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意义]测度美国科技评价体系的发展进程,有利于从全局视角把握美国科技评价的发展方向,对我国建设新时期科技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方法/过程]基于政策文献计量分析,以1945年7月—2022年1月美国联邦政府、国会等部门发布的国家科技评价政策为研究对象,探究科技评价体系的发展阶段和不同阶段下政策焦点主题的演变。[结果/结论]美国科技评价体系的发展进程可分为初建探索期、规范修正期、创新发展期和改革完善期4个阶段,当前正处于科技评价体系的改革完善阶段;美国历年来科技评价的焦点是项目评审、科研机构管理和科研资助,政策重心已逐渐从围绕科技人才、项目资助的事后评价,转变为对科研机构、科技计划或项目的事前、事中评价。  相似文献   

2.
方思越  刘清 《现代情报》2024,(4):168-176
[目的/意义]PMC指数模型是政策文献量化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相关研究成果丰富,需要系统总结,以促进该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方法/过程]使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国内应用PMC指数模型的现状,整理出PMC指数模型的一般流程,对流程中各步骤的实践状况进行描述,并展开如何更合理使用该模型的讨论。[结果/结论]PMC指数模型应用于政策评价是一种狭义的评价,对其合理使用需要明确这一定位,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保证应用过程中政策文本的前后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旨在全面了解创新政策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准确把握创新政策的研究热点,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创新政策领域文献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方法,分别从文献计量、合作网络以及研究内容3个层面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全方位展示了目前创新政策领域研究的发展现状。[结果/结论]创新政策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的高校学者手中,团队合作尚未形成规模;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促进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创新政策发展、创新政策影响评价、国家创新政策、创新政策发展趋势以及创新政策合作网络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养老数字化发展推动着老龄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本研究对我国养老数字化相关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探讨现有政策的侧重点和不足,为未来养老数字化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政策文本计量为视角,从政策工具、政策执行主体和政策目标3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运用政策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我国2013年1月—2022年3月间国家层面的59份养老政策文本中数字化相关条目进行量化分析。[结果/结论]我国养老数字化政策文本存在政策工具使用结构失衡、部分政策工具与政策执行主体和政策目标协同性不强等不足,未来可以从优化政策工具使用结构、建立多主体协同机制、强化政策执行主体和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的协同性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如何更好地使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论文,如何不以传统评价结果呈现论文评价结果,构建科学论文评价体系,并努力实现国家科技评价体制改革是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科学问题。[方法/过程]采用演绎法和归纳法深度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原理与科学论文评价的关联性,形成基础理论,与专家访谈法相结合确定评价体系,最后利用物理学的文献和元数据为案例进行评价体系的验证和基本指标的分析。[结果/结论]分析得到安娜·卡列尼娜原理提供的系统性思想可以为全方位评价科学论文做基奠,与单篇科学论文评价的4个维度(即内容、学术、应用、社会价值)相结合形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个定性指标和16个定量指标。物理学中三篇论文评价结果的显示提供给事后评价进行参考,评价执行者可以从时间角度、与学科发展的差异等维度了解单篇科学论文在其学科的地位,从而避免再次陷入权重、排名、指数等得分形式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明晰政策意图是当前政策文本量化分析的重要目标。结合基于中文政策文本词汇语义强度差异构建的程度词典的政策文本量化分析,具备高效识别政策意图的潜力。然而,现有程度词典存在词语数量少、权重设计单一、缺乏应用场景的问题,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优化与应用研究,以深化中文政策文本语义挖掘以及政策研究实践。[方法/过程]参考已有程度词典构建方法,使用不同类型的政策文本语料进行程度词数量的扩展,利用专家调查法进行程度词权重的优化,以近20年我国综合性科技规划文本为例,使用优化后的程度词典进行科技政策文本重要内容的识别与分析。[结果/结论]优化得到的分级程度词典具有信度和效度。使用程度词典分析科技政策时,可结合科技政策文本特有的体系结构,从多个层面细致地梳理政策的主要关注点及其发展演变,还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分析粒度,开展问题导向型的中文政策研究或实践。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为改变“以刊评文”的学术质量评价方法,本文尝试从文本片段入手开展知识单元粒度的学术质量评价。[方法/过程]首先基于知识单元的描述规则抽取学术文献中的知识单元;其次梳理现有的学术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初步的知识单元质量评价体系;然后完善初选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领域专家意见对待评的知识单元质量进行赋分;最后利用回归分析拟合各量化指标与专家赋分,实现知识单元质量的自动评价。[结果/结论]构建起以形式评价、内容评价和效用评价为核心的三维评价模型,实现了融合领域专家意见的知识质量自动化计量方法,克服了长久以来学术质量评价过度依赖于学术载体的不足,真正将学术评价的单位从知识载体深入到知识内容中。  相似文献   

8.
