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简·爱》与《白衣女人》分别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与威尔基.柯林斯的作品。这两部小说各塑造了两位女性形象,《简·爱》里的简爱与疯女人伯莎以及《白衣女人》中的劳娜与安妮,也正由于这几个女性人物形象的刻画使小说在一些叙事规律上具有某些相似性,比如两部小说在情节发展、意象等方面呈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得出两部小说中的两位女性人物其实是同一个人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
五四及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的蓬勃兴起,常被认为是女性意识觉醒的标志,其实不然,从元明清时期便可见到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本文试以元明清时期的代表文学作品-《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为例,探讨好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的逐步觉醒和深化,以此反映当时社会上具有相似境况的女子追求自我意识和个体价值的心路历程,旨在探索我国女性主义文学发展前身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3.
运用史比较的方法,论述了《红楼梦》与《史记》、《离骚》之关系。曹雪芹在开篇中即表明,《红楼梦》在创作动机、目的以及方法等方面受司马迁的影响很深。《红楼梦》对各种花(女性)的描写及其态度。与屈原《离骚》中的“香草美人”都是主体对象化的结果,化符号的趋同,反映出对现实的怀疑与否定的思想。同时也寄托了作们的美好的理想。  相似文献   

4.
沦陷时期的上海有两份以女性为主导的刊物,即佐藤俊子主编的《女声》和苏青主编的《天地》。通过具体分析苏青与《女声》编辑关露的关系,发现《天地》与《女声》杂志都以追求女性本体意识为宗旨,但《天地》是一份有闲妇女的文化消遣杂志,而《女声》则是大众妇女启蒙杂志。这两份以女性为主导的媒体在扩展女性话语、开辟讨论女性问题的言论空间上有其各自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还乡》和《边城》分别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和中国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两部作品都聚焦自然和女性的命运,讽刺了当时工业文明的发展及男权制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摧残,都以悲剧收尾彰显了作家对当时父权制的不满以及强烈的生态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与《红楼梦》都对女性着墨较多,已引起了学者对女性意识问题的研究,但并未涉及女性意识的比较研究。因此,从偷情情节出发对两部著作进行对比分析是有意义的。偷情情节的描写反映出女性在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冲突中自我意识觉醒的有无及程度。《金瓶梅》女性面对自然肉欲,或沉沦于自然本能,或消融于社会中。《红楼梦》将女孩与妇女区分开来:女孩有主体意识的自觉,但最终在封建社会下走向悲剧命运;妇女们或变身为欲的符号,或售色易财,并无自我意识觉醒。  相似文献   

7.
卢俊青 《海外英语》2011,(13):228-229
在父权制社会中,姐妹情谊是广大黑人女性谋生存、求发展的保证。《爱》和《慈悲》中都描述了女仆与女主人之间的姐妹情谊。但在两部作品中,建立姐妹情谊的女性的种族不同,姐妹情谊的结局也不同。此外,《爱》中还描写了黑人女孩希德和克丽斯廷的姐妹情谊;《慈悲》则还描述了印第安土著女奴莉娜对黑人女奴弗洛伦斯的姐妹情谊。通过对比研究两部作品中的姐妹情谊,表明广大女性建立姐妹情谊时要超越阶级、种族局限。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与《十日谈》女性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作舟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4):66-67,70
《金瓶梅》与《十日谈》被视为中西方两大奇书,作为反封建主流文化的旗帜性作品,它们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在文坛上得到了充分肯定。而两部作品中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广为世人所关注。然而,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时代背景,两书的作者在各自的作品中表现出了迥然不同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9.
女性弱势一直是困扰整个社会思想进步与发展的绊脚石。《隐藏人物》以凯瑟琳·约翰逊等三位非裔黑人女性为核心,讲述了非裔女性在20世纪60年代为美国航天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故事。本文从女权主义视角探索这部隐藏在幕后却星光熠熠的《隐藏人物》。  相似文献   

