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教学目的: 1.教幼儿初步学会用印章作画,进一步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及大胆、仔细作画的良好习惯。2.运用莲藕印章的多种形状及排列,丰富和发展幼儿的想像力,给幼儿以美的体验。教学准备: 手绢形纸每个幼儿一张,各种形状的莲藕印章,  相似文献   

2.
纸板漏印是用颜料或阻染剂在镂刻过图形的版型上进行印刷的一种技法,它是图画与手工劳动的结合,是融画、剪、印为一体的综合手工制作活动.本文拟通过如何激发兴趣、开展递进式的系列活动提高表现的技能技巧,结合多媒体突破难点,引导幼儿巧制版并一版多用,激发幼儿想象创作等策略的实践与探索,来进一步提高纸版漏印画的课堂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准备:印章两枚、印泥、骰子、方格棋盘一张。玩法:甲、乙两名幼儿各选一只不同的印章,然后猜拳,胜者先掷骰子。如果掷的是3,那么就在自己一方棋格上盖印章3次,以此类推。一方盖满格子,可到另一方格子中盖。最后以盖得多的一方为胜。建议:幼儿玩熟练后,教师可适当增加游戏内容或修改游戏规则,以保持幼儿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好玩的棒棒”是农村幼儿园组织的一次数学观摩活动,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学习1~10的点数”,方法是“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树枝、竹棍、筷子、土豆、萝卜等,让幼儿在摆弄材料的过程中边玩边学数数”。教师提供的材料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只见他们先用棒棒拼出各种图形,然后将棒棒作为连接物拼接在土豆、萝卜上;接着,幼儿充分发挥想像力,用这些材料拼出机器人、警察、飞船、火箭等各种造型。幼儿摆弄材料时,教师逐一指导,询问幼儿拼的是什么,当时是怎么想的,同时引导幼儿数一数用了几根棒棒。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5.
印画活动 印画有手指点画、手掌印画和不同材料工具的印画。在活动中,幼儿可任意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水印出各种图案。如让幼儿用手指点画出梅花、鸭子、蝌蚪、虾;为幼儿提供土豆、藕、积木、树叶等材料,幼儿可任意选取其中一种或几种材料,蘸上颜色装饰衣服、毛巾、脸盆等。这样的印画活动,有利于提高幼儿作画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材料:条形或方形的橡皮。广告色、废旧小盒、薄海绵(或棉花)。制作方法:1.印章:选择简单图形画在橡皮上,用小刀沿图形轮廓线刻去多余的部分,凸显出图形即成印章。2.印泥:将少量颜料放入小盒内,加适量水稀释,海绵剪成盒口形状放入盒内,让颜料水慢慢渗入海绵。用法:供幼儿学习印画,也可用于制作计算图卡。(吴娱)  相似文献   

7.
在绘画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进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一、改变画纸通常,大多数教师准备的画纸都是长方形的,这一传统的格式,不利于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我们从画纸入手,将画纸裁成半圆形、圆形、梯形、六边形、不规则图形等各种形状,鼓励幼儿在“新奇”的画纸上大胆创作。结果,有的幼儿把半圆形图纸设计成大窗户,所画的一切便成了窗外的美景(见图);有的把圆形图纸设计成一个游泳池,里面画上嬉水的人(见图);有的在圆形纸中间添画一个小圆,画上可口的饭…  相似文献   

8.
土豆大变身     
相信大家都已经很熟悉“土豆”和“DIY”这两个词吧,但它俩怎会连在一起说呢?看看我的文章不就一清二楚了嘛。今天,我们在课上把土豆变了身,变身成了漂亮的印章。奇怪,土豆怎能变成印章?这就是我们灵活的双手发挥的“魔力”。首先,我们要把土豆横腰切断,在断截面上轻轻划上自己心爱的图形。听上去很简单,但古语有云:“万事开头难”。这可不比画画,一旦错了没法改又得重新来,所以一定要做好这一步,后面的步骤才有可能顺利进行。关键的时刻到了,我们要把已确定的图形线条刻得深一些,再把图形旁边多余的土豆去掉(切出来),让图形凸现出来。最…  相似文献   

9.
橡皮章     
印章的用途可多啦!可直接印在衣服上,或是印在布条上,做宝宝入园时的名字标签;印在记事本上;做成漂亮的信纸。也可给宝宝当成画画工具,用它们拼成一幅幅生动的创意画。我们就用橡皮来为宝宝做一枚有个性的印章吧。  相似文献   

10.
三印章北洞山西汉王陵发掘获印章八枚,分别是“楚邸”、“楚御府印”、“楚武库印”、“彭之右尉”,“凌之左尉”、“萧之右尉”、“缯丞”、“山桑丞印”。另外南京博物院早年征集的三枚印章,系“楚宫司丞”、“虹之左尉”和“襄贲丞印”,亦属北洞山陵中之物。下面试分述之。  相似文献   