刘中兴  杨建林 《现代情报》2021,40(12):140-149
[目的/意义] 考察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内个人学术评价指标的应用情况,为后续的个人学术评价指标研究提供参考,推动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个人学术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过程] 收集9种CSSCI图书情报学代表期刊2014—2018年有关个人学术评价指标的文献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从使用范围、使用环境、使用动机、使用情感4个方面考察指标应用情况。[结果/结论] 分析显示,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个人学术评价指标使用处于主要研究h类指数的指标发展阶段,较多使用传统简便的文献计量指标,如h指数、发文量与被引频次;个人学术综合评价的多元指标融合途径研究较少,仍有必要继续加强包括多指标融合比较、进一步完善个人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在内的学术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专利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成果,对专利数据进行分析,有利于客观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法/过程]从计量的角度对企业专利数据进行分析的同时,结合机器学习的方法,通过LDA模型对专利摘要文本进行内容挖掘,构建基于专利文本内容的评价指标,建立由专利数量、专利趋势和专利内容三方面指标组成的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结果/结论]采用熵值法确定各项指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权重,并通过实验对国内自主品牌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评价,说明了评价方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边扬帆  成全 《情报探索》2020,(1):112-119
[目的/意义]旨在了解国内科技政策的热点及政策导向,以期为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2015-2018年国务院和科学技术部印发的科技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共词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以及TF-IDF算法对热点主题词进行提取并分析,采用狄利克雷主题模型(LDA)提取科技政策主题并进行主题聚类,挖掘重点关注的政策主题,并对科技政策文本运用MDS(multidimensional scaling)方法进行降维分析,并对科技政策的走向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主要围绕高新技术产业、科研诚信、专项研究、科技人才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主题领域进行;关于教育、产能激励、装备制造、创新创业、众创空间、加工贸易、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保护等主题领域已经引起并将持续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随着我国关于政策文本研究文献的日益增多,对国内CSSCI期刊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合述评有助于梳理政策文本分析研究的脉络,为未来政策文本研究的深入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视角,绘制我国政策文本研究的作者共现图谱、机构共现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关键词突变图谱等。[结果/结论]可视化地呈现了我国政策文本研究中具有影响力的作者及科研机构间的合作情况,通过分析关键词共现、聚类、突变情况以揭示政策文本研究发展脉络,并对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与研究领域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开放科学迈入全球共识新阶段,构建可计量的开放科学数据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将为我国科学数据共享成效量化评价提供参考方案,对完善数据战略、释放科学数据价值和增加国际科技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调研法和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工作实践,设置可计量的开放科学数据集影响力评价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筛选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具有科学性、代表性和全面性的样本和指标进行量化研究,实现指标体系所涵盖的所有指标项可计量和各指标的权重可计量。【结果/结论】本文构建可计量的开放科学数据集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学术影响力、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和经济影响力5个一级指标及24个二级指标。结论表明:开放科学数据集支撑的学术成果、社会影响、政府决策和国际合作等是其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科学数据的经济价值得到广泛认同。【创新/局限】基于调研和实践,本文依据多领域科学数据权威专家数据构建了可计量的开放科学数据集评价指标体系。受限于篇幅,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展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隐私泄露多发的原因之一在于部分APP隐私政策不够完整合规。APP隐私政策的完整性评价有助于推动隐私政策合规性研究,并揭示运营方收集和使用用户隐私的现状。[方法/过程]研究针对主流APP的隐私政策文本,利用Bert分类模型和L2归一化等方法计算得到其完整性得分,并从完整性的角度比对分析了不同类别和典型APP的隐私政策。[结果/结论]研究发现,Bert模型分类效果极佳,同时APP间隐私政策完整性差别较大。研究提出的隐私政策自动分类评价方法有助于隐私政策评价研究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并为隐私政策合法合规性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颠覆性技术具有前瞻性、突变性与革命性等特征,对于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各国的科技研发体系中逐渐占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当前各国政策文本数量庞大、主题繁多,传统的情报分析方法难以实现大量政策跟踪与内容挖掘。