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过程评价是新一轮高考改革具有标志性的改革举措,它与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选拔构成了高考改革的完整体系。过程评价也是高中课改的重要内容。过程评价在高考改革中既体现为高中学考、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也体现为部分科目一年中为每个考生提供多次选择机会。过程评价为高校招生解决"一考定终身"的老大难问题提供了解决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司法改革的推进,公众对社会刑事案件的看法更多的得以表达,这种民意的表达是刑事司法大众化的体现与契机,但是司法界又存在着将刑事司法职业化的呼声。本文以药家鑫案中民意对刑事判决的左右为契机,探讨了刑事司法的职业化与大众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周大平 《教育》2011,(4):33-36
今年“两会”,又有不少提案、议案和建议成为舆论热点,比如民富优先、财政公开、公车改革、严打拐卖儿童、农民工权益、异地高考等。代表、委员不断增强着自身“积极代表”民意的作用。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也对公众的长期期待做出“积极回应”——提出了教育领域的多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4.
刘毳 《考试研究》2014,(1):24-28
英语科目在高考中的地位变化,既受高考政策影响,也体现了教育变革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选拔的要求。本文论述高考英语科目的地位变迁与改革举措,分析其政策导向,对深入认识高考英语科目发展趋势,促进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在考察知识的同时考察考生的各种能力"已成为高考命题的显著特点,这既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有利于高中教学改革的推进与落实.高考试题的"变"是高考性质和任务的具体体现,是课程改革的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高考中唯有上海自行命题。上海高考各科试题一向以改革的先锋意识著称。今年高考上海化学卷稳中有变,变有新意。这份试卷既体现了高考说明中的各项要求,又是一份有效的素质测试题,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它会对今后的中学化学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尤其  相似文献   

7.
黎杨  张玲 《现代企业教育》2014,(18):385-385
在2014年多项新的高考改革政策出台之后,及时了解人们对于本次高考改革的态度,可以为改革提供必要的反馈信息。通过自编问卷对成都市随机选取的139名被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79%的被调查者对高考改革至少都有一定的兴趣,并有一定的了解。只有21%的表示对高考改革既没有兴趣,也不了解。然而却有95%的被调查者表示对高考改革的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88%的认为改革的影响作用是较大的。而针对本次高考改革中语文分值的增加,英语推出高考,分学术和技术两个方向的招生,以及加分政策的削减这四个方面的变动,被调查者的观点分布较为均衡,每一个方面持相反观点的人数大致相当,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2005年高考在异乎寻常的平静气氛中结束了。这买际上是它的本来面貌.高考本来就是一次平常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当然在这个平静的背后也凝结着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各级招生考试工作者、命题、评卷教师的辛勤工作。在高考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改革范围不断扩大、且社会影响不断提高的今天.了解和重视师生、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对高考改革的态度和意见.加强高考改革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程度成为高考改革科学决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1对2011年江苏生物高考《测试说明》的解读2011年江苏生物高考《测试说明》(选修科目)与2010年相比较,基本保持稳定,也有些变化。既体现了高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体现了"稳中有变、稳中  相似文献   

10.
高考改革最核心、最重要的改革是高考内容的改革。这是教育部党组最近明确提出的要求。据了解,高考内容的改革主要有三句话:一是更加注意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二是命题范围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三是试题设计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这些命题的新思路,不仅在“综合科目”考试中要体现,而且在语文、数学、外语等单科目考试中也要体现。教育部官员指出,高考内容的改革,就是要给  相似文献   

