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二人台音乐是二人台的灵魂所在。针对二人台器乐发展及演奏艺术展开分析。首先介绍二人台的形成与发展;其次通过举例分析二人台器乐的演奏特色;最后总结了二人台器乐演奏的艺术感染力,目的在于促使二人台器乐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小提琴是现代管弦乐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在器乐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室内乐演奏对每位专业小提琴演奏者来说是都应具备的一种演奏能力,其对独奏,管弦乐乐队的演奏都是有益处的。小提琴独奏与室内乐演奏两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而非独立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在器乐演奏中不能以音乐感人,是许多学习器乐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音高、节奏、力度、速度等方面都比较到位,但演奏出来的作品总缺乏音乐感、音乐性。究其原因,是学生未能领会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意境乃至更高层次的内涵。在器乐教学中如果注意和调控意境与情感对器乐教学的积极作用,便有可能使学生增强对意境的情感体验。调动学习兴趣并使内在的潜能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4.
器乐演奏评价体系属于艺术范畴,过于抽象和个性化的评价体系难以促进器乐教育演奏领域的科学发展。当前器乐演奏教学模式存在诸多缺陷,利用信息技术和器乐演奏教学之间交叉融合,实现器乐演奏教学模式的数字化,将有利于器乐演奏教学模式的变革、效率的提升和音乐教育的发展。器乐演奏教学模式的数字化必将对器乐的教学、研究以及技术手段的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器乐表演中的即兴行为主要表现为器乐即兴演奏,全文从器乐即兴演奏应具备的条件、训练方法及宣传途径上进行探究,倡议、发展器乐即兴演奏。  相似文献   

6.
器乐演奏是技术性的艺术活动,演奏者在表演时需要凭记忆进行演奏,在短时间内将多年的训练成果完美的表演出来。背奏是器乐演奏常用的方式,演奏者需要具有较强的背谱能力,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器乐演奏者要想提高背奏能力,就要在遵循自身记忆习惯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训练。本文对演奏者如何背奏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演奏者在器乐学习和演奏中如何进一步提高背奏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技术性与艺术性两方面就器乐演奏中空间感的内涵、特征及其功能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指出演奏者体验和把握这种感觉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就演奏者在日常训练和实际演奏中如何培养和运用空间思维提出了几点探索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更注重精神艺术上的销售。在器乐演奏方面,艺术效果十分之关键,与器乐演奏时的表演技能息息相关。器乐的演奏,不仅需要优美的音乐效果,更需要有良好的表演效果,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而,在进行器乐演奏时,演奏者需要注重音乐效果的同时,也要注重表演效果,才能达到演奏的优美、动听,为听众演绎一种丰富多彩的艺术表演。本文主要就长笛演奏的表演技巧进行阐述,以推动长笛演奏中,演奏者表演技巧的提升,促进器乐演奏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器乐艺术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多是指人与自然相互体认、相互依赖的内在关系,这是中国传统音乐民族性的体现,也是分析中国器乐演奏艺术生态美学意义的基础。中国器乐艺术的生态美学意义是从两个层次体现出来的:首先是乐器的质材选取、演奏方式方面体现的人与自然的相互支持;其次是作品内容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0.
器乐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在演奏时不恪守成规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表演,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一定的引导.本文通过提高音乐文化水平、从了解民族音乐入手、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肢体语言"的训练等四方面阐述运用"创造性"的教学理念使学生能理解音乐的内涵,从而更好地诠释之,进而达到培养高层次器乐演奏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器乐演奏是一项极其富含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在器乐演奏过程中,渗透着情感和理智,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作为演奏者,应该将热烈奔放的情感和深邃宁静的理智有机地融合统一在一起,完满地表现乐曲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器乐演奏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器乐教学旨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倾听能力和规则意识等多方面的能力。让器乐演奏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喜爱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特色,使幼儿得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孙磊 《教育与职业》2005,(23):79-80
对职业技术学院音乐专业的学生,怎样进行器乐(二胡)的教学,本文就针对生源中,掌握民族器乐演奏技术的学生的数量、水平及求学心态;主、副修二胡的学生学习目的差异与针对性教学;主、副修教学的个性与共性方法及效果这三个方面进行教学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小学音乐教学都以教唱歌为主,学生反复地、机械地学唱,容易厌烦,缺乏生气.而器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演奏是歌声的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器乐演奏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演奏技艺,还需要演奏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和提高演奏者的心理调节能力,以最大限度降低心理因素的负面影响,是器乐演奏成功的重要保证。但过去,人们往往只强调技巧和情感的处理,忽视了心理素质在演奏中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关于这方面的理论也非常薄弱。因而,对于从事器乐教育的教师来说,除了平时要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还要关心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声乐演唱与器乐演奏间由于发声体的不同而有着各自独特的方法,但音乐是相通的,看似不同的表象下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两者纵向整合、横向勾联可以更好地让琴声如歌声般美妙地唱起来。如何借助声乐提高器乐演奏者的音乐素养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7.
正运指技巧 运指是所有器乐演奏的基本技能之一。手指的力量、灵敏、速度以及指触方式和控制能力是一切器乐演奏技巧的重要环节,是组成器乐演奏艺术的技能核心和表演基础。 葫芦丝演奏过程是一个全身运动的过程,这一运动系统的整个发生机制都由演奏者去控制和掌握,它调动了数不胜数的不同神经成分、肌肉成分和各个关节,以一种高度细分又高度配合的方式协同作用。从而建立起稳固、贯通的技术根系的传递路径:指一掌一  相似文献   

18.
高师音乐学专业器乐课程技能教学符合高师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器乐演奏能力是高师音乐学专业必备职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把乐理、乐器、声乐等几门课程理论与器乐演奏实践相结合,边教学边训练使学生掌握器乐演奏的基本技能,逐步达到边弹边唱自弹自唱的水平。使学生的器乐演奏技能符合高师音乐教师的岗位要求,符合高等院校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目标。本文从分析目前高师音乐学专业器乐课程现状出发,探讨器乐课程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一年一度的暑期器乐考级过去了,绝大部分考生顺利"过关",孩子们终于可以松口气:放松疲惫的身心,调整紧张的情绪。"过关"既是对孩子乐器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对老师、家长在教学和"督练"等方面的认可,然而"过关"之后,孩子、教师、家长还该做些什么呢?一、"过关"理性面对,"过程"及时反思社会器乐考级体制发展至今,有别于专业艺术院校、演奏团体的"精英、专业"选拔模  相似文献   

20.
正国内外中小学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器乐教学的本质是学生通过乐器来表现音乐,器乐教学实际上教的是音乐,而不是乐器。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片面进行音阶、指法等演奏技巧方面的训练,而忽视了通过乐器演奏让学生喜爱音乐、参与音乐、接受音乐美的熏陶。如何通过器乐教学来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下面谈谈我在器乐教改实验中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