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蓉 《新闻前哨》2006,(7):36-36
经济新闻是关于人们如何进行经济选择和经济决策的报道,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记感到难写,读感到难看、难懂。一些经济新闻报道成了“新闻语言+经济术语+数字+图表”的“公式化”报道,从经济政策到实施手段再到落实结果。这种报道方式,只见政策不见人、只见事件不见人,忽略了经济新闻中最活跃的因素一人。以人的视角关注经济,关心与读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和事,应该成为贯穿经济新闻报道定位和写作的主线。  相似文献   

2.
经济报道让“人”唱主角是相对于长期以来经济报道的见物不见人倾向而言的。传统经济报道重点关注经济活动的对象——物,因而只见机器不见人,这种没有血肉、没有喜怒哀乐的经济报道是注定没有生命力的。强调经济报道要“见人”,旨在让报  相似文献   

3.
经济报道的一个通病是可读性差,可读性差的一个原因是“目中无人”。所谓“目中无人”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我们办报的人没有弄明白经济报道应该写给谁看,另一层是说经济报道很少写到具体的人,“见物不见人”、“见数不见人”,甚至“只见精神不见人”。先说第一层:经济报道写给谁看。  相似文献   

4.
周艳铭 《大观周刊》2013,(5):187-187
“提问、交流、互动”已成为新课程课堂的主流,但在日常教学中,课堂实践中,互动内容的贫乏、形式的单薄严重影响了互动的质量,往往是只见 “提问”、不见“思维”;只见“交流”,不见“引领”;以致造成了只见“互动”却不见“数学”的尴尬局面。本文数学课堂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现在不少经济报道还没有实现从“生产型”报道方式到“市场型”报道方式的转变,它们游离经济“内核”,见现象不见本质,削弱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正面引导力。其深层次原因在于这些报道缺乏经济理论知识的有力支撑。世界经济竞争的加剧,国内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落实“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的要求,使新形势下的经济报道面临严峻挑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经济报道提供了进入经济“内核”的新机遇。记者、编辑应增强时代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提高经济报道水平。为此,要结合经济报道实践学好经济理论,打好经济理论知识功底,这是经济报道由经济“外围”进入经济“内核”、提高质量、增强引导力的关键前提。  相似文献   

6.
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战略定位,地方党报的经济报道必须体现“新常态”的要求,原来经济报道的模式、内容、文本呈现方式、话语体系等应该在此背景下做出改进、调整. 立足全局,做好经济报道的顶层设计 经济“新常态”是基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情况作出的经济发展的战略判断,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特点.这是地方党报“新常态”报道的主要参考依据. 1.用全局的立场来看待“新常态”.报道本地的经济转型发展是地方党报经济报道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地方党报应以当地经济发展的新政策、新方向、新理念为解读“新常态”的案例,帮助公众更新经济发展观念、立体把握“新常态”特点.  相似文献   

7.
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低碳绿色新型能源基地以及“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已成为山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基于此,有关“三个发展”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便成为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从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来看,选准报道重心,把握特点,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报道适应需要、取得突破、更见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抓住了新闻工作的本质,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加显示了其特殊的价值。以人为本。就要更加注重人的思想感情诉求,更加注重人的基本权利实现,更加注重民生和社会事业报道。概括起来讲,就是“围绕人、关心人、造福人”。围绕人,就是以人为出发点。围绕人的需求去组织采编工作。报道要直面人,直指人心,不能只见工作、只见数字不见人,不能官话、套话、自说自话。  相似文献   

9.
刘咏梅 《声屏世界》2011,(10):25-25
同以往所讲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改动了一个词.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媒体经济报道记者要厘清这两个经济名词的区别。按照国内外公认的解释.经济增长指的是GDP或人均GDP的增加,强调的是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发展的方法、路径。经济发展不仅仅指量的增加。更注重质的提高,是质和量的统一,包括经济增长、结构改善、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的改善等等。  相似文献   

10.
一、经济报道“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是造成经济报道枯燥、呆板、肤浅,乏味,收视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增强电视经济新闻的可视性,首先要更新经济新闻观念。长期以来,我们把经济工作当成经济新  相似文献   

11.
(一)把握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心态,把经济报道写出“人情味”来。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因此,把握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心态并把它客观地反映出来,无疑是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的一个切入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经济报道往往“见物不见人,见人不见心”的误区,实现经济报道由“物化”向“人化”的转变。 (二)把握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把经济报道写出深度来。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最革命的要素,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而这里面劳动者又是生产力的首要的能  相似文献   

