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9 毫秒
1.
采用学生学校适应教师评定量表对650名留守儿童和698名非留守儿童进行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总体水平极其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在适应良好的学生中,留守儿童显著少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积极完成学校任务、人际自表与交往信心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学习中的消极行为、学校问题行。为以及不良社交问题显著多于非留守儿童;不同性别、学段、学习成绩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差异性显著,监护的不同对学校适应影响不明显;留守儿童中,男生、初中生、学业成绩不良学生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相似文献   

2.
目前,如何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针对我校当前留守儿童普遍存在行为习惯差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问题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促使留守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使我校的留守儿童能健康成长,最终成为人格健全的社会人。  相似文献   

3.
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学校适应量表对932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总体上,农村留守家庭所属中间型和极端型比例过高,家庭“松散”和“僵硬”问题突显;(2)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水平不高,非留守儿童在学校适应及其各维度上的适应情况显著高于留守儿童,曾留守儿童在学校适应和同伴关系适应上显著高于留守儿童;(3)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具有显著正向预测效应。据此,可以通过培育家庭亲子关系、重视家庭经验习得、增强父母教育卷入等方式完善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进而促进其学校适应。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逐渐扩大,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由此所带来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寄宿制学校的教育工作不但要雕琢和塑造留守儿童美好灵魂,更应唤醒留守儿童主体觉悟与自尊,注重留守儿童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如何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主管理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张雯 《辅导员》2011,(6):53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特殊时期这一群体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我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为了全面了解我校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留守儿童教育进行了摸底、调查。  相似文献   

6.
薛鹏  龙大彬  何锋  莫胜华 《教师》2014,(27):23-23
"留守儿童"是社会对于父母外出务工后留守在家的孩子的一个新称呼,这是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湖南省桃江县武潭镇八一小学(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有700余名学生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在校留守儿童比例大,因此老师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们交流。通过交流、分析、归纳,我们发现建温馨校园、当温心老师、做温情同学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有利于学校构建留守儿童新家。  相似文献   

7.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特殊时期这一群体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我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留守儿童教育进行了摸底、调查.  相似文献   

8.
易超 《新疆教育》2013,(11):191-191
留守少年儿童问题是我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产生的一个社会问题。据调查统计,我校辖区总面积26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倨),现有人口约15000人。而每年外出务工得近5000人,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我校双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有645人,占在校儿童总数的93%以上。留守儿童因父母常年在外务工,长期缺失父母的监护和教育,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生活、学习、安全、品行教育和心理健康上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已成为农村和谐发展的一个社会问题。下面就“5+2”家校联教教育管理模式探悉我校的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我校是国家贫困县——广西忻城县的一所山区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学校生源来自人口共8万多的两个乡镇.近三年来,我校学生年平均数都在1400人以上,留守儿童年均达600人,且留守儿童人数呈逐年增多趋势.近三年来,我校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和行为、安全、辍学率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日益凸现,成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如何应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育实践工作,从学校层面上,谈谈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寄宿制学校与留守儿童密切相关,随着留守儿童队伍不断扩大,寄宿制学校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是关注的焦点。针对留守儿童的现状,探索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自尊、生活满意度、孤独感、抑郁、社交焦虑和问题行为问卷对五省2134名农村籍流动儿童、双留守儿童、单留守儿童、曾留守儿童、一般儿童进行调查,以考察留守与流动对农村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总的社会适应方面,一般儿童最好,明显优于三类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较好,明显优于双留守儿童;(2)在社会适应各指标上,与一般儿童相比,三类留守儿童的自尊低、孤独感强,双留守、曾留守儿童的抑郁高,单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高,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强、生活满意度高;与双留守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自尊高、抑郁低;(3)上述差异在女生和/或小学生中表现明显。这表明,与一般儿童相比,留守对儿童社会适应有不利影响,流动对儿童社会适应无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据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而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占的比例已超过一半,近日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由于长期远离父母,逾四成留守儿童感到孤单,三成以上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卫生问题。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特别重视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着力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成长的班  相似文献   

13.
我校在一个粤东山区的县城,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占全校比例的13%,留守儿童的教育已成为我校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有较大部分的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原因使他们出现较多的成长问题,特别是在心理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卑、悲观、疑虑、妒嫉、逆反和极端等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留守儿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寄宿制学校成为众多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集中地。本文针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普遍问题,探索农村寄宿学校留守儿童管理理念及其对策,从健全和完善管理机制、"三个优先"真情关爱、采用特殊教育等方面去关爱留守儿童,真正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批农民工进城打工,他们的子女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或由爷爷奶奶照顾,或由亲戚照顾,缺少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缺乏,这便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根据对我校留守儿童深入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人数占全校人数的40%,有的班留守儿童数量占总人数的比率达到3/5,目前我校留守儿童的人数仍呈上升趋势。“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了社会热点,成了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我国目前虽已关注这些孩子,在政策上给了这些留守儿童很多优惠,但是他们在生活、受教育状况方面还很不理想,问题多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往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大都基于静态和共时态的视角,忽略了"留守儿童"及其父母的动态生命历程。在动态生命历程视角下,不同生存境遇的"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着严重和复杂的心理适应、学习适应、文化适应及社区适应等社会适应问题。应通过构建政府、家庭、学校、社区"四维一体"的联动机制,不断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性能力。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留守儿童在学校生活中普遍存在安全防卫问题、学习成绩普遍不高、心理问题、道德品质问题等;究其原因在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在学校生活中普遍存在安全防卫问题、学习成绩普遍不高、心理问题、道德品质问题等;究其原因在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一直以来倍受外界的关注。由于受家庭环境、生活条件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农村留守儿童在身心发展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通过探讨留守儿童的相关教育问题,简要谈一谈贫困县农村小规模学校留守儿童的发展方向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据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而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占的比例已超过一半,近日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由于长期远离父母,逾四成留守儿童感到孤单,三成以上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卫生问题。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特别重视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着力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成长的班级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