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魂"值多少钱?这个问题不是空穴来风——我在体育界有位忘年交:王英辅。他是中国第一代冰球运动员,长期从事冬季运动,今年七十岁了。因为工作忙,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但是在五月的某一天,老人忽然来找我,并且带了好几位平均年龄将近七十岁的老人,说是"求"我帮忙!  相似文献   

2.
你能相信吗,当火灾发生时,一位102岁的老妇不顾个人安危,将一位80岁的老人拖出火海。这件事发生在美国加州,老人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感动了许多人。前不久,一家餐厅由于电咖啡壶短路而引起一场火灾,当消防员赶到现场时看到了非常令人感动的场面: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妇人,搀扶着另一个老人,颤颤巍巍地出现在了餐厅门口。事后,102岁的吉纳芙老人谦虚地说:“我  相似文献   

3.
对广东省6城市"空巢老人"的体育健身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空巢老人"的体育健身状况受经济情况、居住结构、居住环境、社会支持和社区健身服务状况的影响。针对"空巢老人"体育健身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完善"空巢老人"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社区体育健身服务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八旬而立自强不息宋书如老人的客厅中挂有一幅对联:见落花飞絮不愁春老色褪,仰翠竹苍松傲然亮节高风。老人说,这是她的老朋友路、孙夫妇送给她的80岁寿联,这对她一向追求的“轩昂”境界,是一种真实写照,所以装裱后挂在了客厅里。老人还告诉我,在她79岁以前,家中还雇请着保姆干活,一周至少2次;从80岁那年开始,所有家务事,如做饭、买菜、打扫卫生等等全由自己来做,一分钟也不麻烦人了。我见老人精神抖擞、手脚灵便,甚为佩服。可是,我见她腰弯的很明显,便不无担心地问:“长年如此能成吗?我看你的腰像是摔伤过吧?”老人说:“不仅是摔伤,而且骨断…  相似文献   

5.
邓勤 《健身科学》2014,(3):48-48
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在中国,这是一段时间以来的热门话题。无论是“碰瓷儿”的大妈,还是高喊“我有医保”的保安大爷,遇到老人跌倒,都让不少人感到纠结。很显然,中国的这一传统美德陷入了一种莫名的尴尬。我给大家讲一个前不久我在美国亲身经历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钓鱼小幽默     
张孚 《钓鱼》2008,(1):66-66
让问龙王我去水库垂钓,问一位上年纪的当地人:"大伯,您知道这个水库哪个地方鱼多吗?"老人说:"二十年前是南边的湾子鱼多,十年前是北边的湾子鱼多。眼下就甭提了!"  相似文献   

7.
上回书说庄主送别儿子,边暗自猜测此人是何方高人,边朝楼上走去。到得楼上,见老人手抚胸前银须,正百感交集:"他终于来了......"庄主有些迷惑,对老人道;"老哥哥,那客官临走之时对在下说他们还会回来的,而且在下应当知道他们回来的日子,不知何意?"老人:"此事要怪老夫,我还没来得及向你通报。适才老夫经过中国武协,知道我要来武苑茶庄,便托我将一份启事顺便捎带于你,好让你在茶庄之内张贴,以便武林中人广而告之,那汉子对你所言,你看看启事便知"。老人从怀中掏出中国武协的那份《启事》。庄主定睛细看,见上面写道:"中国武…  相似文献   

8.
凡是子女在美国的老人,都会尝到赴美探亲期的寂寞和空虚。在上海还能时常参加集邮小组定期的活动,可以去“卢工”等邮市浏览。但在美国,没有邮友,更不知邮市在何处?我只认识联合国的邮局,也只是闲逛而已;虽然他们定期寄给我刊物,但从中只能略知些“皮毛”。1999年,我第三次赴美探亲,孩  相似文献   

9.
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对老龄持消极态度的老年人可能听力下降更快.这表明关于年龄的成见本身可能影响老人的感官知觉,而那些"不服老"者才不易老.  相似文献   

10.
-微笑着为她送行- 同事艾伦的母亲去世时,我感到有些难过.因为在我刚到华盛顿工作的那段时间,老人对我很好.每次有事去公司找艾伦,她都会特意到我的座位找我聊上两句,而且每次都不会忘记带一小盒自己烤制的曲奇送给我.不知不觉间,我便和这位风趣幽默、亲切和善的老妇人建立了感情. 尽管如此,我也并没有去参加老人葬礼的打算,因为那是我这辈子最不愿意出席的一种场合(事实上,我来美国之后也从未参加过葬礼).直到艾伦将这个不幸的消息亲自告诉我,我才决定送老人最后一程.在出门之前,我准备了厚厚的一叠纸巾,因为我知道自己一定会哭得稀里哗啦.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化工厅的一位离休老干部杜松溪老人骑车的事,一直感动着我,但真的见到老人,还是前不久在哈尔滨市的一家自行车专卖店。那天在车店,修车师傅为我的爱车整容时,突然进来一位个头不高,但一脸喜悦的老大娘,她放开亮堂堂的嗓门对那个正在忙碌的修车师傅说:“快、快给我维护一下车。”老人手扶着一辆漂亮的乳白色国产高档公路竞赛车,用句时髦的话来形那位师傅忙放下手里的活,站起来迎上前去对老人说:“大娘,你来了,你好呀!”然后又回过头来对我说:“记者,这就是杜大娘。你们到楼上休息一下,车修好了,我叫你们。”大娘的身体真好,她在我前…  相似文献   