通过大量政策文本进行主题抽取,可以快速了解其他国家在相关领域的政策倾向与关注焦点。[方法/过程]文章采用word2vec和LDA相结合的主题模型分析技术,对3个国家政府和组织官网公开的颠覆性技术相关的11686条政策文本数据进行主题抽取,通过对主题建模结果的解读,分析欧盟、英国、美国颠覆性技术相关政策文本的主题特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这些国家和组织在颠覆性技术识别与政策支持方面已经有较为体系化的运转模式,同时对颠覆性技术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与能源、医疗、教育等领域内产生的影响给予了较高关注,且在近几年中普遍倾向于关注国际上达成共识的全球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旨在探讨学术专著影响力评价方法。[方法/过程]选取读秀馆藏数据、WorldCat馆藏数据、豆瓣评分、豆瓣热度、豆瓣评论、中国知网收录书评、论文他引、图书引用等八个指标,构建学术专著影响力评价体系。利用TOPSIS法对“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中专著的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专著影响力评价的结果。[结果/结论]引文计量指标和Altmetrics指标相互独立地反映了专著的影响力,Altmetrics指标能够及时地反映专著的热度和影响力,对引文计量指标的评价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为探究国际科技政策研究进展与趋势,[方法/过程]基于Web of Science收录的6671篇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和Cite Space V,从时空分布、研究方向、研究机构、来源出版物、研究主题和研究趋势等方面剖析了国际科技政策的研究图景。[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美国相关研究成果最多,英国次之;科技政策研究方向多元化;发文量前30名的机构中,美、英各占17席和5席,中国和澳大利亚均占2席;《Research Policy》发表的相关文献数量最多,其他刊物侧重生态环境科学、区域发展、技术创新与管理、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等议题;研究主题涵盖协同治理与政策创新扩散、技术政策与创新激励、环境政策与公共医疗卫生政策、经济内生增长等;研究焦点正在向创新体系、制度、政策的原则导向、框架构造等方面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探究破除“唯论文”政策扩散的特征,揭示相关政策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为我国科教评价政策的布局、优化、实施与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过程]基于中央、部门和地方三个层级的359份政策文本,运用统计分析和文本挖掘方法对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时空演进、发文机构及主题内容进行分析,总结政策在不同层级间的主题扩散特征,研判政策发展趋向。[结果/结论]破除“唯论文”政策在地方层级的扩散效果显著。中央、部门和地方的政策主题内容具有较高相似度,各层级主题在延续了上一层级主题的基础上又有所拓新。破除“唯论文”政策主要有5个趋向:科技创新与强国建设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最终目标;人才评价与职称评定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核心问题;教师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关键着力点;科研诚信与道德建设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根本要求;科技成果转化与科研经费管理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学者们对创新创业政策绩效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关注并展开讨论。采集了创新创业政策文本和期刊相关论文,利用文献计量和5E评价等方法研究创新创业政策绩效。结果显示:政策对科技与教育领域实践覆盖面较为全面,但带动相关学术文献未能兼顾各行各业;政策地域公平性并没有体现到学术文献中;政策的高关注度并没有带动学术文献的高层次研究;学术文献对政策文本的转化效率低且转化时间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信息公开政策是国家引导和调控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手段,是信息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和重要规范。[方法/过程]文章运用政策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761条信息公开政策进行多维度测量,解析我国信息公开政策中的权力主体、法律渊源和政策工具使用情况。[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信息公开政策相关权力主体,虽然涉入有一定滞后性,但是整体参与度很高,权力协同较深;相关法律渊源关系切实反映出我国由企业信息公开向政府信息公开转变的历程,以及企业信息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全面发展的特色;基于内容维度和工具维度的政策工具二维分析框架,发现我国信息公开政策存在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政策工具组合结构欠佳等问题,未来应该加强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优化政策工具的组合结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高端人才是现代社会国家竞争、城市竞争的核心要素。从情报的研究视角出发,构建了高端人才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践验证,以期为当前双创背景下高端人才的选拔使用提供一种科学可靠、客观公平的遴选方法。[方法/过程]立足情报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大数据搜集、文献库检索、情报分析、专家咨询与综合评价法等构建了包括3个维度18项指标的高端人才评价体系,并将其在超导材料领域进行了实践验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基于情报视角构建的高端人才评价体系具有科学可靠性,可作为高端人才选拔使用的一种基本评价方法,其评价结果可在参考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作为人才引进、学术交流专家推荐、项目评审专家推荐的选择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