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乒乓世界》2014,(10):38-39
在广州参加集训的王皓心情很轻松,他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自己备战,而是帮助吴敬平指导给同组的许昕和樊振东备战。王皓也有点忙,两个师弟都获得了亚运会单打参赛资格,两个人都让他有沟通和“传教”的冲动——许昕是和他一样的直板打法,让王皓有很多技战术想法想和许昕沟通;樊振东则有着和他10年前相似的冲劲儿,让王皓有很多经验教训想告诉他。两个师弟,王皓都不想看他们走弯路。  相似文献   

2.
与樊振东约定的拍照时间,刚好是球队的午休。12点半,樊振东准点下楼与我们集合。“你们到得好准时。”可能是见到《乒乓世界》一票人已经站在那等他,樊振东显得有点不好意思。得知拍照的地点放在天坛,樊振东换上一脸兴奋。“我从来没去过天坛!”至于需要步行一站地过去,樊振东也毫不介意,“好呀,可以边走边聊天。”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13,(8):156-156
樊振东经过直通选拔和巴黎世乒赛的历练,已逐渐成为世界乒坛最耀眼的新星。强劲的冲击力和稳定的临场发挥,帮他赢得了更多登上国际舞台的机会,其世界排名也飞速攀升。中国公开赛成功闯入8强后,樊振东再次上升24位,职业生涯首次跻身前10名。  相似文献   

4.
在刚刚结束的巴黎世乒赛中,年仅16岁的年轻小将樊振东让人眼前一亮。虽然他在1116比赛中以0比4不敌张继科,但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单打,樊振东在场上一直敢打敢拼,给对手制造了不少麻烦。这期,我们就为大家带来几组精彩的技战术,欣赏一下中国乒乓球队后起之秀的风采。  相似文献   

5.
樊新文是一九五六年八月生,身高1.73米,体重65公斤,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入队。入队前是学校篮球队员,篮球打得很好,较灵活协调,弹跳爆发力较好,频率快。具备一定的短跑素质。入队前没有经过短跑训练,跑的技术较差,基本上不会跑。一九七二年六月第一次参加100米比赛是12″8,经过一个月的集训达到11″5。八月来队集训,十月份参加七二年南京比赛,成绩又有提高;100米是11″3,200米是23″4,400米是52″8。说明他的速度潜力较大。入队后,经过一九七三年冬训,由于坚持了大运动量训练,狠抓了基本技术,重视了身体全面训练,素质与专项成绩都有较快的提高。100米达到10″8,200米22″4,400米50″9(附表一、二)。小樊的训练主要抓了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封面故事     
《乒乓世界》2014,(10):32-33
2009年全运会前,樊振东第一次见到王皓真人,当时他进八一队刚一年,担当起给全运会主力队员当陪练的任务。由于队伍第二天就要出征全运会,王皓话也不多,上来就练,搞得樊振东挺紧张,捡球都跑步前进。  相似文献   

7.
田径耐力项目包括中长距离 跑、超长距离跑(马拉松)及竞走等。由于这些项目对人体的要求极高,因此较易发生运动创伤。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耐力项目运动员的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一般均无明显的外伤史,主要是由于下肢局部负担量过重而逐渐造成的。这种运动创伤不仅在刚参加集训的运动员中发生,就是在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中也屡见不鲜。刚参加集训的运动员由于生长发育赶不上运动的需要,加上忽视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运动量安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对樊振东比赛进行分析,目的是提高樊振东的比赛成绩,为他以后的比赛提供帮助.研究显示:在发球阶段樊振东以正手逆旋转和顺旋转发球为主,落点为对方的正手位和中路位短球位置;在发抢段中,樊振东发球有力抢攻意识、正反手拉球、正反手反拉和反手台内拧球是主要战术;在相持阶段,樊振东出球质量很高,左手选手不同回球的轨迹和落点造成樊振东在相持中远台反手位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14,(6):90-91
樊振东的这板进攻是在强强对抗中完成的。在面对郝帅强有力的进攻时,他没有惊慌失措。而且以快治快、以落点还落点,通过正手的反拉封堵得分。图中,郝帅发球到樊振东的正手短位置,樊振东接发球以拧拉抢先上手,回球到郝帅的中间位,郝帅快速移动,侧身抢攻到了樊振东的正手大角度,樊振东碎步调整。反拉了一板郝帅的正手直线球。  相似文献   

10.
女子少年运动员邹娃,出生于一九五六年一月,身高1.63米,体重52公斤,一九七一年十月进队。进队前是广东南海县盐步公社平地小学附中学生,未经过业余训练,是学校体育活动积极分子。由于准备参加一九七一年广东省中学生集训赛,赛前在县城集训一月,当时邹娃并不是跳远运动员,而是学跳高,后因身体条件所限(当时只有1.59米),成绩只有1.32米。后来试改跳远,经两周的跳远训练,在参加省中学生集训赛中成绩达到4.88米,当时邹娃的速度和跑的自然动作差,跳远的基本技术不合理,但她有一个特点:比赛时意志比较顽强,敢冲、敢拼,身体比较健康,踏跳比较狠。  相似文献   

