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等待的智慧     
千树 《档案管理》2002,(2):47-47
年轻的时候读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除了情节吸引以外,印象最深的是结尾一句话:"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四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相似文献   

2.
法国近日出版了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于1837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帕斯卡尔.布鲁诺》。170多年来,大仲马的这部小说一直不为人知,但它的内容却为后来的《基督山伯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下班走过静安寺,只见转角铁栏杆处聚着一大群人,走近一看,原来有几个男青年手里拿着几本热门书。一问价,回答是:一元九角五的《红与黑》卖四元五,四元钱的《基度山伯爵》卖十元,六元八角五的《聊斋志异》卖十六元。大抵比原价高出一倍半。据说这叫做“翻跟斗”。这种“跟斗”有没有翻成,我没看下去,不得而知。但既有  相似文献   

4.
2003年1月6日,北海市清除银滩公园的最后三幢建筑物并将向世人免费开放,我和<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的两位记者一起被邀前去采访.后来<人民日报>发了300多字的简讯<北海银滩回归自然>,<经济日报>发了500多字的消息<北海:还银滩本来面目>,我在<光明日报>发了2000字的报道<北海还滩于大海的思考>(经<光明日报>广西记者站刘昆站长修改).我的这篇报道被报社评为好稿,北海市有关领导也认为有深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采写中逆向思维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老舍先生<<骆驼祥子>手稿本>(以下简称<手稿本>)终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手捧老舍先生的女儿舒济同志寄赠我的<手稿本>,我的惊喜和激动真是难以形容,因为我是这部珍贵手稿在"文革"劫难中得以脱险的目击者和见证者.事隔三十余年,回望这部险遭毁灭、命运多舛的手稿,不禁使我想起了拯救它的大功臣--原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先生.  相似文献   

6.
关于《城外》的若干则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波 《出版参考》2005,(23):50-51
四千二百字的<城外>卖到十八万的天价,而同名书的印量亦号称十万(<城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定价:18.30元).作为"中国首部短信连载小说",<城外>以及围绕它产生的话题已经足以构成一个文学/媒体事件,即使也许还算不上是一次革命,借助传统纸质媒体,它很可能再次独领风骚,一如当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但这个话题同时也到了应予检讨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2008年以来,南京、成都、武汉、上海等中心城市相继刮起了报纸涨价风.   3月份,南京地区的<扬子晚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纷纷调价,把每份定价由原来的0.5元调为0.7元;江苏地区的其他报纸也应声而涨,<无锡日报>和<无锡商报>也分别上涨了0.1元和0.2元;……  相似文献   

8.
2008年以来,南京、成都、武汉、上海等中心城市相继刮起了报纸涨价风.   3月份,南京地区的<扬子晚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纷纷调价,把每份定价由原来的0.5元调为0.7元;江苏地区的其他报纸也应声而涨,<无锡日报>和<无锡商报>也分别上涨了0.1元和0.2元;……  相似文献   

9.
金陵客,原名王世奎,现名王向东,19的年2月生于江苏省泰县姜堰镇.现为<新华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江苏省杂文学会会长.已出版杂文集<我是一个怪物>、<巴子自白>、<红楼絮雨>、<水浒国风>、<儒林视野>和旧体诗词集<雨花词>等9种.曾主持编选<江苏文学五十年·杂文卷>.近些年,以金陵客为笔名的评论文章频频出现在全国许多媒体上.2003年10月3日,在参加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的"新世纪首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之际,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0.
我写下的这个题目是<箫剑集>作者为自序所加的标题.集之作者梁先生是原任山西大学中文系、现任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教授,精研古代文学,尤深于<红楼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3种原著再版:送别永远的巴老 作家出版社新版<随想录>.巴老20世纪90年代写的<没有神>作为这个新版本<随想录>代序,<随想录>还收入巴金先生十几幅不同时期的历史图片.笔者从福州新华书城、晓风书屋营业员获悉,<随想录>是近年来巴老读物中最为热销的一种,2005年作家版<随想录>也卖了不少,遗憾的是该书定价46元显然太高,如能定位在20元上下,销量会更加可观.  相似文献   

