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无法具体指导一节课的教学活动,所以必须分解为具体的课时目标,而课时目标的具体化可以按照"学生能做什么?老师怎么教?如何测量"的途径再分解,这样可以有效发挥教学目标的定向、调节和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2.
把握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合理分解教学目标,可以节省教学时间,防止盲目教学或面面俱到。我在单元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将单元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合理分散到讲读课文中去。有时一篇课文有几项教学目标,我再将它分解,分配到每个课时中去,做到每篇课文的教学有重点,每个课时的教学有重点。单元教学目标分解以后,一篇课文或一个课时,只能抓住一两个重点,那又怎样才能让单元教学目标在  相似文献   

3.
王心琳 《贵州教育》2010,(17):35-3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行进到今天,老师们越发感慨:这书是越教越困惑!尤其到了中段,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还好定位:精读课文、品读课文似乎还有事可做,可第一课时究竟该做些什么呢?一整节课都只讲生字吗?显然不科学。于是,我们清楚地发现:很多公开课、研讨课、竞赛课,第一课时几乎无人问津!那么,第一课时是否重要?究竟该如何上好中段的第一课时呢?  相似文献   

4.
从教育目标的内涵和分类看,课时目标包括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与表现程度四个基本要素,强调基于上位目标的"具体化""可操作""可检测"表述原则。制订课时目标应该对课程标准中的教育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分解课时目标的陈述范式为:行为条件+行为主体(可省略)+表现程度+行为动词+核心概念分解后的子概念。操作方法为:将核心概念分解为相关的子概念;对子概念所对应的行为动词进行重新表述,并对相应的表现程度进行界定;确定实现行为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浅谈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教研室边淑芳正确制定课时教学目标,应做到如下三点:1.把笼统概括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分解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做到有序排列,系列分明。要能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认真研读课文。2.要用外显性行为动词表述,如“说...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评价机制应该是基于标准的评价,而要实现对学生的课时学习的评价则需要对课程标准进行量化和分解,结合学习要求、学习资源和学生实际等进行课时学习目标的设定.下面我们选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条内容标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来说明如何分解课程标准,确立课时目标,并实施有效的课时学习评价.  相似文献   

7.
正一、目标分解任何一级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以其上一级目标为依据,下位目标是为上位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自上而下的分解过程,是一个不断具体化的过程。课时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中最为具体的目标,要确定课时目标,就必须明确其上位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及其相互关系;要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就必须明确其上位目标——年级教学目标及其相互关系;要设计年级教学目标,就必须明确其上位目标——课  相似文献   

8.
语文单元教学的内容是丰富的,它包括知识的、能力的、智力的和思想品德等各方面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根据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将单元目标分解为课时目标。如何将单元目标恰当地分解为课时目标,如何充分发挥师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变单向型、直线型为辐射型网络式的课堂教学结构,如何发挥课堂教学功能,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9.
中学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数学水平的高低。在数学教学中应该从大纲的要求出发,努力实现能力达标。能力目标从根本上讲就是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这些都是长期的目标。要实现这些长期的目标,就要把它们分解到各个阶段,分解到单元和课时,转化为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在实施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的过程中,有意识、有步骤地强化思维训练,开发学生智力,发展数学  相似文献   

10.
曾双霜 《教师》2011,(24):39-39
要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制定合理的课时指导目标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开题课为例,阐述设定课时目标要以《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为总领方向,把课程目标细化,分解到各年级的活动方案中,细化到课时目标中。设计课时目标要具体化、可操作化,并切合学生实际,考虑年级段序列性。  相似文献   

11.
要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制定合理的课时指导目标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开题课为例,阐述设定课时目标要以《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为总领方向,把课程目标细化,分解到各年级的活动方案中,细化到课时目标中。设计课时目标要具体化、可操作化,并切合学生实际,考虑年级段序列性。  相似文献   

12.
一、拟定数学教学目标的目的   数学每课时的教学目标是每课时最终应实现的目的。它表现在通过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完善学生的良好个性。   二、准确拟定每课时的教学目标   1每课时教学目标可分为四类:智能教育目标,技能教育目标,能力教育目标,个性教育目标。每一类可以分为不同等级,如“初步掌握、牢固掌握、熟练掌握”,“初步理解”等。   2制定每课时教学目标的原则是:整体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应把每一课时的知识与单元知识综…  相似文献   

13.
语文单元教学的内容是丰富的,它包括知识的、能力的、智力的和思想品德等各方面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根据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将单元目标分解为课时目标。如何将单元目标恰当地分解为课时目标,如何充分发挥师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变单向型、直线型为辐射型网络式的课堂教学结构,如何发挥课堂教学功能,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完美统一,都是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上迫切需要研究与解决  相似文献   

14.
张红梅 《考试周刊》2011,(79):48-49
近期有幸观摩了青年教师素养大赛,在课堂教学比赛环节进行了同教材的第一课时教学,在赞叹上课老师声情并茂的精彩教学的同时,我不禁产生了诸多的困惑:第一课时可以这样上吗?第一课时能这样上吗?第一课时到底该怎样上呢?  相似文献   

15.
齐和桥 《湖北教育》2002,(11):38-39
五、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目标的课时设计与例说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目标的课时设计,必须在阶段目标的指导下,对在相应的发展期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和具体化。同时数学思想方法的课堂教学目标应具有以简驭繁、由浅入深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16.
单元教学的实施是将单元教学目标分解到课时教学过程中去,但是仅仅完成课时的分节目标还远远不能代替单元目标。因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重新组织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学生凭借原有认知结构的迁移,在更高层次的目标上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单元教学的分课时授课...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为什么教师不感兴趣?第一课时真的上不出精彩吗?第一课时演变杂交成第二课时,长此以往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利还是有弊?第一课时教学有效性如何显现?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几位语文老师以及几个班的学生中,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分析,试图破解第一课时难上之谜,并竭力唤起建构第一课时有效性教学的“范式”意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为课堂素质教育的实施规范了方向.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课时教学目标的实施呢?笔者认为:在课时教学全过程中始终要做到紧扣课时知识点.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方向转变,使学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达到课时教学目标,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其基本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李瑞龙 《云南教育》2002,(10):45-4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59页“分解质因数”。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掌握“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能区分“因数”、“质数”与“质因数”;2.指导自学课本,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教学重点: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步骤。教学难点:区分“因数”、“质数”与“质因数”等概念。教学过程:步骤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复习提问:20以内有几个质数?举例说明为什么把它们叫做“质数”。学生思考回答,相互订正。激趣导入小丽出生的月、日两个数相乘,积是1…  相似文献   

20.
深入学习和解读课标,把握不同文体教学的核心任务和基本内容,将课标分解到年级、学期和单元,明确课时教学内容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分析学情,综合考虑目标的三个维度,叙写出准确具体的课时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