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父母都希望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有教养,因为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教养的孩子通常折射出有教养的父母,礼貌则是教养的直观体现。所以,从小培养孩子养成礼貌  相似文献   

2.
刘云伶 《成才之路》2011,(18):10-I0005
“人生而具备为人父母的本性,却未必具有教育子女的能力。”接受采访的一些教育界人士说,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首席工程师,教养方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在教育孩子中存在五大误区,或多或少地干扰孩子这一“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父母都希望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有教养,因为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教养的孩子通常折射出有教养的父母,礼貌则是教养的直观体现。所以,从小培养孩子养成礼貌的好习惯,是家长不可忽视的教育内容。但事实上,礼貌待人往往都是一桩桩小事,很容易被父母误解为属于“小节”之列。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80后成为了受关注的一代。他们作为父母对待孩子的教养方式也是我们关注的。我们以衡水市80后父母的教养方式为研究对象,揭示当今社会80后父母独特的教养方式。80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比以往的教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文化水平高,基本上都是核心家庭,他们对待孩子更加尊重,更加重视孩子的学习,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溺爱或是严厉,而是以民主积极的方式来教养孩子。  相似文献   

5.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通过手机教养孩子。“手机教养”由“手机依赖”发展而来,它的出现与流行不仅与客观环境因素有关,更与父母的人格特征、教养压力和生活压力等个体因素有关。“手机教养”貌似缩短了亲子间的沟通距离,但它实际上限制了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为孩子逃避与父母的沟通提供机会,严重影响亲子关系和父母对自己的身份认同,进而损害其心理健康。为减少父母“手机教养”行为,社会应合理分配资源,让父母尽可能陪伴在孩子身边;父母也要学会缓解自身的教养压力,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事半功倍的方式教养孩子,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固本强基。  相似文献   

6.
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电子游戏使用既具有短期和直接影响,也具有长期和间接影响。父母教养方式中的严厉惩罚、拒绝否认、忽视冷漠、放任溺爱等可能使孩子借助电子游戏来排遣苦恼和发泄情绪;由于父母教养方式通过影响个体的发展水平而容易使发展不良的个体更容易成瘾或出现成瘾倾向。有效预防青少年电子游戏成瘾或者其他问题行为的关键,就是父母要掌握正确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留守高中生应对方式、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及两者之间关系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留守高中生经常采用的应对方式为解决问题、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自责;父母经常采用的教养方式有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度保护和过分干涉,较少采用惩罚方式;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与孩子成熟的应对方式多存在正相关,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与孩子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多存在正相关;留守高中生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某中学8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目的是提出科学可行的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结果:大多数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处于正常范围,父母教养方式一致性程度较高,在性别和城乡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父亲的惩罚、严厉维度上,非独生子女极显著高于独生子女。结论:一致性程度比较高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教养方式可能对两类家庭成长的孩子形成不同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从介绍家庭教养方式、教养方式种类和儿童对不同教养方式产生的一系列反映来浅谈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早期心理的影响,以及对父母不当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原因进行分析。建议父母要以自身言行为榜样,共同担起教养孩子的义务,为儿童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从而把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的合格的社会成员。  相似文献   

10.
青春     
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隔代教养现象非常普遍,调查显示,我国有55%-65%的家庭采取隔代教养的方式。所谓隔代教养,是指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上一辈老人来照顾孩子、教育孩子的教养形式。隔代教养现象如此普遍,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有的夫妇离婚后,为不影响再婚,将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处的;有的夫妇工作繁忙,没有办法照顾孩子,而把孩子交给父母的;也有父母没有教养孩子的经验而将孩子交给老人的;更有老一辈出于疼爱子女,主动抚养、教育孩子,为年轻父母分忧的……  相似文献   

11.
张锦 《考试周刊》2008,(11):210-211
父母的态度和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本文分析论证了不同类型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提出了如何改善父母教养方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如今大多数父母忙于工作,孩子的教养大多交给长辈,也就是隔代教育。隔代教育使孩子备受呵护,导致一系列教养弊端形成。隔代教育的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怯于或羞于与人交往,任性、脆弱、胆小等特征是他们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几种普遍存在的农村多子女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并分析每种教养方式对子女性格形成产生的影响。指出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性,父母只有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才能培养出性格良好的孩子。  相似文献   

14.
<正>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心理学家将教养风格分成独断专权、溺爱、放任、民主威信四种类型。其中,独断专权型父母比较严厉,要求绝对服从,期待高,规定多,缺乏解释,动辄打骂体罚。独断专权型父母养育出的孩子,往往容易出现假意服从、冲动暴力或被动攻击,缺乏自主性,缺乏动力;或者生活漫无目的,容易情绪化、走极端,经常闷闷不乐、孤独无依,人际关系不良。大量研究表明,暴力教养下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偏差行为或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5.
谈隔代教育     
陈笑颜 《幼儿教育》2012,(26):13-15
在我国,祖辈往往承担了全部或部分教养孙辈的责任。孩子要不要交给祖辈带呢?祖辈带孩子会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之处呢?祖辈和父辈如何在教养孩子的问题上形成合力,达到最好的效果呢?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支持方观点1老人帮忙带孩子,做父母的可以安心工作2岁之前的孩子还不到入托年龄,而家长又往往上班,所以大部分年轻父母选择了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3岁以后,大部分幼儿入园,隔代抚养的比例有所下降。可见在孩子3岁以前,老人参与教养孩子的程度非常高。老人带孩子能  相似文献   

16.
年轻父母或许认为,传统的教养方式过于权威专制,已不符现代潮流了。其实,传统的教养方法并非完全落伍,其中的智慧与价值值得现代父母继承。以身作则传统父母做得多说得少,孩子从父母的言行举止中能体会很多道理。父母的亲身示范,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潜移默化的身教,蕴含着不容忽视的力量和效果。现代父母频频“说教”,孩子听了多少呢?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为家庭教育提供依据,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了湖北省省委和政府所在社区某重点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结果表明:三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著高于五年级;父母对女孩积极的教养方式多于男孩,父亲对高年级的孩子采用更多积极的教养方式,而母亲对不同年级儿童教养方式无显著差别;父母教养方式对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因此得出结论,自主学习能力和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相关。所以家长应该积极调整教养方式,以促进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0,(5):21-22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育和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待孩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模式,集中体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本文通过探讨农村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针对教养方式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改进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幼儿教育方式上,城市父母大多数采取以“孩子”为中心的教养方式,而农村父母则大多数采取以“成人”为中心的教养方式;城市的父母在情感温暖和过分干涉方面多于农村父母,农村父母则在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方面多于城市父母;城市和农村幼儿父母教养方式存在较为一致的四种类型——民主型、纵容型、溺爱型、专断型,其中纵容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最多。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适应的影响机制,考察同伴关系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感知校园氛围的调节作用,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特拉华州校园氛围调查量表、同伴关系问卷对148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积极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适应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适应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2)同伴关系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3)积极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适应的直接效应受到感知校园氛围的调节。结论:积极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心理适应有促进作用,且感知校园氛围水平越高,影响越显著。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对校园氛围的看法,若孩子感知的校园氛围水平较低,则家长需要将更多精力放到改善教养方式,促进其同伴关系,从而促进其心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