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武成 《资源科学》1984,6(4):80-89
羊草草原是草原植被重要的群落类型之一,它在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植被中都占有一定地位。为阐明这一草原群落的变异规律,依据其群落组成,结构及其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分类颇为重要,进而为合理开发资源,利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吉林西部进行的退耕还草生态建设中采取的措施:提出了重度盐碱地上建立碱茅人工草地,中度盐碱地上建立羊草人工草地,轻度盐碱地上建立紫花苜蓿人工草地的论点,对改善生态环境和荒漠化治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土壤分形维数是否会影响草原植物生长,本文多角度地剖析了草原土壤分形维数与植物生物量的相关性。2012年在锡林浩特地区采集了88个土样,分别计算分形维数值,采用线性回归、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各粒级颗粒含量、植物生物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土壤分形维数与粗砂粒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细砂粒含量不相关,与粉粒、黏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土壤分形维数对于各粒级含量的反映程度不同,主要反映黏粒含量;②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和适应方式,将草原植物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功能群,生活型功能群中多年生丛生禾草、小半灌木、一、二年生植物的生物量与土壤分形维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5,0.674,0.238,P<0.05),说明土壤分形维数可以表征这三类功能群植物的生物量累积情况;生态类型功能群中,旱生植物、旱中生植物与分形维数并无直接相关性,而旱生植物生物量与黏粒含量呈正相关,旱中生植物生物量与粉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鉴于颗粒含量与分形维数间的关系,即其生长与土壤分形维数呈正相关,多年生根茎禾草、多年生杂类草、中旱生植物、中生植物的生物量与土壤分形维数并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青海湖地区高寒草原植物个体特征对放牧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青海湖地区围栏封育二十年的高寒草原群落个体植株作为对照,比较研究了紫花针茅、冰草、早熟禾、猪毛蒿四种优良牧草个体和异叶青兰、披针叶黄华、狼毒三种杂毒草个体在放牧压力下植株形态特征的变化,发现优良牧草个体对长期放牧的形态响应与杂毒草类不一致,优良牧草在长期放牧的条件下表现出“个体小型化现象”,但是杂毒草却是不明显,在地上生物量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个体形态变异差异造成了植株个体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的相对改变,各植物种群占有的生态位(资源空间)发生“形变”,优良牧草类多数种群生态位“收缩”,杂毒草类多数种群生态位“扩张”,草原群落中的各种群重新组织,优势种出现更替,是高寒草原群落退化演替在个体水平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巴音布鲁克高寒草甸不同群落类型的生物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量是生态系统获取能量能力的集中体现, 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分布最广的生态类型之一, 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本文以新疆天山中部的巴音布鲁克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 选取了黑花苔草(Carex melantha)、鬼见愁锦鸡儿(Caragana jubata)和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 3种典型的群落类型,开展了生物量研究。结果表明:①黑花苔草群落盖度最大, 为100%, 物种数最低, 每平方米拥有植物8种~11种。鬼见愁锦鸡儿群落盖度次之, 为86.14%, 物种组成丰富, 每平方米拥有植物12种~15种。线叶嵩草群落盖度最低, 55.7%, 每平方米拥有植物13种~16种;②各群落内部的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生物量之间无显著关系, 而群落间表现出负相关, 差异极显著;③黑花苔草群落的地下生物量最大, 线叶嵩草群落次之, 鬼见愁锦鸡儿群落最低, 分别为13 608.8g/m2、6 097.8g/m2和2 554.74g/m2;④3种群落的地下生物量呈现出“T”形分布的模式, 且集中分布在0cm~10cm的土层中;⑤3种群落的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地下生物量受相对湿度影响较大,二者也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植被群落调查方法,对位于蒙古高原东南缘的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典型草原区开展了野外综合考察。基于调查数据,结合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LUCC)数据,计算分析了不同利用强度下的草地植物物种数、群落α多样性以及群落β多样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草地植物的物种数量是随着利用强度增强而逐渐降低的;但禾本科和杂草类植物数量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趋势、菊科植物则呈现出持续下降的变化规律;豆科植物则呈现出现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规律。在生态工程区域,无论是物种总数不同科目物种数量均是最少的;②物种重要值的分布特征是:羊草、克氏针茅等建群种在背景样地中最高、随着利用强度的增加,其重要性逐渐降低,而伴生种、杂类草的重要值逐渐升高。在生态工程区,羊草的优质牧草物种重要值是最高的;③总体上,研究区草地植物群落α多样性在轻度与中度利用样方中较高,背景样方次之,重度利用样方中最低。而生态工程区,其各个指数均则介于轻度、中度利用与背景样地之间;④群落相似度指数在轻度与中度利用草地样地最高、说明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而生态工程区与背景样地相似度指数较高,说明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草地 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4亿hm2约占国土面积40%以上不同类型的草地。草地,包括大面积的天然草原与一定面积的人工种植的用于饲养牲畜的草地。 天然草原是一种地带性的植被类型,其生长发育不受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而其植物组成主要是旱生、旱中生的草本植物,有时也有一定数量的灌木植物。 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南北相距约31°,而且气候千差万别,从南到北,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与寒温带5个气候热量带;降水变化大,从东南沿海年降水量2000余mm向西逐渐减少到低于50mm;海拔高差大,从10…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在畜牧业生产中过度利用草地的生产功能,忽视其生态功能,造成草地大面积退化,草–畜关系失衡,传统草原畜牧业难以为继,亟须探索适宜于牧区特点的生态保护与草牧业发展新模式,依靠科技创新推动草牧业发展。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以下简称"内蒙古站")自建站以来,立足于我国温带草原,长期开展草原生态系统水、土、气、生等要素监测,草原生态学基础研究,以及退化草地恢复、人工草地建设和生态系统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并通过示范推广为内蒙古草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技支撑。基于长期监测、养分添加和放牧控制试验,揭示了内蒙古草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机制,主要发现:(1)不同物种和功能群之间的补偿效应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的重要机制;(2)物种和群落水平的化学计量内稳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的基础,由化学计量内稳性高的物种占优势的群落,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和稳定性;(3)混合利用方式(放牧和打草轮换)有利于多样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基于以上基础研究和长期试验示范,内蒙古草原站研发了多年生混播人工草地的草种配置及高效人工草地建植技术体系。该体系提高了多年生人工草地的生产力和稳定性,延长了人工草地的利用年限,提高了牧草品质。为了进一步探索适宜于牧区特点的生态保护与草业发展新模式,内蒙古站提出了草地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合理配置技术体系。该体系通过建设高效人工草地和基本草牧场,解决饲草的生产问题,同时通过退化草地恢复和天然草地合理利用,提升草地的生态功能。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使我国的草地生态学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使得内蒙古站成为草原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和开展国内外合作研究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9.
对毛乌素沙地荒漠草原围封样地狭叶锦鸡儿 小针茅群落地上生物量进行了 7年逐月连续观测,建立了生物量对气候响应的逐月回归模型。研究表明,光、温、水等不同的气候因子在植物生长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其中降水因子在生长季各个月份都是显著影响因子,说明水分的限制作用突出。应用逐月回归模型对三种不同气候条件下生物量的波动范围进行预测,并将逐月回归模型与传统的累积回归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表明在大多数年份逐月回归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逐月回归模型是对传统的累积回归建模方法的有益改进。  相似文献   

