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控诉的手臂     
徐斌 《新闻实践》2007,(5):F0003-F0003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大师毕加索的一幅传世名画——《格尔尼卡》。此画描绘的是1937年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军轰炸时的惨烈景象。  相似文献   

2.
1987年3月30日,日本安田保险公司以3990万美元的高价,购买了梵高的一幅油画《向日葵》,用以庆祝公司创业一百周年。当时,这条新闻震动了全世界 1989年,毕加索的油画《我,毕加索》,超过了梵高那幅画的价格,以4790万美元卖出,世界闻之又为之一震。1990年5月,又是一位日本商人齐藤了英以8250万美元购买了梵高的《加塞医生的肖像》,创下了  相似文献   

3.
《出版参考》2004,(20):38
"毕加索是西班牙人,我也是;毕加索是天才,我也是;毕加索举世闻名,我也是."--达利 从来没有一位艺术家像毕加索那样对后世造成了普遍的影响.他创作范围、艺术风格超乎寻常的宽广、多变,以至于近百年来西方重要的艺术流派,几乎没有一个不是肇始于他,或被他吸收而善加利用.许多重量级的艺术家,因为他而改变了观察世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毕加索是西班牙人,我也是;毕加索是天才,我也是;毕加索举世闻名,我也是。” ——达利  相似文献   

5.
飞花拾零     
毕加索与和平鸽 1940年8月,希特勒法西斯攻占了巴黎,毕加索的邻居米什老人的孙子招引所饲鸽子时被打死,鸽子也被掐死.毕为抚慰米什老人,悲痛地挥笔画了一只鸽子。后来他把鸽子献给了巴黎世界和平大会。这样,鸽子便成了和平的象征。 1950年11月,为纪念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毕加索欣然挥笔画了一只昂首展翅的鸽子。当时,著名智利诗人把它叫做“和平鸽”。从此,“和平鸽”  相似文献   

6.
有一次,赫鲁晓夫去参观一个抽象派画展,看着看着,他大骂起来“:这叫什么画,一头驴子用它的尾巴可以画得比这更好。”他把负责画展的恩斯特叫来臭训一顿。不料,恩斯特也不是盏省油的灯,当面顶撞说“:你不是艺术批评家,也不懂美学,你对美术作品一窍不通。”赫鲁晓夫自然不理会这个,反而说出一番令人大开眼界的真心话来:“当我是一名矿工时,我不懂;当我是党的一名低级官员时,我不懂;当我在往上爬的各级阶梯上时,我不懂。但今天我是总理,是党的领袖,因此,我现在当然懂得,不是吗?”赫鲁晓夫评画  相似文献   

7.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05,(12):72-72
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土特产”唱主角;《画妆:中国戏曲主题艺术大展》:画中戏;桑贝作品展:抚慰那些复杂而疲惫的灵魂;《异度空间》:张国荣的告别与纪念;毕加索版画展:变幻多样的现实派。  相似文献   

8.
线条,是最简单的审美符号,也是绘画艺术最基本的原素,勾勒着多彩的世界,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情感。西方画坛泰斗毕加索曾对中国画赞誉有加:“中国画真是神奇。齐白石先生画水中的鱼,没有一点颜色,用一根线画水,却使人看到了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真是了不起的奇迹!有些画看上去一无所有,其实却包含着一切。”本文从绘画中线条的源起、线条美的表现及线条在绘画中所体现审美意味几个角度,展示线条艺术的魅力和线条美的最高形式——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7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同志来我馆参观《高怀云岭—范曾八秩之庆艺文展》。刘奇葆同志首先祝贺范曾先生八十岁生日,祝他健康长寿,艺术之树常青。刘奇葆同志依次参观了三个展厅,仔细观看范曾先生历年创作的书画精品,不时驻足,与范曾先生聊诗、书、画,相互交流。参观过程中,刘奇葆同志称赞这个展览办得很好,并回顾概括了范曾先生的艺术创作之道和取得的艺术成就,通过诗、书、画、文反映了范曾先生文化艺术精神世界、艺术的创造力和感染力,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杨牧之 《出版参考》2009,(10):49-50
要去巴塞罗那,真是十分高兴。 我一下子就想到毕加索。后来知道他并不是出生在巴塞罗那,而是出生在西班牙的马拉加,但他是在巴塞罗那真正开始接受美术教育的,在巴塞罗那获取第一个美术作品奖励的。后来,毕加索虽然移居巴黎,一住六十几年,半个多世纪,被法国人引以为骄傲,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画家毕加索同志(他一度是法国共产党的一员),毕生只结过一次婚。不过进出他卧室的女人们,让我来数一数:费尔南德、埃娃、欧嘉、玛丽、多拉、弗朗索瓦丝、杰奎琳,得举起双手才能清点完。这还只是毕加索从19岁闯荡巴黎至1973年乘鹤仙去,70余年间伴侣的名单,不包括那些意外的、短暂的艳遇。7个女人,70年,平均每个女人10年,  相似文献   

