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习编辑:李海燕在两位数除法试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不知从何入手,单一的照教材中的试商法,一步一步,一次一次地试商,既浪费了时间,又容易出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识理解能力,现介绍一种新的试商方法———“同进退”试商法。一、利用四舍五入法确定除数的近似值,根据近似值去试商,如:(1)869÷34=(2)3896÷47=将(1)中的除数34看作30,将(2)中的除数47看作50。二、根据近似值除数与准确除数的差确定被除数的增减:近似值除数小于准确除数,被除数随之减少,近似值除数大于准确除数,被除数…  相似文献   

2.
巧妙试商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学过表内除法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在这部分内容中,学生掌握试商方法是关键。我们提供几个试商小窍门供大家借鉴。1.被除数的前两位是除数的一半,可试商5。例如,2454÷48,从试题中可看出24是48的一半,试除前三位为245,可直接商5,即48×5=240。结果接近并小于被除数的前三位。2.除数是被除数前两位的一半,可试商2。例如,368÷18,这道题中除数是被除数前两位的一半,可直接商2,即18×2=36,下一位必商0。3.除数与被除数的前两位上的数相差不超过10,且被除数的前两位上的数大于除数,可试商1。例如,275…  相似文献   

3.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大致有如下九种:1.去尾法。试商时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较小的整十数。例如284÷48和284÷43,都用40去试商。2.收尾法。试商时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较大的整十数。例如284÷48和284÷43,都用50去试商。3.四舍五入法。当除数的个位是1、2、3、4时,就用较小的整十数去试商;当除数的个位是5、6、7、8、9时,就用较大的整十数去试商。例如284÷48,用50去试商;284÷43,用40去试商。  相似文献   

4.
商“9”小议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谈谈三位数被两位数除时商9的规律,供同志们参考。请看下面能整除的几道题: 801÷89=9 684÷76=9702÷78=9 468÷52=9603÷67=9 756÷84=9621÷69=9 495÷55=9 从上面商9的几道题中,我们可以发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9且能整除时,除数减去被除数前两位数的“差”,总是比除数首位数字大1,而且被除数与除数末位数字的和总是合成10。因此,我们可将商9且整除的规律概括为:“‘差’比除头若大1,两数末位合成10,商9没有余”。  相似文献   

5.
试商几法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常用的试商方法有四舍五入法。在教四舍五入试商时,首先讲清什么是四舍,什么是五入。然后对除数的处理得出:“1、2、3当0看,4、5、6两头凑,7、8、9往上走”的规律。这样学生对除数个位上的数是“舍”还是“入”就有了明确的标准。其次在学生掌握了四舍五入法试商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还有一些特殊、巧妙的试商方法。如: (1)口算试商法 当除数十位上的数比较  相似文献   

6.
在做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时,同学们一般采用“四舍五入法”试商。这种方法往往不能一次试商,需要调商。为了使你的计算又对又快,下面介绍几种试商方法,供同学们参考。一、去尾法运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是去掉除数和被除数的尾数后试商。例如324÷42,试商时可以看作300÷40;148÷27试商时可看作150÷30。二、折中法当除数的个位数是4或6时,均可用5代替它的个位数字来试商。例如163÷24,可以用25代替24来试商;2412÷46,可以用45来代替46来试商。经折中法处理后的新除数与原数相差1,所以试商后一般不需要调商。三、商5法当被除数的前两位等…  相似文献   

7.
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我在给学生教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试商时,为了避免学生觉得例题枯燥无味,在学生熟悉并领会了除法法则的基础上,怎样比较快速地试商时,我归纳了四句顺口溜:“同头除时商八、九,约半数商四、五、六,倍数抓紧用口算,除数个位请舍入”。一、同头除时商八、九所谓同头,就是除数和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相同。这种算式可以试商八或者九。例如,2140÷23,这道算式应该先看2140的前三位214比十个23少16,这样就可以看出商9差不多,23×9=207,余数是9,余数比除数小,说明试商正确。再比如,2014…  相似文献   

8.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常用的试商途径,除四舍五入试商法外,还有如下几种试商方法。1.折半估商法。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教师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是关键。下面是一位教师关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教学片断 ,很值得我们借鉴。1 填写下表 :被除数 1 5 1 5 0除 数 5 5 0 5 0 0商 3  先让学生填表 ,然后根据上表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师 :根据上面的规律 ,能否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你是怎样想的 ?( 1 ) 2 1 4 .5÷ 1 5 =1 4 .3( 2 ) 2 1 .4 5÷ 1 .5 =( 3) 2 .1 4 5÷ 0 .1 5 =( 4 ) 0 .2 1 4 5÷ 0 .0 1 5 =学生先独立思考 ,然后全班交流。生 1 :第 ( 2 )式和第 ( 1 )式比较 ,被除数 2 …  相似文献   