10.
放牧对温带典型草原含碳温室气体CO2、CH4通量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静态暗箱法于2001年~2003年对内蒙古羊草和大针茅围栏禁牧草原及其放牧草原主要含碳温贩室气体CO2、CH4通量进行了野外连续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围栏禁牧草原相比,自由放牧和轮牧均没有改变土壤与大气间原有的CO2、CH4气体通量的源汇方向,也没有改变土壤通量的季节变化形式;2001年~2003年不同统计时段羊草围栏禁牧草原土壤平均CO2通量比羊草轮牧草原高9.6%~67.7%,大针茅围栏禁牧草原也比对应自由放牧草原CO2通量高约22.7%~59.4%,而在植物非生长季,自由放牧草原(或轮牧草原)土壤呼吸同对应的围栏禁牧草原相差不大;大针茅自由放牧草原和羊草轮牧草原土壤对CH4的年平均吸收通量均低于对应的围栏禁牧草原,放牧减弱了草原土壤对CH4的氧化吸收作用,但羊草轮牧和大针茅自由放牧草原与对应围栏禁牧草地土壤CH4平均通量的差异均未达到O.05的显著性水平,研究时段的干旱气候弱化了放牧草原与围栏禁牧草原间的差异;在植物生长季,放牧促进了土壤对CH4的氧化吸收,而在非生长季的部分时段尤其是春季冻融期又加大了CH4的正排放,放牧增加了土壤CH4通量的年变幅.  相似文献   