12.
杰拉尔德·拜比的数字化图像作品包含了古典摄影师和艺术家的痕迹。他还对毕加索的超现实主义和立体主义进行研究,发现作品总是至少显现物体的两个面,让物体展现一种令人不安的美丽。拜比采用了扁平的透视画法让模特儿的金色长发飘动起来,扰乱人们对她面部的注意,画中的女郎是侧面像呢还是其他的什么?孩幅面充分体现7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风格《囤.、___这幅图像的结果是什么2是男人的脸而非耳朵一被移动了(图到。__、.___。__恐惧的眼睛在放大镜中显示出来;一源自的色调使人感到神秘的气氛{图s\_--。虽然用手遮住…  相似文献   

13.
毕加索是本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首创的解构主义绘画震撼了世界,促进了西方艺术由传 统向现代的进程。他还是一 位热爱和平的反法西斯战 士。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 类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 以鸽子作为世界和平的象 征,其“版权”也属于这位 非凡的画家。而对于我来 说,毕加索给我印象最深的 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这双 永远瞪得溜圆、盯视目标的  相似文献   

14.
一、发现绘画巨匠毕加索有一句经典的话:"我不创作,我发现!"发现,即经过研究、探索等,观察到或找到没有被觉察、认识到的事物或规律。即在客观存在中寻求发现出物质存在而又暂不为人们所认识的东西。摄影作为文化艺术的存在之一,与其他艺术存在有着  相似文献   

15.
黄莹 《兰台内外》2010,(1):10-11
2009年6月中旬,毕加索后人长达数十年的遗产争夺再掀波澜。58岁的孙女玛丽娜在巴黎法庭上为她自杀的兄弟帕布力托的身份进行辩护。玛丽娜称,帕布力托是毕加索的孙子,而毕加索最后一任妻子、“邪恶继母”杰奎琳一直不让他见祖父,间接害死了他。  相似文献   

16.
聘请木匠当教授1929年9月,徐悲鸿受聘担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一天,应几位朋友相邀,去参观在京举办的一个中国画展览。宽敞的大厅里,一幅幅装裱精致的画令人眼花缭乱。徐悲鸿看了一会儿,感到很不痛快。因为不少作丽者墨守成规、闭门造车,致使画面陈旧,使观者兴味索然。忽然,挂在角落里的一幅小画引起了他浓烈的兴趣:画面上画了几对虾子,只见他们  相似文献   

17.
艺术在牛津     
牛津是一座集图书、语言和词典于一体的城市,是一个概念和抽象的世界.一开始我就想,在这个充斥着卷舌音的地方,图像只是一种比喻意义,像柏拉图的棚屋里的影子一样是次要的.当然,那里有一座阿什莫尔博物馆,是一块赏心悦目的飞地.我觉得剩下的就是建筑了,而且数量很多.后来我开始参观那些建筑:图书馆、食堂、礼拜堂.到处都有图像,半身塑像、雕像、大理石像、青铜像,还有玻璃画、木雕,仿佛每个建筑都是一座独立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穆永瑞 《新闻与写作》2006,(9):I0004-I0004
一本新出版的《庞希泉画集》放在我的画案上,这是一个多月前希泉特地送给我的,这个画册我还没来得及仔细品读,就传来了希泉去世的噩耗,真是苍天不公,让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好同事,报界失去了一位好同仁、画坛失去了一位才华出众的画家。我捧着他的画册,随着画页的翻动,他熟悉的身影又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仿佛看到他挥动画笔,在画插图、画题图、画雷锋、画王国福、画雄鹰、画牡丹、画猫咪……  相似文献   

19.
毕加索,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伟大的画家、坚强的反战者。《毕加索和他的情人们》一书中,却为读者展示了异乎以往的故事:他早年曾逛妓院,在对女人的情欲中证实自己是男子汉。1904年8月,他爱上了费尔南多·奥利弗。从此,毕加索在费尔南多身上不仅得到了性欲的满足,而且汲取了创作灵感和素材,摆脱了蓝色时期。然而,当温柔的伊娃出现在他生活之中的时候,在毕加索眼中的费尔南多显得老多了,于是,毕加索  相似文献   

20.
艺术在牛津     
《出版参考》2005,(7):44-45
牛津是一座集图书、语言和词典于一体的城市,是一个概念和抽象的世界。一开始我就想,在这个充斥着卷舌音的地方,图像只是一种比喻意义,像柏拉图的棚屋里的影子一样足次要的。当然,那里有一座阿什莫尔博物馆,是一块赏心悦目的飞地。我觉得剩下的就是建筑了,而且数量很多。后来我开始参观那些建筑:图书馆、食堂、礼拜堂。到处都有图像,半身塑像、雕像、大理石像、青铜像,还有玻璃画、木雕,仿佛每个建筑都是一座独立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