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佚名 《武当》2005,(10)
我国古代中医保健养生侧重生理养生;近代主要讲生理和心理养生;当代则特别强调生理、心理和哲理养生。这“三理”养生,反映了中医养生不同层次的三种效应观。第一层是生理养生。古人养生,注重四道:一是动养之道,就是适度锻炼,可活动筋骨,疏通气血;  相似文献   

2.
姜寿海 《武当》2009,(11):32-33
经络的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路线,二是功能。经络的路线在人体线路图上较清楚,但它的功用较为复杂而难理解。这个问题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亦有所讲解:“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即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相似文献   

3.
陈雄 《中华武术》2006,(9):24-25
习练太极拳桩功,是在中定状态实现中和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培养人体内在潜能、蓄力于体内的过程,同时可以提高人体抗击打能力及发放功夫,锻炼神经末梢,增加反应灵敏度。采取意念假借、内视观想、精神放大等诱导方法将劲力充分调动起来。太极拳桩功的内涵和修炼内容主要分为养生和技击两部分。本文所谈的主要是用于技击的太极拳桩功。通俗简单地说,桩功就是单练式站桩和对练式破桩固桩的功夫。  相似文献   

4.
王峰 《健身科学》2009,(5):35-35
1、放松功 放松功是初学气功的人应首先学习掌握的入门功法,它通过有步骤、有节奏地放松身体各部位,以意念配合默念字音,把全身调整到轻松、舒适、自然的状态。此功法有活跃气血、协调内脏、疏通经络、增强体质和防治疾病的作用。放松功对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百练不如一抖,是有一定道理的。它是全身运动,有氧运动。不需要工具,也不要固定场地,只要有容纳一个人活动的空间就可以了。简便易学,而且效果非凡。颤抖究竟有什么效果呢?1.增强肌骨功能。增强人体肌肉活力,增强各关节的功能。2.疏通经络。经过颤抖整体活动,首先疏通了经络。经络是人体生命活动枢纽。疏通经络,有利于体内各组织、器官的运作与协调,促进气血循环。经络畅通,气行血畅,气血循环畅通,增强体质。3.调整人体磁场,地球是个大磁场,人体是个小磁场。经过颤抖,调整人体小磁场磁化,成为有序化排列,强化体质。人体小磁场如何磁化的?不…  相似文献   

6.
第五章 动功     
动功是在静功基础上进行锻炼的桩势,它讲究以势运气,以气助力,以力带气,从而使气、力倍增,促进全身气血调和,经络疏通;它主练能量的贮存和释放,为“内气外放”打好基础。第一节双臂揽月预备姿势: 继马步站桩姿势。  相似文献   

7.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医学家根据在临床上观察到的一种人体特殊的生理现象——经络感传现象.经络中的“经”指的是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而“络”指的是络脉,是网络,经络系统的分支。气功锻炼和治病的关键是,要使“气”贯穿全身,意到气到才能有作用,然而“意”到“气”到是直接通过经络系统来完成.经络运行受阻,人体气血运行就不畅,气功锻炼本身就是通过练功疏通经络,所以经络学说也是气功锻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贴膏药是中医一种很有特色的外治方法,适用于运动或劳动时不慎造成的肌肉挫伤或关节、韧带拉伤。膏药古时又称薄贴,是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能较长时间贴在患处或特定穴位,起到消肿止痛、拔毒生肌的作用,还能祛风寒、和气血、通经络。  相似文献   

9.
降压保健操     
耿增顺 《武当》2006,(9):51-51
中医专家根据中医平肝熄风的理论,针对太阳、百会、风池等相关经络穴位,加以按摩,可以调整微血管缩舒作用、解除小动脉痉挛,疏通气血,调和阴阳,对于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秘宗拳是中华武术优秀传统拳种之一,除有丰富的拳械套路,内外功法和独到的技击术外,还保存着很多古朴且功效非常显著的健身方法。本文介绍的叩腿健身法即其之一。 叩腿健身,即通过手、脚与腿相关部位的触碰叩打,刺激神经血管系统和筋骨经络穴位,而大大增强经络疏通能力和血液循环速度,使肌肉、肌腱、韧带的弹性和张力得到明显改善。促进腰部和上下肢等关节滑液分泌、吸收代谢能力。对调节气血、强筋健骨、解除  相似文献   

