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诱发了一种折的社会形式——网络社会。齐美尔说过,当人们之间的交往达到足够的频度与密度,以致人们相互影响并组成群体与社会单位时,社会便产生和存在了。网络社会显然符合这一定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与传统社会对照的角度,在传统社会分层标准以及分层的基础上,揭示了新的社会条件下,网络社会分层的标准即网络资源量和网络素养,以此为标准对网络社会进行分层,并探讨了网络社会与传统社会分层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3.
网络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慎独”意味着人独处时,在没有任何外在的监督和控制下,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在传统社会的道德范式以服从为主,而网络社会的道德范式,只有上升至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才具有自律性,才能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学术理论上对道德的定义有两种,一是调整人们以及个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二是实现人的全面自我完善和手段。伦理道德的产生与形成,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共同的约束,而网络的诞生,在现实社会之外又缔造了一个完全没有地域限制的虚拟社会。我们既不能为…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人们不仅迈入新的媒介时代,更接触到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这也是目前颇受学界重视的学术话题.本文在描述了网络文化的定义和特点后,认为对网络文化的研究不能忽视社会文化的影响,然后重点分析了网络文化产生的社会动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和繁荣网络文化的三个措施:弘扬社会主流文化、对网络文化采取包容冷静的态度、架构网络与现实之间的沟通桥梁.  相似文献   

5.
从“围观模型”看交流困境——微博社会网络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看微博,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将微博中人与人的关系量化,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得出直观模型——微博“围观模型”。该模型体现了微博整体网的基本特点:名人间交流频繁,形成小圈子;普通人置于圈外“围观”,与名人交流的愿望实质上无法实现;普通人与普通人之间的有效交流也很有限。“围观模型”这一概念虽用来描述这一虚拟网络的特征,却也折射出现实社会中的社会网络关系特点,体现了人们交流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变迁和技术变迁的双重逻辑下,中国社会已然呈现出网络社会的特征.网络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而网络社群则是网络社会中人们新的结群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在当下的多元社会中,网络社群在社会治理的多元体系中日益成为其中的一元主体.提出并重构网络社群概念,能激发我们“社会学的想象力”,了解并洞察我们身处的历史和社会生活;而且,重视网络社群的崛起及其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对建立民主和科学的社会治理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景珣 《新闻世界》2010,(12):137-138
新兴网络交往方式——社会型网络社区的出现,在对网络人际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的同时,通过实名制等方式,促进了网络虚拟人际交往和现实人际交往的融合。并利用网络社区的多样化形式,深刻影响了人们的人际交往。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型网络社区背景下人际传播的新特点,以及存在的一些缺陷等,并对社会型网络社区的发展趋势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王晓荔 《今传媒》2016,(10):56-57
随着网络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流行语逐渐走下网络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日常谈话中所使用的语言。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应该成为我们科学研究的素材,从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可以分析出当前人们的社会心理。本文旨在通过对2015十大网络流行语的归类和分析,探究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并探究当前社会背景下网络流行语反映出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9.
论虚拟网络社会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飞速增长,虚拟网络社会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虚拟网络社会开拓了政治发展的新渠道和新空间,推进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另一方面,虚拟网络社会也给我国的政治稳定、政府治理、意识形态、政治文化以及国家安全等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在特定范围内给我们的政治秩序带来冲击和挑战.本文研究和探讨虚拟网络社会对于我国政治发展产生的正面推动作用及其伴随而来的负面影响,并针对“虚拟网络社会”所产生的负面政治影响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论是什么?虽然近年来网络舆论作为一种独立的舆论形态,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人们对网络舆论的认识却还不够深入和理性,有的人对其抱有极高的期望,有的人则视其为草芥。这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网络异化与编辑主体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网络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网络的开放性、低门槛、多元、双向和“去中心”设计,使得网络人具有了无限自由的活动空间,给人们的生活平添了诸多自由、平等和民主的色彩.然而,任何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权力的异化,正是这种无限的自由和约束机制的缺失,导致了当今网络的异化和网民行为的非理性发展.要消除这种异化现象和非理性行为,就必须强化网络编辑主体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倡导和培育网络传媒的社会主流意识.  相似文献   

