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之后,新俄罗斯文学与传统意义上的俄罗斯文学差别很大。该文以俄联邦国家文学艺术奖获奖的作家、作品为切入点,分析新俄罗斯文学的反乌托邦意识、多元化、包容性,以及宗教意识等新概念形态。  相似文献   

2.
一鲁迅在他光辉的战斗一生的后期,除了以极大的革命热情译介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外,仍然十分注意向读者介绍世界被压迫民族文学和十九世纪俄罗斯进步文学。这不仅出于现实斗争的需要,从文学的社会作用这一角度考虑的,而且也着眼于艺术技巧上的学习和借锰,以促进中国革命文学创作的茁壮成长。在当时鲁迅所介绍的弱小民族文学中,西班牙现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文学教学应当避免纯文学教学,要以文学为媒介,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增加俄罗斯文学教学的文化功能,多元化地诠释文学作品的人文价值,开阔学生的文化与思想视域,为陷于困境的俄罗斯文学教学探寻一条与时俱进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末的俄罗斯文学有别于传统的俄罗斯文学和苏联文学,它的创作主流反映当今俄罗斯正统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文化价值取向的移位,反映着俄罗斯民众在特定时期下所产生的痛思历史伤疤的反乌托邦意识、家园衰败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宗教情节以及以消极态度对待生活的及时行乐的幸福观等新概念形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苏联知名小说《红帆》和《船长与大尉》为研究对象,对苏联时期的海洋主题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以这两部小说为例对苏联海洋文学作品的主题元素、题材背景、表现手法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借此了解这一时期苏联海洋文学的特点,为深入研究这一时期的苏联文学做出相应贡献,同时也为当今我国的海洋文学研究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法制文学与美国法律学者主导的"法律与文学运动"有异有同。中国法制文学研究早期主要在文学圈中,逐渐有法学家介入,主要从文学的视角对中国先秦至今的文学作品进行主题与类型研究,特别是对古代判词进行法律分析,初步建构法制文学理论体系。法制文学研究中存在理论建设不足、文学与法律科际整合不强等问题,应突显问题意识,强化法律、文学与社会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可以分为三大块,即白银时代的文学、具有74年历史的苏联文学和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文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俄罗斯文学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新俄罗斯文学非严格的理论概念.它是指苏联文化解构到普京执政时代的历史语境之中产生的俄罗斯文学.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文学在叙事视角上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高校专业英语学习中,英美文学课程一直是高年级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笔者认为,低年级学生文学意识的培养必须从低年级开始。根据培养低年级学生文学意识的意义和学生在文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培养低年级学生文学意识的方法:教师应鼓励学生阅读简写本,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的创新思维,利用网络和"有声"资源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中,有许多人文精神特质蕴藏渗透在一些文学作品文本中,特别在新时期文学中,人道主义的高歌、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人生意义的追问等几方面显示了新时期文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人文精神内涵。为此试从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研究与学习中具体阐述这种人文精神的独特表现和个人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1.
问题意识与文本细读是文学研究中的两极,厘清这两个概念有着重要的学理意义。问题意识需要在“文本”阅读活动中培养,尤其能从原始期刊和文学作品的文本细读中获得。文本细读十分注重“直觉判断”与“第一印象”,并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具体表现为“细节”的隐喻意义和语言的“能指”功能。问题意识与文本细读实质上秉持着一种“合理的误读”精神,烛照了文学研究的盲区和空白地带。  相似文献   

12.
在辉煌灿烂的俄罗斯文学长河中,翻译文学占有重要地位。严格来讲,俄罗斯文学起源于翻译文学。基督教传入罗斯之前,罗斯并没有自己的文学。为了巩固和扩大基督教的影响,基辅罗斯从保加利亚和拜占庭等国翻译了大量作品。这些作品以宗教文学为主,但世俗文学作品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翻译文学的发展不仅有助于俄罗斯文学体系的形成,还巩固了基督教的地位,稳定了统治,促进了罗斯的封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分身现象属于一种"二重身"文学母题类型,该现象主要是基于"二重身思维",深度剖析精神学说。俄罗斯作家笔下的分身现象往往是"一体双身",身影相分离,兼具一体两面性,寄寓着作家深邃的思考。本文将举例分析俄罗斯文学中的分身现象,希望能为文学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约翰·弗莱尔的元认知理论,从增强元认知策略意识、培养元认知使用策略能力的角度探讨在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的问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调查反思、策略培训和培训结果分析。研究表明,多种方式的元认知培训能够强化学生的策略意识和策略使用能力,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使文学教学有效果、有效率。  相似文献   

15.
白银时代,是俄罗斯文学中继黄金时代之后的又一文学辉煌时期。白银时代,处于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与十月革命之后的苏联文学之间,而这两个时期是俄罗斯文学极度辉煌的时期,因此白银时代的光辉一定程度上被遮盖了。白银时代在俄罗斯文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对后来的俄罗斯文学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巴金少年时代就开始阅读俄国文学作品。“五四”时期,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涌进中国.十几岁的巴金当时正在成都求学,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新文学作品和翻译文学作品,对俄国文学尤其感到兴趣。他掌握英文以后,又读了不少俄国作品的英译本。直到晚年,他还对早年的读书生活留有深刻的印象。1990年4月11日,巴金在接受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的“苏联人民友谊勋章”时说:“我始终记得,十四、五岁的时候,俄罗斯文学唤醒了一个中国青年的灵魂,使我懂得热爱文学,追求人民的友谊,使我在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始终保持一个艺术家的良心。直…  相似文献   

17.
1992年,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0多年的红旗飘然降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不再存在了.伴随着俄国革命而诞生的苏联文学,是否也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失去它原有的名称和艺术价值呢?的确,今后在俄罗斯土地上所出现的诗歌、小说、戏剧,不能再以苏联文学而名之了.近年来有的研究者提出一个“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概念.按照提出者的意思,这个概念不仅涵盖苏联作家的创作,而且也包含那些流亡国外、在国外创作的俄罗斯作家的作品.但是这两部分作家,无论思想倾向,还是艺术风格,都有质的不同.苏联解体前后,在国外写作的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回返俄罗斯,形成了国内外俄罗斯作家的创作大汇合的局面.用“20世纪俄罗斯文学”这样一个笼统概念来涵盖这种大汇合的现象,未尝不可,但是用它来替代“苏联文学”这个概念就不尽恰当了.苏联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一个独特现象,它不仅具有地域的和时间的含义,而且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和独树一帜的美学意义.它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概念.本文试就其认识价值.审美意义和创作方法来阐述其作为独立概念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之作,作品鲜明地反映了俄罗斯文学的民族性特征。从具体作品入手进行研究可发现,多余人是当时社会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从社会历史文化方面探索作品主人公奥涅金作为多余人存在的深层内涵,可以揭示出作者由自己的文化积淀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文学范畴内的文本生产成为当今文学研究一种可以接受的条件。占据此类文本生产前沿的当属大众文学,相对于其在西方文学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日渐成熟,俄罗斯大众文学仍然处于一种解释和理解阶段,成为苏联解体之后一种特殊的文学交流方式。既隐含着文学本身的特质,又代表文学跻身于当代俄罗斯千奇百怪的文化研究中,成为一种文本生产的机器,文学婉转地成为了一种别样的生意。  相似文献   

20.
从普希金"多余人"形象分析俄国文学的民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之作,作品鲜明地反映了俄罗斯文学的民族性特征.从具体作品入手进行研究可发现,多余人是当时社会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从社会历史文化方面探索作品主人公奥涅金作为多余人存在的深层内涵,可以揭示出作者由自己的文化积淀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