11.
目的:1.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各不相同的。2.培养幼儿探索自身的兴趣。准备:1.红色印泥若干盒;白纸、抹布若干。2.放大镜人手一面。过程:一、印指纹让幼儿用手指蘸印泥将指纹印在纸上,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二、观察指纹1.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和纸上的指纹印,说说自己的指纹是什么样的,它像什么。2.引导幼儿互相观察指纹印,说说每个人的指纹有什么不同。三、了解指纹的作用1.请幼儿说说指纹的作用。2.出示几种较为典型的指纹印,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差异,告诉  相似文献   

12.
例一、点点算算目的: 复习巩固认识5以内数量,并能取相等数。准备: 1.每个幼儿一张练习纸(纸上印有花朵、气球、小鸡等)。 2.每个幼儿一个废塑料做的印章,每两个幼儿一盒广告色做的印泥。方法:幼儿根据练习纸上所画不同图形的数量,在图形下的  相似文献   

13.
这里所说的手指画,指的是用手指按在印台或印泥上,蘸上颜色,印在纸上,用纸上留下的指印作基本形,让幼儿根据这抽象的基本形进行联想和想像,并经过适当的添画,创造出一种物体的具体的形象。例如,“小鸭嬉水”,可用大拇指肚印出小鸭身子,用小手指肚印小鸭的头,再添画眼睛、嘴,便是  相似文献   

14.
提高幼儿的图画技能,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不同方法来进行。教剪贴画与画剪贴能把图画与剪贴结合起来,丰富和变化了幼儿的图画内容,是提高幼儿画画兴趣和技能的一种好方法。用剪刀造型可以使幼儿更明确物体或人物形状的大轮廓和比例,也可培养大胆造型的能力。用剪刀造型有多、快、好的特点。譬如幼儿画汽车的车窗总用线去画,这样看上去就太单薄,而用剪刀剪的车窗看起来就比较结实,用笔画出高楼上的许多窗门比较慢;用剪刀剪出多层楼房的窗门,只要将  相似文献   

15.
吕烨 《考试周刊》2014,(29):189-189
<正>新《纲要》中多次提到,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验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正是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所在。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呢?我认为,首先应从培养幼儿的兴趣入手。陈鹤琴先生指出:"能使孩子快乐的刺激容易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乱涂、乱画、撕纸、揉泥、印章是幼儿最喜欢做的事,幼儿手中只要有一块泥或一张纸,他们就会百玩不厌。为了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应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把幼儿所撕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争画     
五十年代初期的时候,齐白石为了表达对湖南老乡亲毛泽东的友情,他用心地制作了两方印章,分阴阳文刻写了“毛泽东印”。用宣纸包好,托人送入了中南海。毛泽东收到印章之后,特别高兴,在中南海设下宴席,请郭沫若作陪,答谢齐白石。三位老朋友久别重逢,自然免不了一阵相互问候。一会儿,毛泽东又端起一杯酒,向齐自石微笑着:刚才请白老喝酒,是感谢您为我制印。这一  相似文献   

17.
会变的画     
折:请小朋友用一张白纸折一件自己最喜欢的作品。画:请你们在折好的作品上画一幅画或涂上不同的颜色。玩:画好后将你的作品打开看一看,原来的画面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还能让它变回原来的样子吗?目标培养幼儿折纸的兴趣,让幼儿学会发现、探索。提示也可以先在纸上画好一幅画,  相似文献   

18.
材料及工具:长方形的积木若干块,美工刀,强力胶,小橡皮若干块。制作方法:①在小橡皮上面画上所需制作的图形,如五角星、苹果等,然后用美工刀将图形刻下。②在图形的一面抹上少许强力胶,然后贴在长方形积木的一端,图形印章就制做成了。用途:可用来画印章画,画图案,制作数字卡  相似文献   

19.
盖章 准备:印章两枚、印泥、骰子、方格棋盘一张. 玩法:甲、乙两名幼儿各选一只不同的印章,然后猜拳,胜者先掷骰子.如果掷的是3,那么就在自己一方棋格上盖印章3次,以此类推.一方盖满格子,可到另一方格子中盖.最后以盖得多的一方为胜.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活动目的:学习3、4、5数的组成,用多种形式进行记录。准备:①塑料圆片若干(圆片的一面为红色,另一面为绿色);②珠子和穿珠子的立柱;③格子纸条:④印章(点子印章、图形印章、物品印章):⑤数组成的记录纸(3、4、5)。过程: 分组活动: 1.撒圆片:供给幼儿圆片、数组成的记录纸(3、4、5)。请幼儿取一张纪录纸,纸上的数字是几就取几个圆片握在一只手里,然后将手中的圆片轻轻撒在桌上,数数红色圆片几个、绿色圆片几个,并记录在纸上(如图●是红圆片;(?)是绿圆片)。然后再撒一次这几个圆片,若与前面的结果一样,就不作记录,若不一样就继续记录,直到把记录纸上的空格都填完。最后看着记录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