12.
周欣宇 《出版参考》2005,(14):32-33
前后是对双胞胎 2004年9月21日,<大河报>"匆匆忙忙"连载完了河南省作协主席张宇的长篇小说<蚂蚁>.细心的读者很快发现,<大河报>所刊登的<蚂蚁>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的长篇小说<蚂蚁>相比,篇幅要小得多.知情人透露,连载"缩水"的原因是一个叫夏泊的业余作者把张宇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13.
董立勃先生的长篇小说<白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有人称之为"西部经典".据我看来,<白豆>还缺乏应有的大气,不一定能走进文学经典的行列,但同时也不能不承认,它的确有"片面的深刻"之处.  相似文献   

14.
被遗忘的书     
<德国古典短篇小说选> 歌德、席勒等著,刘德中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2月版, 印13000册.定价1.20元. 我十六七岁时,正值"文革"前期,很爱读书,但书太难找了,结果是碰到什么书读什么书.书来得偶然,当然读得也毫无计划.现在想来,凡是那时碰到的书,都可说与我有点"缘分".<德国古典短篇小说选>就是其中的一本.书中的10篇作品,均作于19世纪,有6篇我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5.
在采访朱伟之前,记者走访了北京39个书报亭,做了一个小型市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购买<三联生活周刊>的读者绝大多数是30岁以下的女性,与同类杂志<中国新闻周刊>、<瞭望东方周刊>等相比,<三联生活周刊>的定价最高,但销售却是最好的.带着这些调查结果,记者开始了与朱伟的交谈.  相似文献   

16.
新书推荐     
《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张立宪人民文学出版社定价:25元本书是一部80年代微观个人史,由十二章记忆碎片构成——关于麻将、校园、打架、毛片、评书、电影、足球、买碟和电脑。《狂人刘文典》  相似文献   

17.
1.<准记者培训教程> <南方周末>有什么秘密武器?一群资深编辑和记者向暨南大学的准记者们露了几招.读这本书,我和这些学生一起学.在<南方周末>做编辑的朋友蔡军剑,把他们南方报系的前任领导范以锦组织的"暨大准记者训练营"中采编精英的演讲内容编成了这本书.  相似文献   

18.
据说,美国<读者文摘>的院子里,有一块石头.石头上刻着三行字,这就是杂志社里人所共知的"编辑三问": 它可以被引述吗? 它实用吗? 它有恒久的趣味吗? 第一次见到这则材料,说老实话,我几乎没有一点感觉.我觉得它问得淡而无味,缺少我所喜欢的机智和锐利.然而,没有想到的是,每当读到<读者文摘>,脑子里总会出现这块石头.  相似文献   

19.
章子圣 《出版参考》2004,(18):17-17
本刊讯从2004年第七期开始,全国第一家期刊集团--家庭期刊集团出品的核心刊<家庭>杂志将实行全新的稿酬制度:每月(上、下半月版)由读者评出"最佳纪实稿"共两篇,每篇含税稿酬达2.25万元(税后稿酬折合为2万元)!<家庭>杂志每期用稿,每篇最长不超过7000字,根据此比例,<家庭>杂志单篇文章的稿酬最高可达3000元/千字;如果是一篇3页的文章被评为"最佳纪实稿",稿酬则达4000元/千字,再创中国单篇稿酬新高!此外,作者一年内三次在<家庭>上刊登"最佳纪实稿",<家庭>将重奖轿车一辆!  相似文献   

20.
梦圆兰台     
在我"呀呀"学语的时候,读过几年私塾的祖父就用奉承话和胡椒饼哄着我跟他读<三字经>、<增广贤文>,还要背诵:"云对雨,雪对风,……"虽然不懂其中的含义,但也觉得很好玩.慢慢地,读书就上了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