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伏尔泰利用哲理小说这种文体,通过文学符号的权力,影射、讽刺现实并阐明深刻的哲理,巧妙地进行语言编码和解码,培养公众的批判精神,引导公众意识到现实危机的存在,以此来发挥启蒙思想家的启蒙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18世纪欧洲社会转型、激变时期,被恩格斯誉为“伟大人物”的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文学家,于波澜壮阔的启蒙运动热潮的冲击下,为推毁封建旧堡垒,开拓时代新天地,处心积虑,绞尽脑汁,创制了一种新颖别致、独具风采的文学形式——哲理小说。这种极富战斗力的哲理小说,在哲理形象的描  相似文献   

3.
伏尔泰(1694——1778)原名弗朗索瓦·阿鲁埃,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在启蒙运动中享有很高声望。他的一生,是在反对封建制度政权和教会反动势力中渡过的。伏尔泰知识渊博,著作丰富(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在他的整个文学创作中,最有价值的还是他的哲理小说。这些小说之所以保持了艺术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根据启蒙思想内容的需要,找到了适合的艺术形式。它们一般都是以滑稽的笔调,通过半神话式的或传奇式的故事,影射讽刺现实,阐明某种哲理。 《查第格》(1747)、《老实人》(1759)和《天真汉》(1767)是其哲理小说方面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4.
晚清文学启蒙导致了文学的现实化、政治化,而文学的现实化与政治化是实现启蒙目标的必要途径,在梁启超的理论倡导与影响下,晚清文学扩大了题材范围、加强了政治倾向性、突出了反帝反封建的主题,在内容上呈现出明显的现实化、政治化特色,这也可视为梁氏文学启蒙思想的一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诗词意境深远,内涵深刻,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是小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很多教师虽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教学方法往往比较简单,学生难以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应倡导吟诵,品味语言美,把握情感美,感受意境美,理解哲理美等。要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诗词意境深远,内涵深刻,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是小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很多教师虽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教学方法往往比较简单,学生难以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应倡导吟诵,品味语言美,把握情感美,感受意境美,理解哲理美等.要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启蒙理性在近现代启蒙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反思当下的社会生活具有积极的作用。对康德、霍克海默等人对于启蒙的界定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启蒙理性由于自身的内在逻辑以及人们的运用不当,不可避免地带有双重作用,因此,合理地分析启蒙理性的双重作用及其边界问题对于我们当下把握启蒙的内在价值,进而实现启蒙的现实价值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历来多数文学史家在评价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的第一部哲理小说,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时,常把评价的砝码压在“哲理性”上,忽略了它的“小说性”。他们认为全书没有完整贯串的故事情节、具体细微的情节描写、深雕细刻的人物形象。即便书中有若干画面也是为了表达作者的议论、深刻的哲理,只是逻辑思维的例证、插图,而不是小说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9.
博尔赫斯的创作带有浓厚的想象色彩,独特的生活境遇使博尔赫斯的想象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现实的超越,从而使他的创作进入了充分自由的状态。想象对于博尔赫斯的意义是:我想象,我存在。博尔赫斯的想象是富有哲理和创造性,他的想象既有对现实的哲理认识,又有超常性、超前性和超越自我性。  相似文献   

10.
胡风的文艺思想通过其在现实的实践斗争中形成了启蒙现实主义理论体系。胡风继承了鲁迅的文学"为人生"的"五四"启蒙精神,将启蒙思想纳入到他的"主观战斗精神"、"大众化"等理论体系中,并通过文学的"实感"使启蒙思想通过文学的方式得以实现。总体说来,通过文学实现五四启蒙精神,并建构起启蒙现实主义的理论是胡风传承鲁迅精神的实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11.
《康迪德》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作家伏尔泰的一部哲理小说。纯真的青年康迪德原本相信“最好的世界都处于最佳状态”。但当他度过坎坷艰辛的大半生之后才意识到:我们必须在自己的田园里耕种,才能创造真正的幸福快乐。  相似文献   

12.
以哲理思辨入诗是苏轼诗歌颇具个性的艺术特征.苏诗的哲理思辨涉及宇宙自然,更主要表现于对社会人生的体验,其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迫切的现实需要.一方面是对人生困境的体验,一方面是对这种困境的超越,使苏诗的哲理思辨上升到更高的境界.诗的哲理趋归显示了苏诗意蕴深化的艺术倾向.从史诗发展的流程来看,苏诗的哲理思辨突破唐诗情景交融的艺术范式,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拓展了诗歌的表现天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通过从康德到福柯对启蒙的连续性解读,展现启蒙的现代性维度--一种批判的态度,“五四”文化启蒙正是西方文化启蒙与中国启蒙传统相融合的产物,表征着“五四”精神。但现代中国的启蒙由于救亡 图存的现实社会需要又表现出自身的缺憾。而启蒙的现代性不仅为我们理性地认识“五四”,更为我国超越“五四”提供了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4.
哲学意义上的"启蒙",首先意谓现实的人立足于"社会学意义上的形态学时间"之中,不断实现主体思想的理性化,进而在形而上价值理性的提携下,实践性和创造性地重构属人的现实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价值向导,能够与中国传统思想和现实社会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内在的逻辑应然性,其中首要的一点在于我们对于文化启蒙范型的普遍性诉求。  相似文献   

15.
茅盾前期的启蒙文学观不但具有浓厚的社会意义和现实针对性,而且富含系统性的建构趋向和深刻的内涵,在中国现代启蒙主义文学思想的发生发展中表现出十分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是一种“实践型的启蒙文学观”。强烈的启蒙意识使茅盾文学观的启蒙负载与启蒙内涵极度膨胀,并潜在地影响了他的文艺观与创作。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文学的启蒙困境主要表现在创作主体心态的压抑、绝望与文本中"开放性"结尾的缺失两方面.陷入困境的原因有三:五四以来现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性格缺陷;政治权力对启蒙理想追求的过分介入;救亡情境中,知识分子的启蒙追求难以彻底.结合当下现实,启蒙仍在走出如此困境的路途中.  相似文献   

17.
法国当代作家图尔尼埃小说的突出特点是深刻的哲理寓意性。他的第一部小说《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在主人公鲁滨孙的精神探索过程中深刻阐释了返回自然的哲理寓意。这一哲理寓意不仅仅是个人的,更是人类精神探索的必然结果,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到了警示人们改造现实创造更高程度文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孙中举  王旭杰 《文教资料》2011,(34):131-133
公众参与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有重大意义,目前公众参与仍存在许多现实困境,公众参与的缺失和低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公共政策科学性和合法性的重要障碍。本文对我国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设状况,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体考查,并根据中国现实探析如何改善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们,在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中,大呼猛进,鸣锣开道,勇敢地扫荡一切封建的、天主教会的思想意识。与此同时,他们用小说展示他们的社会理想,孟德斯鸠在《波斯人信札》中描绘了一个“人人平等”的穴居人的社会,歌德在《浮士德》中创造了一块乐土。伏尔泰在哲理小说《老实人》中,写了一个“尽善尽美”的黄金国,展现了启蒙思想家所憧憬的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20.
鲁迅在《故乡》中揭示了个“我”的生存困境 :处于困境中的个体容易怀旧 ,但过去的完美世界只能是幻想 ,现实世界是荒诞的 ,置身于其中的个人是孤独的 ;个体存在的意义在于自我选择 ,而自我选择也只是一种“绝望的抗战”。哲理的丰富性与深刻性使《故乡》成为了一个哲理的漩涡 ;哲理漩涡产生的张力保证了小说结构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