12.
"心灵自助"系列文章之"克氏:我只教你认识自己"一位老人前去向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求教。他饱含沧桑地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15岁时就对生活充满了困惑,于是离家遁世,周游印度,希望能找到人生的真理,解除种种烦恼,求得身心的安顿。为此,他拜访了很多老师,学习了无数经典,苦行戒律,努力禅修;他曾跟宗教领袖学习教义,在修行社区唱诵经文,与众多学者探讨哲理,去深山古寺礼佛朝圣。这一切,只为寻找到他心中期待的真理。  相似文献   

13.
第四届世界老人奥运会去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的爱德华斯维尔城举行,有200余名老人参加了各种竞赛。有—位名叫迈里迪斯·波罗布维特的老人,已72岁,仍  相似文献   

14.
据说,时下美国老人正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语——八十还年轻,九十嘛,象是有点老了。假如用这个标准来看杨老,那么他的确还很年轻。不过我在初次与杨老见面,便用脱口而出的“想不到,您竟这么年轻”的“溢美之词”来“恭维”最不喜人过份恭维的杨老,却并没有想到美国老人的这  相似文献   

15.
☆之前健脑只靠棋 儿子在2007年移居美国,并在加州找到了一份在大学任教的工作,我们都替他高兴.前年,儿媳生下孙女,我和老伴都十分想念,而儿子和儿媳也放心不下我们老两口,于是便让我们去美国探亲.尽管在美国人地两生,但我和老伴的适应能力都很强,不但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也愿意接触不同环境和不同人群,所以很快就和家附近的一些美国老人打成了一片.而在接触的过程中,美国的老年人热衷于健脑运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6.
答疑解惑     
《健身科学》2015,(1):56
1.四川省西昌市读者杨中怀:我结婚后,64岁的母亲便成了"空巢老人"。最近,我发现她特别"黏人",只要我一回家,就拉住我的手说个不停。我要走时,她就失落得像个孩子,还天天给我打电话,甚至跑到单位找我。有一次,我不耐烦地说她几句,她就吃不下饭,还出现了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等紧张性反应。心理医生说她得了分离性焦虑症。请问怎样才能缓解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民权运动对美国体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从历史视角阐述民权运动对美国体育发展的影响:禁止性别歧视,美国女子体育得到快速发展;禁止种族歧视,美国竞技运动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强调平等机会,美国特殊人群的体育悄然兴起。从中得出启示:应格外关注"弱势群体"人的体育;应重视"特殊人群"体育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各体育社团的作用,开发体育的各项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趣话手杖     
健步行走被很多人视为最佳的健身方式,但走路过多会对老人的膝关节有所损伤。这时,手杖就变成了老人的手足,可充当老人"第三条腿"的作用。手杖在我国汉代已出现,唐宋时手杖已盛行。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曰:"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证明从古至今,手杖就是老年人的常备之物。可是,总有些老人觉得手杖用着不顺手,甚至曾经因它摔跤而拒绝使用。可见,正确选择手杖也很关键。  相似文献   

19.
贵在人和     
河南新安县的门球很有名,倒不是这里出了什么横扫千军的高手,也不是它捧走了哪次大赛的冠军,新安门球的名声,在于它的"人和"。我们的记者到那里采访听到了一个故事:新安以一县之力举办全国老年门球赛,赛中有出租车免费接送老人。一位70多岁的老者并不相信、他决定出一道难题辩积真伪。于是他对一位司机说,我明天早上5点钟要到球场练习,你能不能来接我?司机点头应允。第二天早上5点整,老人拉开窗帘,只见那辆出租车已经  相似文献   

20.
<正>一、创设民主氛围,明确评价目的案例:在蹲踞式起跑教学中,在学生练习后的相互评价环节,教师直接请某学生对同伴进行点评。该学生说:"起跑信号响起时,他反应缓慢,蹬地不充分,摆臂太慢……"评价还没结束,同伴就经受不住这种当众的否定性"打击",立即抢嘴反击:"你反应更迟钝……你做的也一般……我还觉着你还不如我呢……"剖析:每个人都有自我保护意识,更有维护自尊心的本能反应,所以当自己的行为得不到别人的认可,甚至受到他人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