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实生活是历史生活延续过程里的一种"现在进行时"状态,没有历史,就没有现实。越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越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史料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以能力的提高为目标,教师仅仅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  相似文献   

2.
李莉 《历史教学》2007,(8):27-28
我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梁启超曾经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史料者何也?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1](p.40)史料承载的是历史信息,是人们认识历史的桥梁.因此,古今中外的历史工作者对史料都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史料是进行历史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史料,有助于学生真实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观点.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课本中的史料,精心编排,适当补充,通过学生阅读、教师讲述和精心设计的思考题拓展教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历史史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好历史课程的重要载体,如何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史料,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进而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一大难题,本文指出,最基本的方法是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史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辨析史料和解答材料题的能力。首先运用史料,培养兴趣,其次运用史料,培养能力。总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史料,通过探究史料,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但历史本身毕竟是客观的,而非主观的想像与猜测。如何在主观的想像与客观史实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从而得出客观、科学的解释呢?毋庸置疑,史料作为研究历史的载体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历史资料是治史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没有历史资料的还原与再现,势必会造成历史课的单调、枯燥,而要使学生亲近历史也只能成为一种空想。脱离史料脱离史实的历史教学不是真正的历史教学,不用史料不讲史实的历史教师不是真正的历史教师。因此,要想让历史课使学生感兴趣,必须充分地占有历史资料。教材中引用的材料基本  相似文献   

7.
吴景贤先生编著的《中学历史教材教法》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学历史教材教法"课程的第一本著作。结合当今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掘其现实借鉴意义,将历史与现实结合,深入理解吴景贤先生的历史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8.
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活动,是改变过去比较侧重对历史知识的单向传授,和学生的学习主要限于对历史知识的接受这种传授历史知识的模式。但为什么要在中学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开展史料教学?如何在教学实际中进行对史料的研习活动?怎样指导学生去参与对史料的学习和运用?怎样使学生具有解决历史问题的技能?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设计了一种教学方案,具体说明史料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以及其组成的五大具体方面,"史料实证"作为其中一方面,是其他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2011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的部分也强调对史料的学习,借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总结能力。从文字史料的作用和运用以及运用误区三个方面探讨如何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材中采用了大量的历史史料,这些珍贵的历史史料是当时历史史实的真实再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挖掘这些历史史料,使历史教学更有利于学生以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口述历史"作为历史学的分支近年来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良好态势。它的兴起不仅拓展了史料搜集的范围,将活生生的口述史料整理并保存下来,为史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线索和必备的资料,同时也为中学历史课堂提供了鲜活生动的素材。口述历史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中,要求教师选择口述史材料要谨慎客观,将其与档案文献相互佐证,社会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杜学凤 《甘肃教育》2007,(9S):37-37
历史教学是教师依据历史教材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活动。历史教材则是该学科知识体系的载体,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对教材做相应的变通,使教材具备一定的认识梯度,才能成为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信息。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材进行重新补充。针对高三历史教学来说,其应包括史料搜集补充,史料的分析运用以及相关理论的渗透。  相似文献   

13.
史料是过往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是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所必须的材料。无意史料是人们无意间留存下来的,它与有意史料相对应。有意史料虽有故意作伪之嫌,亦具有意存真之实。而无意史料的特殊价值在于:因其无主体之"意"的干扰而尤能保存历史之真。有意史料和无意史料是涵容并存的,不能从史料存在形式上作截然区分。主体之"意"是剔分无意史料的刀尺,研究的问题是捕获无意史料的筌网。在历史研究的实践中,无意史料应与有意史料对勘使用,庶几能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14.
所谓史料,就是指在人类的长期实践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各种具有历史价值的实物、文字等资料,它具有详细、丰富、系统完整的特点,是我们真正了解历史和教学研究的重要材料.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学生对历史课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旧教材时期的教学不同,教师越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生动活泼的实施教学,课堂越能得到学生的响应,教学效果也就越好.许多教师也意识到历史史料的充分运用在教学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用史料教学的好处,本人就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史料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笔者对亲身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对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史料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把“史料教学”法引入中学历史课堂。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中学历史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素材的来源,重点探讨了将史料引入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旨在说明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的重要性,以期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科书描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由于大多事情离我们时间久远,地点遥远,跟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距离,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科学地阅读历史教科书,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打造灵动的历史课堂,引来课堂教学的"一渠活水"。  相似文献   

18.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其实用性便体现在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既要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策略尤为重要。史料教学在新课改后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重要性也尤为突出。如何运用史料进行高效教学成为当今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不断发展,历史不断进步。历史史料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历史教师运用史料,更为形象地还原当时的历史、再现情境。史料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史料教学的角度分析史料与历史教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历史史料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和表格史料三大类,用好、用足图文史料,是充分运用历史教科书的具体体现。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历史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