11.
幸开 《武当》2012,(11):62
动养肢体静养心,劳逸结合,动静匹配,活血气,壮筋骨,百脉通理而祛病邪,防治兼顾,自然长生。动功者,武当十二段锦也。静功者,呼吸六字秘诀是也。一、十二段锦之核心要领及口诀1、核心要领:慢动十二段锦,呼吸吐纳导引。心意领气配动作,意出气尽式成。起身扩胸吸气,落身收胸气定。左右随转呼吸从,经络气血皆通。导解:武当十二段锦是在八段锦的基础上增补而成的。是武当道人王爷根据其多年的练功实践和传功需要,增补了四段。它属于慢动功,动作简洁,起  相似文献   

12.
梁浩 《武当》2009,(12):45-45
本功共分九式,为武当龙门派道人习武延年所用,是武当悟性气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舒筋健骨,健美润肤,活血清神,益智长寿。  相似文献   

13.
太极气功十八式是根据太极拳的均匀、柔和、舒展、优美、意气相随、神体合一、上下一致、内外结合等特点,结合气功调身、调息、调心三要素编制而成的一种新型保健气功。其特点是简单易学,安全有效,动静相兼,柔和优美。通过锻炼,可以修炼道德,开发智慧,加强机体新陈代谢,从而促使经络疏通,气血调和,阴阳平衡,精神安宁,筋骨强健,邪去正存,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因此,不仅适宜于体弱多病者锻炼,也适宜于普通健康人习练。  相似文献   

14.
武术气功的功效为:静动双修,以静养气,动以练力,上虚下实,以势运气,以气催力,内走经络,外练筋骨,力随气生,以气血滋润全身,使精力旺盛。气功养生家认为:“练气功可以调身(体态),调息(呼吸),调心(神经)”。以气疗病,增强自己内脏功能的免疫力、抵抗力、修复力,亦以功代药,提高自身体质,替他人祛邪扶正的能力,从而达到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实为道家行功,其与道家坐功理法相同。即修太极动静之机以为法,练阴阳清长之妙以为用。太极拳之可以具有显著的健身作用,是因为其在松静精微的运动中,外导内引,达到强健筋骨、修养身心、调和气血、祛病延年。而吴式太极拳以其松静柔化著称。因此更具导引经络、调和气血之功力。笔者根据祖国医学的经络理论和五行学说,对吴式太极拳的健身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这可对同道诸君有所裨益。●经络对人体的作用根据祖国医学的经络理论,人身有六阴、六阳十二条正经。另有七经八脉。经脉之间,又有络脉相联,遍布人身内外。作用大致有以下四方面:1…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运动是我国古代传统养生健身的方法之一。它既不是体操,也不是柔道,更不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芭蕾”。它博大精深的功理以道、儒、理、易哲学理论为支柱,以养生、气功、中医、武术等领域的气血、经络、穴位和脏腑学说为基础,融通于军事学、人文学等领域,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内涵,使中国的太极拳走向世界造福于人民  相似文献   

17.
周兴华 《健身科学》2013,(10):61-61
作为人类最基本,也是最原始的运动方式,走路健身效果一直颇受认可。而清代武术宗师董海川在创建八卦掌时,更是把所有的养生功法都倾注到"走"的环节上。其行走方法看似简单的走圈,简便易学,老少皆宜,只要每天坚持锻炼20-30分钟,不仅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还可起到防治低血压、偏头痛、失眠等疾病的功效。所谓走圈,顾名思义就是走一个圈。这是一种典型的有氧运动,可  相似文献   

18.
经络是人体防治疾病和保健的总的调控系统,经络失控则一切疾病就会发生、发展,经络恢复正常,人体就康复。因此,疏通经络,促进气血畅通,至关重要。只要你能够掌握气血循环的技巧,就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大可不必依赖于气血循环机。  相似文献   

19.
寻找自己的“312” 初进312经络锻炼法大门的人,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正确认识经络并准确地做好合谷、内关、足三里3个八位的按摩,做好腹式呼吸和两条腿的运动,并以此达到激活经络和气血、调整全身各脏腑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健康要靠自己,不可以过分依赖医生和药物",这是312经络锻炼法最核心的思想基础.既然人体大多数的疾病(意外伤害.遗传病除外)都是由于经络不通.经络功能失调所致,那么,只要保持经络通畅,身体就会健康无恙;及时疏通经络,就能达到减轻病痛、治疗疾病的目的.所以,在疾病和衰老面前,我们不应惊慌失措,要相信自已,真正认识到体内经络系统的巨大潜能,积极.主动地激发经络的功能,变被动医疗为主动保健,就可以将健康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