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饱和度即缺氢指数,常用Ω表示.了解有机分子的不饱和度,可以快捷有效地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同时利用不饱和度和有机物的分子式可确定有机物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2.
谈克钰 《甘肃教育》2008,(10):50-51
不饱和度又叫缺氢指数,是有机物分子不饱和程度的量化指标,用希腊字母Ω表示。通过不饱和度,可以在仅知道其中碳原子数的前提下迅速地求出氢原子数,从而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更可在仅知道某有机物分子式的情况下,先求不饱和度,从而推断其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3.
不饱和度又叫缺氢指数,是有机物分子不饱和程度的量化指标,用希腊字母Ω表示。通过不饱和度,可以在仅知道其中碳原子数的前提下迅速地求出氢原子数,从而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更可在仅知道某有机物分子式的情况下,先求不饱和度,从而推断其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4.
安徽师大化学系陈其瑞认为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既普遍、又复杂。如分子式为C_4H_7Cl的有机物,其同分异构体就多达12个(不包括立体异构体)。因此,这对刚刚接触有机化学的高中生来说,在求解有机习题时,难免顾此失彼,造成遗漏。 吸收国外的一些经验,在中学教育实习时,我们启发学生在知道了有机物的分子式之后,先算一下其不饱和度(US),并加以分析、综合。这样做,对减少遗漏,效果明显。 不饱和度是反映有机物分子内不饱和程度的量化指标。它可由下列公式求出:  相似文献   

5.
<正>一、推测物质可能的结构根据分子式计算有机物的不饱和度,若Ω=0,说明分子是饱和链状结构;若Ω=1,说明分子中有一个双键或一个环;若Ω=2,说明分子中有两个双键或者一个三键,或者一个双键和一个环;若Ω≥4,分子中很有可能含有苯环。例1芳香化合物E的分子式是C_8H_8Cl_2,E的苯环上的一氯代取物只有一  相似文献   

6.
1.运用不饱和度突破【例 1】  (上海化学卷 )某芳香族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6O2 ,它的分子 (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 )中不可能有A .两个羟基   B .一个醛基C .两个醛基D .一个羧基精析 :分子式为C8H6O2 的有机物的不饱和度为2× 8 2 - 62 =6 ,因为该分子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一定含有苯环 ) ,而一个苯环的不饱和度为 4 ,因此 ,该分子中除苯环以外的“残基”(包含 2个碳原子和 2个氧原子 )部分的不饱和度应为 2 .又因为分子中不再含有其他环 ,因此 ,“残基”中 2个不饱和度和 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可能以下列几种方式来实现 :( 1) 2个C…  相似文献   

7.
不饱和度是高中有机化学的重要概念。在计算分子式、推断有机物结构以及推断官能团个数的题型中,运用不饱和度可为学生提供一种有别于常规方法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8.
不饱和度,又称缺氢指数(Ω),是指将相当的烃分子式CnHm跟同碳数的开链烷烃的分子式CnH2n+2相比较,每减少2个氢原子成为一个不饱和度(相当的烃是将有机物分子中,除C、H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进行处理而形成的烃,即将卤素原子换作H;将S、O‘视而不见’;将N、P换作CH,但所形成的双键也算一个不饱和度)。  相似文献   

9.
不饱和度(Ω)又名缺氢指数,是反映有机物分子不饱和程度的量化指标.在推导有机物的分子式,确定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推断、确立分子中各种结构单元等方面如恰当运用,能使问题大为简化.  相似文献   

10.
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 ,引入“不饱和度”这一新概念 ,可以给我们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和分子式带来很大的方便 .怎样理解和运用“不饱和度”呢 ?下面分 2种情况来介绍 .1 利用“不饱和度”确定烃的结构和分子式开链烷烃的分子式通式是CnH2n 2 (n≥1) ,分子中每减少 2个碳氢键 ,必然同时增加1个碳碳键 ,它可能是形成了重键 (双键或三键 ) ,也可能连接成环状烃 ,都称为增加了 1个不饱和度 (又称缺氢指数 ,常用希腊字母Ω表示 ) .也就是说 ,跟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相比较 ,烃分子中每减少 2个H原子就是 1个不饱和度 ,则每个双键为 1个不饱和度 ,…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要点和判断分子空间构型的规则;计算出价层电子对数;得到电子对的几何排布,从而判断出分子的几何构型。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一种由分子的邻接矩阵计算其距离矩阵的计算方法 ,同时给出了上述计算方法的FORTRAN程序  相似文献   

