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琴家》     
《中学生英语》2014,(12):10-11
《钢琴家》是于2002年上映的,由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罗纳德·哈伍德改编、艾德里安·布洛迪主演的一部历史剧情片。  相似文献   

2.
雾都孤儿     
“这次我们为大家带来的《雾都孤儿》是由大师级导演罗曼·波兰斯基(《钢琴师》、《苔丝》等)执导的最新版本。电影讲述的是孤儿奥利弗从济贫院到伦敦的坎坷经历。他身世可怜,常常被人欺负,到了伦敦后又被骗加入扒手团伙,还差点丧命。然而奥利弗最让人感动的地方是他的善良,无论别人怎样对他,他都以善心相待。最终善良战胜了邪恶,奥利弗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  相似文献   

3.
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凭借《钢琴师》获得了最佳导演奖。波兰斯基20多年前,曾与一位13岁少女发生了性关系。后来,他逃离了美国,定居巴黎。  相似文献   

4.
苟寒梅 《山东教育科研》2014,(9):I0008-I0008
时至今日,《雾都孤儿》已经问世一百多年,早已成为享誉世界的名著,成为深受各国读者喜爱的经典作品。可以说《雾都孤儿》已经成为了世界历史长河中的典藏。这本书曾无数次的被改编成电视、电影以及舞台剧。2005年,国际知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也把这本书拍成了电影搬上了荧幕。  相似文献   

5.
辜鸿铭的名字曾经很响亮过的,至少他的怪癖,使他成为在本世纪一二十年代,京师轰动,举国侧目的一位人物。他用英文写成的《中国人的精神》一书,对于西方世界,也是产生过强烈反响的。罗曼·罗兰说他"在西方是很为有名的",勃兰兑斯说他是"现代中国最重要的作家",可见对他的评价之高。  相似文献   

6.
无论何时何地,当你听到轻灵跳跃的钢琴音符,总是能够动人心弦。古有《礼记·乐记》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力量,是在2002年罗曼·波兰斯基指导的传记类电影《钢琴家》。作为钢琴与战争的纪实电影,电影《钢琴家》一开头,从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修长的手指下流出来的肖邦《升C小调夜曲》就让人在战争来临前慌乱不安的街头感受到一缕平静;在德国军官废弃的房间里,斯皮曼弹奏了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德国纳粹军官在一旁认真聆听,在残酷荒诞的战争中,是音乐为彼此创造一个没有硝烟的空间,是音乐为他赢得了又一个生存契机。在被战争摧残的破落不堪的房间里,瘦削的钢琴家在饥饿与恐惧中,慢慢地敲响琴键,先是缓慢而低沉,而后越来越快,像泣不成声,又仿佛在控诉,急迫地想要吐出一颗心,夹杂了他的悲伤、愤怒和咆哮……这可能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7.
天堂草原     
每年都会有无数个节日被大家庆祝,比如国庆;也会有无数个节日被大家忽视,好比世界动物日.我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才知道这个节日的,现在每年的这个日子,我都陪着我的羊儿过. 小时候,最喜欢黏着身为羊倌的姥爷,让他带我去放羊.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缝隙射入屋子,我就背着心爱的挎包,带着水壶和干粮跟随姥爷一起出发.  相似文献   

8.
尖锋时刻3     
《X战警》的导演——"商业导演优等生"布莱特·拉特纳终于回归老本行。在好莱坞每况愈下的成龙大哥阔别六年后重出江湖,携手"狮子大开口,片酬吓死人"的饶舌黑哥们儿克里斯·塔克继续办案。"光明大将军"真田广之的怪味演出与奥斯卡最佳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友情客串,更为这部动作喜剧平添几分"不着调"的诙谐。  相似文献   

9.
<正>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散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而教师对于学生而言就如同"阳光",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虽然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但其中又孕育着伟大。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得从教经历来说说几个小故事:  相似文献   

10.
我的理想     
<正>人人都有理想。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理想是指路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工程师。以前,我经常看见身为工程师的爸爸每天工作到很晚。爸爸在我的卧室里工作,所以,睡觉时我经常爬起来看他工作的身影。他是智能锁研发工程师,也就是设计指纹锁  相似文献   

11.
1 费马的生平简介费马是 17世纪法国业余数学家 .费马一生从未受过专门的数学教育 ,而且认真注意数学还是在他 30岁之后 ,但他将全部业余时间用于数学的研究工作上 .在直至逝世的 34年里 ,他的精神世界始终被数学牢牢地统治着 .在数学的四大分支———解析几何、微积分、概率论、数论 ,费马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在17世纪的法国没有那一位数学家可以与之匹敌 .皮埃尔·德 ·费马 (PierredeFermat 16 0 1.8.2 0 -16 6 5.1.12 )出生于法国南部图卢兹 (Toulouse)附近的波蒙·德 ·罗曼 (BeaumontdeLomagne) .他的父亲多米尼克 ·罗曼是一家…  相似文献   

