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神经网络算法的基本原理,给出了BP神经网络算法的具体实现方法,总结了它的特点,并给出了基本流程。采用Matlab软件编程实现BP神经网络算法。将神经网络算法应用于函数逼近问题中,并分析相关参数对算法运行结果的影响,最后对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神经网络算法进行电力谐波分析的方案。遗传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强,收敛速度快的特点弥补了神经网络算法在进行谐波分析时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点,同时对初始权值进行遗传算法进化也大大加强了整个算法模型的泛化能力。针对算法本文借助MATLAB的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工具箱进行仿真训练发现使用遗传算法改进神经网络算法收敛速度更快,计算结果准确性更高,具有较好的谐波分析效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VNNTF神经网络交通流量混沌时间序列预测的问题。首先,通过混沌理论提取了交通流量时间序列的混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VNNTF神经网络交通流量时间序列模型;接着,阐述了VNNTF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原理.设计了交通流量Voltem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快速学习算法:最后利用交通流量混沌时间序列对VNNTF网络模型、Voherra预测滤波器和BP神经网络进行了单步预测,并对预测结果的仿真图和真实值与预测值的方均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混沌学习算法的VNNTF神经网络的预测性能明显优于Volterra预测滤波器和BP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4.
为了克服和改进传统BP算法的不足,发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和蚂蚁算法各自的优势,本文提出了一种遗传算法和蚂蚁算法的融合在神经网络中二次训练的方法,并将融合算法应用于神经网络的权值训练中,采用遗传算法生成信息素分布,同时利用蚂蚁算法求精确解,并用神经网络二次训练得到最终结果,优势互补,获得了一种优化性能与时间性能共赢的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BP神经网络算法的分类准确率和运行时间效率,利用PSO算法和并行化设计的思想,提出了Hadoop平台下基于MapReduce的P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并行化设计及实现方法。利用PS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提高算法分类准确率;采用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实现算法的并行化处理,解决了BP神经网络在处理大规模样本数据集时存在的硬件开销和通信开销大的问题。选用SUN Database场景图像库构造了5个不同规模的数据集,通过与传统的串行PSO-BP神经网络算法实验对比,并行化的PSO-BP神经网络算法分类准确率达92%左右,系统效率在0.85左右,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神经网络的概念、神经网络的基本元素和BP算法的基本原理,同时在BP算法的基础上用遗传算法来优化BP算法的权值,并且改变了BP算法的传播方向。  相似文献   

7.
针对人脸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该算法利用融合的PCA和LDA算法进行特征提取,并使用蚁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进行人脸识别。使用融合的PCA和LDA算法对特征向量进行提取压缩,为了提高BP神经网络对人脸的分类精度和减少训练时间,使用蚁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参数,并使用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人脸识别。在ORL人脸数据库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人脸识别性能,具有较高识别率。  相似文献   

8.
数理科学     
正智能计算成像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应用光学研究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一种基于物理模型和深度神经网络的新型计算成像方法,无需大量带标签的数据来完成神经网络训练,从而促进人工智能在计算成像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发表于Light:ScienceApplications。研究人员利用物理模型替代训练数据来驱动网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信用卡市场的急速发展,信用卡消费行为的风险评估已成为业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风险预测的研究常采用单一的BP神经网络算法,但该算法存在一些固有缺点,如易陷入局部极小点、收敛速度较慢等,这些缺点会影响风险预测的效果.针对单一BP神经网络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将BP神经网络算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它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础,利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并通过数据集的实验证明该混合算法要优于单一BP神经网络算法,可以有效提高信用卡消费行为风险评估中的检测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标准的BP神经网络对于声音信号识别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粒子群算法(P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算法,建立了声音信号识别模型。PSO优化BP神经网络主要是用PSO来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闽值,然后通过训练BP神经网络得到识别模型的最优解,优化后的神经网络具有误判率小、反应速度快等特点。在实验中把标准的BP神经网络和PSO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用于八种异常声音的MFCC特征量和差分MFCC特征量识别,结果表明:在声音信号的识别系统中采用P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算法提高了系统的识别性能,达到了系统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神经网络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结构预测在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此文对神经网络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中的应用作了评述。首先,简要地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然后对近年来用神经网络算法解决蛋白质结构预测的研究作了回顾,并分析了算法的效果和特点。最后,展望了用神经网络算法解决蛋白质结构预测问题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蛋白质结构预测在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神经网络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中的应用作了评述。首先,简要地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然后对近年来用神经网络算法解决蛋白质结构预测的研究作了回顾,并分析了算法的效果和特点。最后,展望了用神经网络算法解决蛋白质结构预测问题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的BP神经网络算法在对高层建筑进行结构设计时还存在精度不高、误差较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和误差修正BP神经网络算法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模型,该模型在BP神经网络算法的基础上,首先采用自适应调整策略对其网络模型进行优化,然后采用增加动量项、误差累积处理和陡度因子优化等误差修正策略提高原算法的训练精度。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自适应和误差修正BP神经网络算法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模型相比较传统的BP神经网络算法精度要高,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由于在非线性系统中采用传统PID控制不易建立精确模型,导致难以整定系统参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该算法融合了PID算法、模糊算法以及神经网络算法的优点,构成了一种先进的智能控制算法,并应用在PLC温度控制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器提高了控制质量,很好地克服对象变参数、非线性等问题,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不同成像方式下医学图像的分类识别算法,提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图像特征,如图像面积熵、灰度共生矩阵、图像细小纹理区域个数等,并通过设计模糊聚类、BP神经网络图像分类器,实现对CT图像、MR图像、X线图像及B超图像的分类。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分类器对医学图像的分类识别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蚁群算法的ACO-BP神经网络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P神经网络是一种按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将蚁群算法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训练网络时间长、精度不高的问题,并与GA-BP神经网络对比分析,展示了ACO-BP神经网络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17.
将图像的像素特征与矩特征结合,构建了神经网络分类器,利用提取的特征向量对分类器进行了训练和测试。将图像二值化,并归一化为16*16大小,提取了其每个像素点的0、1特征共16*16—256维,图像的网格特征13维,及Hu矩特征7维,一共276维特征。建立了BP神经网络分类器,分别使用最速下降BP算法、动量BP算法、学习率可变BP算法对BP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了训练,得出了在相同条件下学习率可变BP算法训练时间短,收敛快的结论。建立了PNN神经网络分类器,与BP神经网络分类器性能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PNN神经网络分类器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多基线合成孔径雷达(SAR)三维成像的信号模型,得到了利用高度向观测数据实现目标三维成像的矩阵方程,并引入QR分解算法求解矩阵方程,形成了多基线SAR三维成像的QR分解算法.使用该算法对多基线SAR仿真数据进行了三维成像实验.  相似文献   

19.
为了能够及时检测出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入侵行为,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文章在BP对神经网络算法以及生物免疫算法分析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BP神经网络算法的入侵检测技术。利用免疫算法,对网络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预处理后,再通过神经网络算法检测识别入侵者。这种检测技术可有效提高入侵检测的有效性、准确性,并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聚束SAR是SAR的一种重要成像模式,它突破了传统条带SAR方位分辨率受限于真实天线孔径长度的约束,可获得更高的方位向分辨率。本文主要研究聚束SAR成像的一种经典成像算法——极坐标格式算法(PFA),重点讨论SAR成像算法,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用IDL软件进行了点目标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