10.
冉晓莉 《重庆师专学报》2012,(1):119-121,125
赛珍珠的《大地》和张爱玲的《小艾》都蕴含着作者对中国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表达了她们对封建专制和男权制度的质疑和颠覆,以及对中国传统女性优秀品质的肯定和赞扬。她们以跨文化的视阈描写阿兰和小艾对女性价值的体验和醒悟,表达出各自独特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1.
老腔无论题材、情节都表现责任、正义、忠贞,传达出忠君爱国、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进取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老腔甚至连人物都是气宇轩昂、威武雄壮的,在形式与内容相呼应中,唱词风格更是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犹如性刚者好怒,老腔在力量的象征、战斗的征服中,全方位展示出阳刚美。老腔的阳刚之美也是富有精神意味、文化内涵的,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2.
“西厢事故”从最早的唐代元稹的传奇《莺莺传》到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再到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经历了五百年之久,在此期间,经过许多民间艺人的改造和读者的选择,加进了人民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使崔,张爱情故事有了很大改变,其中女主人公崔莺莺的形象由最初的逆来顺受到后来的敢于反抗,漠视功名富贵,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最终成为一个光彩动人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3.
Harry Potter and his pals are back for their second year at Hog-warts School of Witchcraft(魔法) and Wizardry(巫术), but things get a little dicey (冒险的) when students are suddenly turned into stone and a message on the school walls proclaims the Chamber of Secrets has been opened. What can it all mean?  相似文献   

14.
"红学"勿反《红楼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学”、“脂学、“探佚学”之“学术风气”是“反《红楼梦》”的“红学”研究。俞平伯先生晚年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对自己青年时期的“反《红楼梦》”研究进行了深层反思和痛心地忏悔。《红楼梦》研究应该更新观念,努力进取,走出误区,开拓红学研究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保定商务总会的成立,官方劝办起了重要作用,但保定商人组织发达而由此形成的对官方劝办发展近代工商业、成立商会的高度认同,则是更重要的原因。在保定商务总会成立过程中,传统商人起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商会在WTO规则环境下为处理国际贸易纠纷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方便面协会通过集体协议同时涨价的行为,也暴露出我国商会法律制度存在立法上的滞后与欠缺。文章批判了目前学界认为商会为经济法主体、行政法主体或社会法主体的观点,指出商会应为民法中的私法人。承认商会等社会组织为私法人,充分发挥私法人的社会功能,分化政府权力,厘清政府权力边界,有利于形成多中心的社会权力格局,实现真正的社会民主。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的梦境手法作为一种艺术手段,以其独特的审美作用,为作品增添了灵动的色彩,也给读者带来了无尽的审美享受。论文从文本出发,对作品中的典型梦境方式进行初步分类,并就其表现作用及其审美效果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冯其庸教授是海内外知名的《红楼梦》研究专家、新疆师范大学中系客座教授,2004年第八次来新疆考察,是他从事《红楼梦》研究三十年、完成其红学研究的力作《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之际。此次应新疆师范大学所作的学术演讲,是对其三十年来《红楼梦》研究的回顾总结。演讲从有关曹雪芹的研究、《红楼梦》版本的研究、《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研究三个方面展示了他的学术研究历程,为红学界提供了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9.
小说作家由于有创作经验及天然的关注作品的生成,在红学研究上有独特贡献。但他们的研究仍要与当代的其他红学分支合流,与近百余年来的红学研究成果接轨,方能开拓出一个新的红学分支——“生成红学”。因之,有必要呼唤“生成红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20.
八股文在各个层面上对《红楼梦》留下复杂影响。在曹雪芹的笔下,贾宝玉从根本上否认八股文能够“代圣贤立言”,但对作为一种文体的八股文并未认为全无可取之处,甚或曾偶然发生兴趣。书中揭示了八股文对诗歌、小说的影响说明明清以八股文取士,八股文训练不可能不影响律诗写作,而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情节构思的公式化是“以时文为小说”的最突出的表现;而八股文章法理论又成为《红楼梦》评点中重要的参照系和组成部分,这种现象无可厚非,因为当八股文充分发展的章法理论脱离具体内容后,未尝不可以移植于对小说的评析,而且确有其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