10.
除法试商的两种特殊方法除法试商的方法很多,如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同舍同入法,这些方法,我们比较熟悉。下面介绍另外两种方法。1.同头无除试商法。当被除数与除数的首位相同(即同头),但又不够除(即无除)时,一般可以用9或8作初商。例如,24528...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教学过程概要: 一、提供背景 1.观察回答:下面各题的商相等吗?为什么? 15÷5 150÷50 1500÷500 15000÷5000 2.口算 1.5÷3 2.5÷5 4.2÷7 0.02÷2 4.8÷0.6(你会计算吗?为什  相似文献   

12.
方旭 《四川教育》2005,(12):42-42
【教学片段】师:(板书12÷6=2)今天我们先来研究这道算式。如果我们只改变这道算式中的被除数或除数,商可能会怎样?生1:商变了。生2:如果只改变被除数,被除数变大,商就会变大;被除数变小,商就会变小。生3:如果只改变除数,除数变大,商就会变小;除数变小,商就会变大。师:同学们以前学的知识掌握得真牢固!如果我们同时改变这道算式的被除数和除数,商可能会怎样?这个问题有点难度,给同学们2分钟时间,举一些例子试试,待会儿我们来交流,好吗(?学生独立活动2分钟)生1:我让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2,算式变成了“6÷3=2”,商不变。生2:我让被除数和除数…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九义教材六年制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第19页例4、第20页例5。教学过程:  一、比较导入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昨天学习的知识。  1出示“准备题”:5628÷67 (请一学生上黑板演算,其余同学“开火车”口算)。  1.5÷5  0.42÷7  2.8÷14  0.36÷18  0.56÷4  9.6÷6……  (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是什么?学生回答后讲评演算的准备题。)  2投影演示:填写下表:(课本“复习题”)被除数15150除 数550500商3  填完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1)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  (2)运用了什么性质? …  相似文献   

14.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常用的试商途径,除"四舍五入试商法"外,还有如下几种试商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是两、三位数除多位数教学重、难点之所在。以往教学中,虽然教给了学生多种试商方法,诸如四舍五入法、口算简算直接求商法、同头无除商九八等等,但“品种繁多”,有些学生特别是差等生往往琢磨不定,难以下笔,试商效果并不理想。本期教学时,我从整体性思想出发,尝试运用“同步取整试商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又大大降低了作业差错率。所谓“同步取整试商法”,就是在确定商的位置之后,将除数、被除数同时考虑取整,除数是两  相似文献   

16.
灵活运用试商方法的练习(出示小黑板): 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试商时把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最好?为什么? 576÷78 3145÷23 2995÷832 2469÷74 236318÷683 89860÷188 1.指名回答后,板演。集体评析。 2.教师从板演的怪式中选四题,用红笔在有关数上加上方框。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一次,我出示了如下几组练习题: 商用“除余”表示商用带分数表示5÷2=2……1 5+2=2(1/2) 30+9=3……3 30+9=3(1/3) 61÷14=4……5 61÷14=4(5/14) …………然后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学生通过观察,思索,讨论,很快发现:商用两种形式表示(除余与带分数),商的整数部分总是相等的,且余数部分除以带分数的真分数部分,其商都等于除法中的除数。  相似文献   

18.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教学重点、难点是试商,学生能否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直接关系到计算能力的高低。为此,在讲授教材中介绍的四舍五入试商法和口算试商法的基础上,教者还可以选编一些习题,教给学生多种试商方法,拓宽试商思路,灵活选用试商方法,以提高他们试商的技能,正确而迅速地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9.
0不能作除数,这是为什么呢?假设0能作除数,则由m÷0有商为n及乘除法的逆运算关系有:0×n=m.(*)对于m来说,它只可能是0或者是不为0的数,于是有如下两种情况:(1)当m=0时,(*)式变为0×n=0.因为0乘以任何数都得0,所以n可以为任意数,即0+0的商可以是任意数,即0+0的答案不确定;(2)当m≠0时,比如取m=3,(*)式变为0×n=3,因为0乘以任何数都得0,不会得3,也就是找不到这样的数n,便0×n=3成立,或者说3÷0的商不存在.综合(1)、(2)两种情况可知,任何数除以比其答案或不确定,或不存在.因此,0不能作除数.0…  相似文献   

20.
从“表内除法”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被除数的位数增加了,那么,在计算过程中怎样商、除的顺序如何,商中间、末尾的0怎样处理?教师要准确把握知识的链接点,在关键处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及掌握。一、扣住计数单位与数位,掌握口算求商的方法在学习“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时,学生掌握了把整十、整百数看作几个“十”,几个“百”进行计算的思维方法,就是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算理的基础。如:60÷3,可以这样想:6(个十)÷3=2(个十)(表内除法),即60÷3=20。同理:600÷3=200,6000÷3=2000……。但是,在应用“十”“百”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