是观察高校治理的重要“窗口”。现有研究仅限于社会场域表层意义下的隐喻和“嫁接”,缺乏更深层级的理论结构探析和演化探究。基于场域-惯习理论,通过理论探析构建了数字经济条件下大学治理场域的结构体系,阐释了数字经济影响下大学发展背后场域演化的底层逻辑。研究发现,大学治理框架由创新资本场域、组织能量场域、数字场域和高层治理者能力场域等四个元场域组成。四个元场域相互有机作用,作为整体呈现出“资本供给矛盾-惯习转变-资本积累及优化配置-矛盾解决-场域演化-大学发展”的链式逻辑演化机理。  相似文献   

18.
大学是知识生产与创新、人才培养与培育的重要场所,学术性是大学的基本特性,在学术层面引入治理理论是教育治理理论的深化。当前大学存在过于追求效率、学术委员会运行不畅、学术治理内恰性有待提升等问题,原因在于大学学术治理的价值追求片面化、内部缺乏权力制衡机制以及传统的组织架构加剧了学术资源竞争。从治理理论出发,大学学术治理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治理价值的回归,即要复位到对学术自由的保障与追求;大学学术治理的根本保障在于大学内部不同权力的协同,共同形塑良好的大学内部权力运作样态;大学学术治理的基本方向是构建学术共同体,做强以学术委员会为代表的学术治理体系,以学术共同体推动形成协同有效的治理局面,最终形成以“善治”为特征的大学学术场域。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发展呈现出鲜明的项目推动模式,项目成为政府落实国家办学意志的主要政策工具,获取项目成为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场域内获得阶层跃升的重要“砝码”,院校之间围绕项目获取展开了较为激烈的锦标赛竞争。项目锦标赛形塑了学校内部场域生态,学校在组织运行模式上愈发倚重“专断权力”在项目获取上的重要作用,以项目获取为目标的“战时”管理模式常态化运行,以项目成果为导向的压力型绩效考核体系普遍确立。在新的场域游戏规则支配下,意外造成基层专业教学组织地位虚化、功能弱化,学校内部院系、专业以及教师之间在激烈的竞争中内卷分化。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必须重塑人才培养质量观,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构建指向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常态化职业教育治理机制,确立专业权威在组织运行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场域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为场域、资本和惯习,教师发展共同体是高校教师进行自我发展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调查后发现,大学英语教师发展共同体场域结构松散,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学英语教师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部分教师之间缺少合作学习,教师发展共同体学习的内容与教师目前的教学实践联系并不紧密,教师培训在时间和地点上的安排不合理,政府对于教师培训的资金投入还需要再进行调整,教师发展共同体缺少共同心理建构的评价体系。大学英语教师共同体需要帮助教师进行资本因素的积累,学校要加强教师共同体场域的合作文化构建,并帮助构建协商式、具有共同心理建构的大学英语教师发展共同体评价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