13.
设计组建了一个微型风力发电取暖系统,推出永磁同步发电机感生电动势E与叶片转速v关系式:E—Cv,并通过实验验证.利用该系统测试泉州师院风能大小,提出选择C值大于1.39的发电机,可利用泉州常年风力3~4级来达到日常供能供暖使用要求,同时推导出测量风速公式:Vwind=2πR×E/C×D,该公式可用于制作风速测量计,并获得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4.
Seven participants received conditional discrimination training that established the 12 conditional relations A1B1, A2B2, A3B3, A1C1, A2C2, A3C3, D1E1, D2E2, D3E3, D1F1, D2F2, and D3F3. The A stimuli were pictures of faces portraying emotional expressions; the others were arbitrary forms. Correct responses resulted in presentations of class-specific reinforcers, Sr1, Sr2, and Sr3. After training, tests confirmed the formation of ABC and DEF equivalence classes. Further tests then documented the merger of the classes and the emergence of SrB, SrC, SrE, and SrF relations, showing that the class-specific reinforcers were equivalence class members. Finally, participants did Semantic Differential ratings that tested whether the emotional valence of the A stimuli transferred to the arbitrary forms, B and E. The results show that participants’ evaluations of the B and E stimuli were similar to evaluations of the A stimuli made by participants of a control group. This finding is considered as a demonstration that class-specific outcomes can mediate class merger phenomena and the transfer of functions through members of merged classes.  相似文献   

15.
Minimal procedures for the demonstration of transitive inference (TI) in animals have involved the training of four simultaneous discriminations: for example, A+B?, B+C?, C+D?, and D+E?, followed by the demonstration of a preference for B over D on test trials. In Experiment 1, we found that TI in pigeons can be found with successive training involving A+B?, B+C?, A+C?, C+D?, D+E?, C+E?, and A+E?. In Experiment 2, we found that demonstration of TI did not require inclusion of experience with the nonadjacent stimulus pairs (A+C?, C+E?, A+E?). Experiment 3 provided a test of value transfer theory (VTT; Fersen, Wynne, Delius, & Staddon, 1991). When pigeons were trained with stimulus pairs that did not permit the transitive ordering of stimuli, but did permit the differential transfer of value (e.g., A+B?, C?E+, C+D?, & A+E?), preference for B over D was still found. Analyse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direct experiences with reinforced and nonreinforced responding and stimulus preferences on test trials failed to support a reinforcement-history account of TI.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导出共轭分子 l 重简并()分子轨道 AO 系数与 l-1阶导图分子片对应的本征多项式间的关联公式,并用于求得()分子轨道。  相似文献   

17.
从三个方面评述了徐桦在分子动力学(简称MD)模拟方面所做的工作。一、移植了Anastasion和Fineham编著的大型MD程序到IBM4341和4361机上,对MD在国内推广起了促进和推动作用。二、模拟了熔盐及其互易系的性质,为一些困难实验现象和微观细节提供了合理解释。三、模拟了五个著名的压力非晶态系统。提供了实验上不能提供的微观细节,解释了某些重要实验事实。提出了不少新观点,为材料科学研究的进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19.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发动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办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大学生三下乡要努力在六个方面发挥作用:一、调研农村工作;二、宣传党的政策;三、服务生产发展;四、监督民主管理;五、调解矛盾纠纷;六、传播乡风文明,并在此过程中锻炼成长。  相似文献   

20.
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三下乡"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是发动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办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大学生三下乡要努力在六个方面发挥作用:一、调研农村工作;二、宣传党的政策;三、服务生产发展;四、监督民主管理;五、调解矛盾纠纷;六、传播乡风文明,并在此过程中锻炼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