12.
从社区到社会网络——一种互联网研究视野与方法的拓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BBS等虚拟社区的影响有所减弱,而由SNS、即时通信、博客等应用构建的新兴社区的影响正在上升,这些新的应用也促进了人们的社会网络的形成与拓展。借鉴社会学的社会网络理论来研究这些新的应用及其影响,是十分必要的。人们从传统虚拟社区向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网络的迁移,体现了网络使用者从社会归属需求向社会资本需求的升级,而印象管理、自我表达、情绪调节、社会交往、社会分享、社会参与等其他层面需求则与社会资本需求相辅相成。互联网上的社会网络对于个体的影响,目前主要在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是一对一的互动对个体的态度、行为的影响(这些影响可以从社会心理学的一些传统理论中得到解释),而这种一对一的影响还可能通过社会网络来传递,从而形成一种社会性影响;另一方面是社会网络的结构对个体所施加的影响,例如,社会网络中的权力关系的影响、社会网络中的派系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3.
在图书情报领域,不同的知识单元(如文献、作者、机构、期刊、学科、主题词和关键词等因各式各样的关联而形成了复杂的知识网络.传统的知识网络构建过程中往往仅依赖知识单元之间的单一关系,因而形成了多个独立的单关系网络,然而真实的知识单元之间往往是多种关系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为解决复杂的知识网络构建这一问题,本文以科研人员这一知识单元为例,提出基于多关系融合的异构社会网络构建方法.将社会网络的构建与社会网络三大核心理论之一的社会资本理论相结合,依据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来进行关联测度和融合,生成异构社会网络.针对科研组织的实证研究揭示出异构社会网络能够更好地融合研究人员之间与科研兴趣有关的多种关联,为更精确的社区划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苏婉 《东南传播》2016,(7):94-96
新媒体的崛起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许多传统的理论和模式都被学者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新的探讨,福柯笔下的"规训与惩罚"理论一直以来都是学者热烈探讨的话题。本文旨在对网络社会背景下关于"规训与惩罚"所作的学术探究进行简要梳理,以明确在网络社会对"规训与惩罚"所作探讨的偏向与不足。  相似文献   

15.
张颖 《新闻爱好者》2010,(1):101-102
近几年,网络世界的“繁荣”给社会带来重大影响。其中,网络舆论的快速发展最值得我们关注。在网络上揭露的种种重大事件、“瞒报”丑闻使地方政府部门开始意识到“纸是包不住火的”。社会现实不再只是单方面丰富网络舆论的内容.反过来.网络舆论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阵势在网络构筑的公共话语平台上发出自己强有力的声音,并化身为一种可以看得见的力量改变着现实社会。网络舆论与社会现实发生了频繁而具有现实意义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社会个体建立的社会关系相互勾连,形成了一张无形的、无处不在的社会网络。我们所有的信息、观念、行为、规范、文化等等都受此影响、相互作用而产生复杂的意义。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路径。在媒介融合和日益个人化的时代,社会个体通过传播活动不断建构和使用传播网络,并借此搭建自己的社会网络关系,从而使自己融入社会系统中。文章着重分析了社会传播中的一些具体现象,以此来说明以传播为基础的社会网络的关系流动与价值变迁。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网络调查作为一种新兴的调查方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种调查方法因为有了网络载体与传统纸质调查有了很大的不同,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本文通过对网络调查概况的描述、与传统社会调查的区别以及对其优势弊端的分析,对未来网络调查的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和扩展无疑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而其中网络社群的兴起和发展甚而已经构成一场正在发生的社会变迁①。因此,如何认识和评估这一变迁以及怎样去应对网络社群本身给传统社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于网络具有自由性、互动性、及时性、开放性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性,人们希望网络可以打破政府的权力和知识垄断,打破经济势力对网络的控制,从而把人们带入一个拥有广泛政治参与的更加公平和公正的社会之中。然而,与传统媒体一样,网络的发展受到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控制,它的发展并不是自由和随意的。“网络民主”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MarkSlouka)在1995年提出的。他认为“网络民主”可以理解为以网络为媒介的民主,或者是在民主中渗入网络的成分。网络所具有的自由开放等民主社会形成的重要条件,使人们对网络的发展寄托了乌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来研究微博媒体,通过构建微博社会网络与现实社会网络的融合模型,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基于模型的微博社会网络对现实社会网络在社会网络联结、结构洞、社会资本积累、社会网络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虚拟社会网络与现实社会网络的融合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