11.
章洁 《现代情报》2010,30(9):28-30,35
互联网的异军突起打破了传统的信息服务格局,引发了它和图书馆在服务对象、服务领域、服务时间上的矛盾和竞争,也推动了它们的发展。互联网和图书馆在相互矛盾竞争的同时相互吸引、相互融合、相互补充。面对与互联网的矛盾,图书馆服务应进行必要的调整,退出一些服务领域,实行专业化分工,建立科学采购机制,及时清理书库和数据库,引入竞争机制,以实现服务的水平、高效率、高效益。  相似文献   

12.
深入分析人民利益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科技进步与人民利益的内在联系,并围绕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进步在实现人民利益方面的作用,从六个方面阐述了需要正确处理和有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法治理念是法治建设的理论向导,法治建设是在法治理念指导下的法治实践,二者呈互动之态。法治理念的发展需要法治建设进程的推进以提供思想原料,而法治建设只有在选择对法治建设历史经验客观总结、理性追求和逻辑升华而形成的法治理念时才会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考察法治建设进程与法治理念之间的关系实例参照。  相似文献   

14.
I.TheTragediesofShakespeare1.1.AnAnalysisoftherolesinShakespeare’stragediesTake“Hamlet”asexamples:Hamletisaboutanemotionallyscarredyoungmantryingtoavengethemurderofhisfather,theking.TheghostofHamlet'sfatherappearstoHamlet,tellinghimthathewasmurderedbyhisbrother,Claudius,whohasnowbecometheking.ClaudiushasalsomarriedGertrude,theoldking'swidowandHamlet'smother.Hamletisappalledbyhismother'sactionsandbywhattheghosttellshimaboutClaudius'scold-bloodedmurderofhisownbrother.Tobuytimetoplothisr…  相似文献   

15.
《软科学》2014,(10):78-81
在Grant经典评价方法基础上延展出知识整合效率的平均值和波动性维度,阐述这两个指标在不同外界环境下对于企业的不同意义。将人力资本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引入到组织资源的分析中,揭示出组织内部知识资源、关系资源、结构资源的整体值及分布特征对于组织知识整合效率均值和波动性的差异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建立信用信息正当公开制度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个人信用信息的公开,应是全面、完整的公开.在信用信息的正当公开过程中,要考虑到被授信人的正当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在介绍中美科技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美国R&D预算的编制方式与流程,反映出R&D预算在美国财政总预算中的重要性,编制方式和程序的严密性,预算监督和审核机制的完善性、有效性,以及R&D预算的科学性、与其他R&D统计数据之间的衔接性,对比说明中国确有必要建立R&D预算统计制度,增加R&D活动测度指标,丰富完善R&D统计体系,实现与国际R&D统计标准的接轨.  相似文献   

19.
20.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即使是发达国家也不例外,在我国尤为突出。企业融资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方式[1],当内源融资不能满足资金需求时,主要依靠外源融资获得资金。外源融资有股票融资、债券融资、风险投资、银行贷款等几种,在企业规模尚未达到发行股票、债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