12.
郭福燕 《大观周刊》2012,(51):424-425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水平的发展,医师对先进医疗设备和各种化验结果的依赖性逐渐增强,致使医疗设备隔阂了医患之间的关系.制约了医患之间在思想和感情上的交流。在医疗过程中医师只重疾病不见病人,只看到自然的人,看不到人的社会性和人的思想和感情.就出现了只见医疗设备不见人,只见化验结果不见人的“高技术一低情感”医疗现象,因此,加强医务人员的道德修养重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薛颖旦 《传媒观察》2007,(12):27-2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文化报道正在并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新闻报道尤其是文化报道关注文化进步,以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已任,责无旁贷。但是,近年来部分报纸的文化报道呈现出“只见娱乐不见文化”的趋势。内容上,八卦新闻,小道消息满版飞;形式上,语言夸张煽情,图片的使用追求刺激性,缺乏健康文明的报道和深入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据3月22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吉林省桦甸市八道河子镇政府在通往该镇的入口处兴建的“文明生态小康示范村”,集体供暖、自来水入户,物业、门卫、娱乐、文化设施等一应俱全。结果“只见新房子,不见新农村”,成了农民住不起的“小康示范村”。而在此之前一些地方媒体已经从正面对这个“示范村”进行了报道,前来参观、取经的单位、个人络绎不绝,地方政府脸上有光,地方传媒报道有彩。可见一些传媒在从事新农村建设宣传报道中,多唯书、多唯上,少唯实,这种业已显现出来的倾向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为地方政府“形象”造势(1)为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5.
一目了然     
以科学发展观审视新农村建设,规避报道误区误区之一:建设新农村就是“克隆”城市,把城乡一体化等同于城乡一样化。绝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片面地理解成“修马路、建楼房”,应认识到它包含了对农村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自然生态的尊重。误区之二: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的事”。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的投入起先导、主导作用,但最终还要靠农民自己来建设。因而,在报道时千万不能“只见干部,不见群众”、“只提财政投入,不言百姓参与”、“当作一任领导的政绩,不作百姓的共享成果”。误区之三:取消农业税,万事大吉,一了百了。有关专家曾提…  相似文献   

16.
经济报道:专业与通俗融合才完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好经济报道是新时期党报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既是对全党工作的总要求,也是党报经济宣传的着力点。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应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经济宣传,拓宽报道视野,挖掘报道亮点,改进报道方式,努力开创经济报道的新局面。本期《前沿关注》专栏讨论“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选发5篇文章,分别探讨了怎样看待经济报道的专业化与通俗化、重视“三农”报道、如何以舆论监督促进经济发展等问题。搞好搞活经济报道是一个大题目。几篇文章不可能涉及所有方面。我们将这个问题提出来,希望大家共同来研究,以更好地推动实践。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经济报道尽管有了较大改观,但一些稿件的可听性仍然比较差。那么,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才能使经济报道吸引人,有较强的可听性呢?此文简略论之,以抛砖引玉。着眼于人有些经济报道之所以枯燥乏味,常常是由于文中“没人”。一写经济,就是数字、术语、产量、效益等各种经济现象,而忘记了创造财富的人,正所谓“只见物,不见人”。有篇  相似文献   

18.
杨菁 《视听界》2009,(6):105-105
一,“国计”与“民生”经济发展、经济政策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经济报道理所当然应该从“国计”、“民生”入手,跳出拿经济事件本身说事的常规写法,找到经济事件背后的政策因素,分析经济走向,增加经济报道的厚度与知识含量。百姓看经济报道,多是为了找到经济事件与自己相关联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种种原因使得部分媒体中的部分经济报道“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因为它们理念陈旧、写法老套、语言苍白,一味堆砌材料、概念、数据,唯独不见千姿百态的“人的影子”,不会“讲故事”,可读性差强人意,不受读者待见。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三农”报道作为经济报道的一部分,近年来受到各新闻单位领导和记者的普遍重视。但在这方面有些报道见物不见人,没有注重写人、写人的活动、人的思想和人的精神,致使报道缺乏吸引人、打动人的“动情点”,因而播出后没有收到应有的社会效果。我在实践中体会到;“三农”报道一定要见物又见人,抓到它的动情点,这样才能使报道收到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