11.
"公安"和"院校"各自存在多种理解角度,使得"公安院校"的内涵十分复杂和凌乱。以"公安院校"在实践中的一般用法为基础,且考虑到为公安院校的改革和发展留下相应空间,故而应将狭义公安院校定位于是指那些依据警务化管理模式来培养公安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随着警察招录体制的改革,不仅"公安院校"的名称应发展为"警察院校",而且公安院校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也均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公共选择理论和利益分析说这两种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这两种理论的不同更多地产生于制度文化的差异,吸收这两种理论的精华是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从人性假设上进行比较,这两种理论实质上都不否认人有两面性,但公共选择理论在分析上直接采用经济人的分析方法显得更加现实,而利益分析说采用比较利益人的分析法就显得更为全面。在如何看待公共利益问题上,两种理论出发点不同,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其无,利益分析说认为其有,这就提供了不同的思维视角,使我们对公共利益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如何看待政府利益问题上,因为这两种理论分析的情境不同而产生了差别。吸收这两种理论的共同之处是公共管理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制度建设是推进公共管理改革的重中之重;应当合理界定政府的边界,强化政府的积极作用;加强道德的力量促进公共管理,而不是单一的推进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3.
教育舆情分析是针对以"教育"作为认识对象和关注内容的舆情进行分析,属于舆情分析的一个社会子系统。以英国高校学费改革政策为切入点,运用教育舆情分析理论,揭示出英国高校学费改革政策面临的情势,考量影响政策启动的综合因素,最终为政策实施奠定科学的理论机制,使教育改革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得到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针对后疫情时代教育考试舆情具有的内容敏感性、传播复杂性和事件爆发性3个传播特点,应坚持日常预警、及时回应、公开透明3个原则,具体的应对措施是:1)转变传统思维观念;2)建立舆情分析处置专家智库;3)提高应急处突能力;4)完善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系统;5)提升媒体与公众的传播素养;6)建立教育考试主管部门、各类媒体及社会公众三方协同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深度分析教育舆情,有利于实现教育决策的科学化、预见性、民主性和可行性。基于教育满意度舆情调查数据及网络舆情数据,进行北京市中高考改革舆情研究,结果发现:公众对北京市中高考改革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少数人对中高考改革现状不够满意,认为中高考改革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开放性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改革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制定过程的严谨性、相关配套措施的跟进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网络舆情上,公众对课业负担、学生发展、教育公平等关注度较高。建议进一步完善政策,确保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加快落实相关配套措施,协调推进考、招、教同步改革;充分关注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立高校政府投入模式的沿革,发现中国公立高校政府投入存在模式不科学、政策导向失衡两方面的问题,借鉴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HEFCE)对英国公立高校的投入模式,从投入产出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社会公平角度出发,建议中国公立高校政府投入构成应该有明确的划分,适时建立公立高校政府投入中介机构,在合理的成本分析基础上建立以投入为基础的公式拨款机制,改革公立高校政府投入模式,建立公立高校财政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视教育信息,找准教育民意,作出积极回应并上升至政策层面的改革与完善,是教育舆情分析的特殊使命.以英国高校学费改革政策为切入点,运用教育舆情分析理论探寻出英国高校学费改革的问题症结,即高等教育由普及化向精英化的转变,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无法承受之痛以及高等教育学费结构比重不可忽视,揭示出学费改革政策面临的情势,最终为政策实施奠定科学的理论机制,促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更加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独立学院转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任务。公办型独立学院是我国独立学院的重要类型,转设中面临的挑战更多,是“难点中的难点”。推进公办型独立学院转设须创新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允许和鼓励各地采取灵活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公办型独立学院可探索转设为公有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无举办者”的民办高校或混合所有制高校,亦可探索“第三条道路”的办学路径。为加快公办型独立学院转设步伐,可采取如下对策:完善顶层设计,增进转设共识;寻求省市县政府支持,增强制度变迁动力;预防和化解风险,维护师生利益。  相似文献   

19.
网络已成为民意表达的重要场所,网络舆情深刻地影响着公共政策的评价机理,其功能正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其中积极影响的原因包括公共政策评价主体系统的缺陷催热网络问政;网络舆情对公共政策产生强大的舆论压力。消极影响的原因则是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角色定位不当;网络舆情的非理性。通过分析提出规范网络舆情发布,加强网民素质教育,增强政策的透明度等对策建议,来充分发挥网络舆情对公共政策评价的积极影响。建立线上快速应急机制以及责任追究制度,以规避网络舆情对公共政策评价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公共政策的合法化在政策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高度重视公共政策的合法化。公共政策的合法化不仅要求公共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程序规定,还要求制定的公共政策必须获得大多教民众的认可和支持。进行公共政策的合法化应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畅通参与公共决策的渠道;二是提高公共决策的透明度;三是健全公共决策的程序;四是完善公共政策的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