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主体性创新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根本上来说,创新教育具有主体性教育的特征,是一种重视人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注重发展人的创造性的教育.高校主体性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应突出主体性教育理念,明确培养学生的主体创新精神、主体创新能力和主体创新人格的目标,以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和管理机制为构建维度.  相似文献   

2.
试论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特征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体性道德教育就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 ,利用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教育方式 ,以形成学生真正自律的道德品质为目的的教育。主体性道德教育是对传统道德教育忽视学生主体性弊端的反叛 ,也是回应当前道德教育实效持续低迷的现实而兴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本文旨在探讨这一新兴道德教育理念和模式的特征 ,并据此评价三种行之有效的主体性教育方法。一、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特征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教会顺从”、“教会听话” ,而是“教会选择”、“教会负责”。这鼓励学生接受理性的自我指导与自我决定 ,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  相似文献   

3.
生成主体性的建构主义教学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根本属性,人类化的历史,就是主体性的唤醒、弘扬、进化的历史。所以,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近现代哲学最有力最持久的浪潮,主体性教育也成了十几年来教育研究持续的热点。主体性教育以培养、弘扬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以活动为生成机制,以实践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根本特征。目前,主体性教育研究已从宏观走过中观走进了微观,从理论层面走向了实践层面,人们基本确立了主体性教育的价值理念,正热衷于探索主体性教育的模式,构建主体性教育的课程,开始建立健全主体教学论。那么,如何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呢?建构主主的思想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生成主体性的视野和思维空间。建构主义重视个体的建构潜能,强调建构性,认为知识的生存需要通过建构而成,而知识的生成与丰富恰恰是主体性形成的基础,因而建构性是主体性的内在根据,主体性的发展过程与建构过程统一在同一过程中。所以,在当前主体性教育的探究过程中很自然地要去关注建构主义教学论。  相似文献   

4.
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根本属性。人类文化的历史,就是主体性的唤醒、弘扬、进化的历史,所以,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近现代哲学最有力最持久的浪潮,主体性教育也成为了近十几年来教育研究持续的热点。主体性教育以培养、弘扬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以活动为生成机制,以实践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根本特征。目前。主体性教育研究已从宏观走过中观走进了微观,从理论层面走向了实践层面,人们基本确立了主体性教育的价值理念,正热衷于探索主体性教育的模式。构建主体性教育的课程,开始建立健全主体教学论。那么,如何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呢?建构主义的思想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生成主体性的视野和思维空间。建构主义重视个体的建构潜能,强调建构性,认为知识的生存需要通过建构而成,而知识的生成与丰富恰恰是主体性形成的基础,因而建构性是主体性的内在根据,主体性的发展过程与建构过程统一在同一过程中。所以,在当前主体性教育的探究过程中很自然地要去关注建构主义教学论。  相似文献   

5.
生成主体性的建构主义教学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根本属性 ,人类文化的历史 ,就是主体性的唤醒、弘扬、进化的历史 ,所以 ,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近现代哲学最有力最持久的浪潮 ,主体性教育也成为了近十几年来教育研究持续的热点。主体性教育以培养、弘扬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 ,以活动为生成机制 ,以实践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根本特征。目前 ,主体性教育研究已从宏观走过中观走进了微观 ,从理论层面走向了实践层面 ,人们基本确立了主体性教育的价值理念 ,正热衷于探索主体性教育的模式 ,构建主体性教育的课程 ,开始建立健全主体教学论。那么 ,…  相似文献   

6.
主体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实践模式,其根本特征是在教育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主体人格和主体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并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就教育活动而言,一般是指受教育者即学生的主体性,主要包括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性教育对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生主体性的极大张扬,它主张尊重受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和个性,强化受教育者对教育的选择。本文分析了强化学生对教育选择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强化学生对教育选择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四个措施,即(一)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二)强化服务意识,构“建教育超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教育的选择要求;(三)对教育的选择向教育教学教程“的进”“和出”两端延伸,允许学生在入校后有选择专业和主修领域的自由,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四)建立和完善弹性的学习制度,为学生的教育选择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教育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开展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的实践活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选择。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方式上,要实现由裁判型向导演型转变,由单向型向双向型转变,由说教型向体验型转变。  相似文献   

9.
作为教育理论,素质教育是一种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主体教育,也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以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社会的主体为目的,是一种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和主体教育虽然视角不同,着眼点和着力点也不尽相同,但精神实质还是完全一致的.它们都是针对教育异化现象而提出来的特定教育理论,其立意都是为使教育回归原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王磊 《班主任》2001,(10):24-26
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特征 主体性教育是针对传统的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客体性教育而提出的.它的最基本的指导思想是: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让学生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中最根本的属性,发展人就是要发展人的本质属性,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发展人、完善人。因此,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探讨和研究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确立的相关问题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交互主体性教育理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互主体性教育理念是一种亟待提升为哲学层次的教育新理念。在教育中引入交互主体性概念是为了消解教育中主体中心和主客对立现象,达到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交流、沟通。交互主体性概念思想中所蕴涵的最核心和最本质的东西就是主体间意识上的"同"和言行上的"一",哲学家们对交互主体性认识是言行上的"一"与意识上的"同"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的,即二者互为因果。强调交互主体性教育理念及其重要性,目的在于使我们所开展的教育实践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富有时代精神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我们一直认为,主体性是人的最宝贵特征,主体精神是时代精神最核心的内容,在教育情景中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创新的主体。新课程改革,是我国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之后的一次全面而深刻的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所进行的全方位的革新。它关联和涉及到教育理念、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目标、课程管理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试论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主要表现为个体生命发展的独立自主性、积极能动性和创造超越性。为此,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主体性教育理念、创新性教育理念和超越性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品质能够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程小勃 《新疆教育》2012,(17):57-58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提高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课堂教学流程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以学生为中心,积极,高效。以培养学生学法,兴趣为主线。基于这种理念,个人认为英语教学的流程设计,可以尝试“五点一案”英语教学法。  相似文献   

16.
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人的主体能力的发展,为主体性教育提供了社会基础.主体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和根本特征,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扬人的主体性.   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来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标准》把促进学生发展,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基本出发点,不仅注重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而且注重发展的差异性和持续性,改变了以往课程中“没有学生”的现象,改革已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这也正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主体性理念.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的教育改革对学生的主体性极为重视,主体性学习和教育成为教育者研究的重要话题。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并以此为教育目标进行教育优化,实现教育价值的更高体现。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基于马克思主义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而提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  相似文献   

18.
正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人的价值是教育的最高价值;培育和完善人的主体性,使之成为时代需要的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主体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培养学生主体性为目标,致力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育成为主体的内在需要,成为主体自主建构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主体教育理论认为,主体性是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的统称,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核心的主体教育,旨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而主体参与则是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为主,提高主体对象整体素质的一种方式。教学中有一个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的作用是双重的,他们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的主体。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动行为者,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最根本的特点。从哲学的视角看,主体性是人的本真精神,只有人才具有。因此,能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键是能否具有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