12.
一 对于历史学家而言,考察马基雅维利著作的诠释史需要非同寻常的谦卑和谨慎.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对马基雅维利的理解正在日益提高.的确,在研究中,有得也有失;某些方面凸现出来,另外一些方面则暗淡下去.对近距离观察过马基雅维利的佛罗伦萨人而言,他的生平和著作也呈现出两种面相.反梅迪奇家族的共和派学者乔瓦尼·巴蒂斯塔·布西尼(Giovanni Battista Busini)在谈起16世纪中叶时写道,马基雅维利"是一位杰出的自由热爱者",但他却写了《君主论》来教导洛伦佐·梅迪奇公爵如何攫夺普通公民的财富,剥夺他们的自由;后来,他又从梅迪奇家族的首领教皇克雷芒七世那里接受津贴,撰写他的《佛罗伦萨史》.  相似文献   

13.
课本剧,究其字面意义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课本",即课本剧的内容源于教材,是学生对于教材内容从书面文本转化为自我理解的一种体现;同时其内容也可以高于教材,是对于教材内容的一种拓展和延伸。二是"剧",剧之所以被称为剧是因为它不仅包含了台词的表达,更具有肢体活动、舞台、道具等要素。正如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曾说过:"孩子们的心里总是演着很多小小的戏剧。"每一位孩子都是天生的演  相似文献   

14.
《钢琴师》和《辛德勒的名单》都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反映二战德国纳粹屠杀波兰犹太人的暴行,分别获得66、75届奥斯卡七项大奖。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与史帝芬·斯皮尔伯格是两位杰出的电影大师,其影像风格和叙事策略独具艺术个性。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今天的呼唤世界和平的现实语境中,从叙事视角和新历史主义角度,透视两部同类题材影片隐含的不同意识形态和政治话语,以此,反思历史,开掘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狄更斯的作品往往结合自己贫困而艰苦的经历,加之对英国社会矛盾的深刻观察.他的小说<雾都孤儿>被波兰籍犹太导演波兰斯基改编成电影之后,获得了批评界和大众的广泛赞誉.作为故事人物之一的犹太人费金在电影中形象的再塑造体现了在多元文化盛行的世界文化语境下,对于种族歧视的反击和对各民族文化平等的社会思潮的认同,也体现了在后殖民主义时代下,对帝国主义话语霸权的抨击.  相似文献   

16.
正直的白人律师阿蒂克斯·芬奇接到自己所生活小镇的一起“黑人强奸白人”的案子,阿蒂克斯·芬奇律师知道黑人汤姆是被白人尤厄尔一家诬告,他选择在彼时冒着对自身安全有威胁的环境下勇敢地站出来为黑人汤姆辩护;黑人汤姆在意识到自己失语的现状和被定义的身份时,同意了律师阿蒂克斯·芬奇为其争取话语权的行为.在这个事件中从当事人尤厄尔的女儿自身反映出白人女性在被白人男性世界包围时,同样是被定义的群体而没有可以代表自身的任何话语权.而黑人身份又更在白.人女性之下,因此话语权对于黑人群体来说根本就是子虚乌有,黑人到底是不可以自己表达和争取自已的话语能力,就连辩护律师也是白人,即使他是一个正直的,有良知的白人律师.  相似文献   

17.
对于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我们都是普遍认同的,我们都知道要关注个体差异,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但是普遍认同并不代表普遍有行动、普遍有策略。鉴于此,我认为身为教师的我们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更重要的还要将口号付诸于行动,考虑怎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个问题。为此,在设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节课的导入时,我认真思索了学生的认知基础:从知识的逻辑基础而言,基于学生刚学过“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很有可能会运用知识迁移的方式,从个位人手思考“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而从知识的现实基础而言。  相似文献   

18.
从戴维·洛奇小说<小世界>的副标题"学者罗曼司"切入,探究其外借罗曼司之壳、实反"罗曼司"的独特叙事方式.书中的"圣杯",已丧失了原有的神圣与纯洁;书中的主人公女骑士,表现出的是虚伪和功利:小说的结尾也与罗曼司圆满的结尾相悖,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局.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若干教育理念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权威主义:创新教育的障碍权威主义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之一是形成了具有强烈权威主义色彩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对教师而言,因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居地位优势以及自身拥有的知识优势而常常被异化为权威的象征,为此,身为“干部”的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被要求必须不苟言笑,时时保持威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他应是知识的宝库,犹如一部百科全书,无论学生提出任何问题,都能给出正确答案。对学生而言,教师是真理的化身,他的说教永远正确。对于教师的教诲学生只能言听计从,而不可提出异议。任何对教师的不从,都是对权威…  相似文献   

20.
在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看来,语言学与诗学不是截然分离的两个部分。他认为,诗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及组成部分。诗学是在语言信息这个总的背景和在诗这个具体背景下,对诗歌语言功能的研究。同时,语言学是研究诗学的一个重要工具。他认为语言学与诗学应该结合,也必须要结合,因此他提出了“语言学诗学观”。本文主要阐述了雅各布森的“语言学诗学观”,并且把他提出的“等价”原则运用于中国古代近体诗歌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