11.
本期名将赏析为大家带来几组利用“穿直线”的落点战术在比赛中强势得分的实例。一条简单的直线,在高水平运动员的手中能够非常灵活地运用出来,发挥其最大的威胁,而且也能把线路的观赏性充分展现出来,让比赛更具味道和活力。 及时捕捉对手的移动方向 樊振东在发球时抓住了马龙站位太近的机会,发了一个半出台球顶住了对方的位置。马龙感觉到了自己没有调整好位置,所以在接发球时也采取了相应的变化去制约樊振东,他在击球瞬间并没有过多加力,而是通过控制先保证回球上台,随后又通过调节板形,晃了一板樊振东的正手位。尽管回球偏高,但这板接发球还是让樊振东产生了错误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及分析法,对5名参加以400m跑为主项的短期集训运动员的训练过程进行分析,探讨短期内提高运动成绩的有效途径,结果证明,长距快速跨步跳是短期内提高400m跑运动成绩,特别是后半程运动成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尤其在田径运动员中发病率较高,往往因此影响运动员成绩的提高,特别是在赛前发生影响更大。以我校79级体育班唐××为例(曾获省五届运动会10000米第一名、5000米第二名),在参加四届全运会集训期间,由于训练方法、手段不当等原因,造成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继发化脓性骨膜炎未能参加全运会(原因之一)。四年后在省运动会上,他不仅没有获得名次,连当年的最好成绩也跑不出来,造成他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胫骨疲劳性骨膜炎。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14,(8):82-83
晃挑是马龙在实战中经常使用的接发球技术,其特点就是突然、巧妙、攻击力强,但同为国家队的队友,大家对马龙很熟悉,所以对他的晃挑也经常有所防范。本组图中,马龙在正手位晃挑樊振东的正手大角度,樊振东迅速移位上步反拉,马龙快速后撤紧跟着又完成了一板高质量的快带,整个回合如电光火石般的强强碰撞,令人叫绝。  相似文献   

15.
超级网吧     
国奥开始“第四飞” 9月16日,中国国奥队再次在北京集结,进行第四次飞行集训。本次集训的时间将从16日到24日,是亚运会前集结时间最长的一次集训,也是国奥队真正意义上备战亚运会的一次集训。主教练沈祥福强调,本次集训所有的球员都参加,而参加亚运会的18人名单将在最后出发前夕才揭晓。  相似文献   

16.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全运会男团决赛中樊振东与王励勤比赛的两组技战术解析。樊振东在这场比赛中贯彻了凶狠的战术思想,出手都带有很强的搏杀意图,体现了自身打法的“霸道不讲理”。在这两组战术中,樊振东部采用了反手快撕直线到王励勤正手的战术。众所周知,正手是王励勤的主要得分手段。但樊振东在比赛中敢于变线,是非常有胆量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敢于拼杀的优秀素质。  相似文献   

17.
打完休斯敦世乒赛和WTT世界杯两项大赛后回国隔离的第一天,樊振东吃上了“满汉全席”。“确实隔离餐不是满汉全席,我只能这样告诉自己。”开着玩笑的他还继续揭自己的底,“打了两个比赛,体重上来了一点,隔离餐正合适。现在戴口罩也成了我的福音,看不见脸,只能看见我面对目标极其坚定的眼神。”其实在封闭训练期间,樊振东体重一点没长,赛期面对过度的消耗,他才储备得比之前多了一些,不过这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樊振东对自己的临时储备还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14,(8):85-87
郝帅接发球时把球摆到了樊振东正手偏中间的位置,樊振东准备采用反手拧拉进攻,但出手瞬间没有像以往那样直接把球拧出去。他先是通过步法调节找到了合适的击球点,随后如图7,他继续下压重心,调整身体的击球方向,为后面的晃动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9.
2012年2月,樊振东进入国家二队,同年10月,他在全国锦标赛中战胜王励勤,年底又在世青赛中获得男团、男单和混双冠军。2013年元旦,在男队进行的“直通巴黎”第一阶段18人大循环中,樊振东仅次于许昕,排名第二。年仅16岁的国家队新兵樊振东光芒初露。  相似文献   

20.
阎密 《乒乓世界》2013,(9):66-67
7月17日,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乒乓球比赛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举行,共有来自亚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84名运动员参加了本次比赛。中国队派出樊振东、梁靖崽、刘高阳、朱朝晖的两男两女组合。除了16岁的樊振东,其余三名队员均是1996年出生。实力强大的中国队没给他国运动员任何可乘之机,四名队员分别获得了男女单打的冠亚军,大包大揽地凯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