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改进一例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是教材中的一个难点 ,特别是温度的控制。我改用酒精灯 ,在上方罩上防风罩 (自制 )。经过几次试验摸索出一条成功的经验。1 实验用品 :酒精灯 ,防风罩 (自制 ) ,木炭 ,氧化铜 ,硬质试管 ,研钵铁架台 ,万能夹 ,石灰水。2 操作步骤 :木炭粉 1 g放入研钵中研细。取 0 5 g木炭粉与 5 g氧化铜混和均匀后放置于试管中 ,并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低温烘烤试管以后 ,带上防风罩使酒精灯的温度逐渐升高。加热 3~ 5min将酒精灯熄灭 ,待试管冷却 ,还原物倒出即为金属铜小改进一例$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初三(2)班(…  相似文献   

2.
氧化铜与碳或氢等作用还原成铜的反应,有人认为是吸热反应,而实际上是放热反应。例如氧化铜与木炭在高温时能剧烈反应,产生燃烧现象,即可证明氧化铜还原成铜是为放热反应。这个反应的实验作法如下: 称取氧化铜粉3克,木炭粉1克,放入研钵中,充分研磨混和均匀。木炭粉是用泡木炭(如杉木炭)充分研磨得非常细制成。将研磨好的氧化铜与木炭混和物粉末装入试管中,按初中化学课本109页图3-4装置。试管口稍向下斜,防止冷凝水回流。装置安装好后,即用酒精喷灯加热,当混  相似文献   

3.
(一)用硝酸铜制氧化铜: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少量(约一粒米大)的硝酸铜晶体,滴入几滴水,加热并旋转试管,使管壁内形成一层均匀的氧化铜薄层,加热使管内的二氧化氮和水分除尽后,加入干燥的木炭粉。按课本上的装置进行加热,几分钟后,试管壁上就有一层紫红色(或亮红色)的物质形成。澄清石灰水也变浑浊,(试管事先洗刷很干净的话,可形成铜镜),为了证明紫红色物质是铜,待试管内物质冷却后,倒去剩余的木炭粉,用水冲洗木炭粉,再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加热之,管壁上的紫红色物  相似文献   

4.
1“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按初三化学课本第91页[图7-9]的要求进行,如果时间和温度掌握不好,往往还原出来的铜粉混于炭粉内,现象可能不够明显。我们的做法是不把黑色氧化铜粉末与木炭粉末混合在一起,而是先把试管内壁用水润湿,然后将黑色氧化铜少许倒入试管,旋转试管,使黑色氧化铜粉末均匀地敷在试管内壁上,然后将此试管在酒精灯上烘干备用。演示实验时,将木炭粉装入敷有黑色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再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可加铁网罩以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盛药品的部位加热,…  相似文献   

5.
(一)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所用的反应管,可用硬质玻管,两头都用橡皮塞代替。(二)教材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不便控制二氧化碳的产生量,我们打算改用启普发生器或如图所示的装置。(三)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用酒精喷灯加热,反应很快,2-3分钟后即可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实验时应注意,①实验中木炭用量一般相当于氧化铜重量的1/5-1/4,远远超过理论所需量;②反应前,需将氧化铜与木炭粉混和均匀,药品颗粒都要很细,  相似文献   

6.
初中化学“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若按课本或教参所述的方法操作,很难从黑色混和物中辨认出被还原出的红色的铜,现象很不明显。为了提高实验效果,我经过几年的探索、改进,终于找到一个实验现象较为明显的办法,下面就介绍改进实验的具体操作和装置。取一束红色的细铜丝,放在酒精灯焰中加热至全部变成黑色(用以代替黑色的氧化铜粉末),然后埋入研细的木炭粉中,置于试管底部,让部分覆有黑色氧化铜的铜丝露出炭粉,再用酒精喷灯加热,如下图:  相似文献   

7.
现行初中化学全一册中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是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一个难点。演示的成功率低,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反应速度慢,所需时间长;现象不明显。为了克服上面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该实验作了如下改进:1 实验操作步骤和装置11 制取氧化铜:取适量碱式碳酸铜于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至完全分解(课前准备,约需3~5分钟)。图112 将新制的氧化铜粉末与木炭粉(或活性炭粉)按11∶1的比例混合并充分研磨均匀装入试管中并按图1装置好。13 用酒精灯加热到试管内的混合物出现红热现象时,立即停止加…  相似文献   

8.
把"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作为一个研究性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效果理想. 1 问题的提出 学生按照改进方法如①把木炭改为活性炭;②活性炭与氧化铜配比:活性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在1:(7~13)的范围内;③把研细混匀的活性炭和氧化铜平铺在试管底部,加热实验,现象不明显.一次无意中用乙醇把混合物调成糊状后加热,1min出现现象,继续加热至2min,试管内壁出现铜镜,试管内黑色混合物变为红色.  相似文献   

9.
初中化学课本中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因现象不明显,成功率不高而成为一难点。笔者经过反复实验,经改进装置、方法后实验效果明显,成功率达95%以上。现介绍如下:1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2操作步骤及现象a.将烘烤后的木炭和氧化铜以质量比为1:9或1:10的比例置于研钵中研细、混匀。b.将混匀的混合物装入球形小试管中,约为球形体积的2/3,并在距离药品2~3cm处塞上一团玻璃毛,右手持试管夹,加热(约1min)至混合物开始出现放热反应即混合物开始出现红热现象时,立即移开试管,左手将备好的大试管罩在球形…  相似文献   

10.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影响因素比较多。氧化铜熔点为1026℃,铜熔点为1083℃,酒精灯温度可达到600℃。如果用酒精喷灯加热时,实验比较容易成功,但是改换成酒精灯做实验,结果总是不太理想。我们通过无数次实验后,找出了该实验的最佳反应条件。一、实验内容1郾实验用品璃纤维、石灰水、试管15×150mm、酒精灯、防风罩。2郾实验步骤先称量一定量的木炭,放入研钵中研细(一定要充分研细);再称量一定量的氧化铜,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一起放入研钵中研细;然后取混合物的一部分装入试管中,压实,在上面放一团玻璃纤维压实;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塞上…  相似文献   

11.
对中学化学教材中木炭还原氧化铜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以酒精灯的氧化焰处加热变黑的铜丝或铜片来代替氧化铜粉 ,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结果表明 :实验时间短 ,易于操作 ,成功率高 ,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2.
向庆华  李慈 《化学教学》1999,(12):12-12
初中化学中关于木炭和氧化钢的实验,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已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但在反应中需较高温度和较长的加热时间,常使一些学生认为这是一个吸热反应.甚至有些资料上也认为这是一个吸热反应.笔者将它设计成一个类似铝热剂的反应,姑且叫做“铜热剂”吧,不仅可获得足够的金属铜,而且也从实验上证明了这是一个放热反应,还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如下:①实验装置:同“铝热剂”②将木炭研细(越细越好);烘干;也可用活性炭粉代替.氧化铜烘干,与木炭粉按质量比10:2混合均匀,装入用两…  相似文献   

13.
<正> 初中化学课本第五章第四节《碳的化学性质》中实验5—4是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按课本的做法得到粉末往往是暗红色,而且生成红色粉末量少,里面往往混有没反应完的黑色固体,学生直观效果不好。 我的做法是事先在试管内壁用毛笔抹上薄薄一层浆糊,然后再将事先研好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均  相似文献   

14.
碳还原氧化铜是难度较大的演示实验,常常因实验时间长、现象不明显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为了取得好的实验效果,现介绍几种操作简便、反应速度快、现象明显的实验方法。[方法一] 1.药品:细铜丝、木炭粉。2.操作方法:把细铜丝在细玻璃管(或其他类似圆管)上绕成螺旋状后压扁平(或几根细铜丝缠绕在一起),在酒精灯焰上烧至其表面生成黑色氧化铜,按  相似文献   

15.
初三化学课本要求用木炭还原氧化铜,按课本操作,现象不够明显。我仍按课本介绍的装置,仅作两点改进:一是用活性炭代替木炭,二是活性炭与氧化铜以1:10质量比混和,并在研钵内研细拌匀后再装入试管。实践表白,用活性炭还原氧化铜的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三化学课本中,木炭吸附实验的做法是,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再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轻轻振荡。然而在该实验实际演示操作中,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我们对其做了如下的改进:1.实验装置如图示2.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任娟  杨东清 《化学教与学》2013,(4):85-85,97,F0004
将纳米氧化铜与木炭混合,用研钵研磨后,装入试管,酒精灯加热片刻,即可使氧化铜还原成铜。用此办法对课本实验加以改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对初中化学中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在木炭粉存在下生成氧化铜 ,使其吸附在木炭粉上 ,二者充分接触。当配比合适时 ,用酒精灯加热即可引发剧烈反应 ,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各地化学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不少有关碳的开放性试题,现从中选取数例加以评析. 例1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作了改进:在用少量水润湿的木炭上均匀洒少许氧化铜粉末.接着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一会儿后,木炭表面附着红色的同体.试写出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至少写出四个).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存在的不足,在总结文献资料相关方法的基础上,探究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最佳反应条件.使用自制的高活性木炭粉,以酒精灯为热源,在传统的固固加热装置中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比较实验,使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明显,成功率高,有良好的课堂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