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讲台上教师口若悬河,讲台下学生昏昏欲睡;教师眉飞色舞,学生心不在焉;教师自以为头头是道,学生却云里雾里。这样的教学,老师与学生之间犹如隔着一道鸿沟,缺乏情感参与和沟通,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自然就打了折扣,效果怎么好得起来呢?  相似文献   

2.
常看见这样的课堂: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讲台下学生昏昏欲睡,呵欠连连,一部分学生伏台睡觉,整个课堂只有教师的讲课声。这样的课堂,似乎与学生无关;这样的课堂,没有学生喜欢,也是低效率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讲台上说得声嘶力竭,学生在讲台下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学,只能是误人子弟。因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成为汇聚学生注意力的宝镜,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深入探讨的重课题。其实,只教师在下叙四个字上下功夫,打造生动的课堂并不难。  相似文献   

4.
1.教师不是蜡烛,而是追逐太阳、追逐光热的歌者。教育不是消耗热,而是传递热。教育不是苍白的,而是多彩的。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进入一种生命焕发的境界,这样,教师才有资格进入分享、传递与对话的过程。2.讲台是温柔的,但有多少教师带着粗暴而来;讲台是圣洁的,但有多少教师带着鄙俗而来;讲台是谦卑的,但有多少教师带着狂妄而来;讲台该是给人以幸福、满足、快乐与鼓舞的,但有多少教师却只带着贫乏、疲惫、沮丧抑或盛怒而来;讲台是给每一位学生的,但有多少教师却把讲台只给了自己。师:老师让各小组课前搜集有关杭州西湖湖心亭的资料,可以拿出来…  相似文献   

5.
作为教师,最怕的就是被学生问倒,被“挂”在讲台前而无地自容,而我却真的被学生“挂”在讲台前了。这样的经历对我这样一名刚走上讲台的新老师来说无疑是一记重锤,但却使我对新课程、对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因材施教,孔圣人在千百年前就提出来了,然而,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进行得有些艰难。在这样的情景下,我尝试着教师走下讲台,走入学生;学生离开座位,走上讲台的课堂模式,使得课堂别开生面,精彩纷呈。本文就此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注学生情感体验,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怀、爱护的温暖;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样才能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相似文献   

8.
<正>在语文课上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却在下面听得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一片万马齐喑、死气沉沉的局面。这样的课堂所产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传道授业,解难释疑的角色。而要把这个角色扮演得有声有色,却并非容易。尤其政治课的教学更是如此。 作为政治教师,一般都是亲身经历或亲眼看到过这样的场面:讲台上教师吞吞吐吐,热汗淋漓,讲台下,学生众说纷纭、各显神通;者或教师口若悬河,讲得唾沫四溅,浑身乏力,学生却无动于衷,收效甚微。这些都涉及到教学生的技巧问题,其间也不忽视教师的语言美、动作美、心灵美和仪表美等因素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俊丽 《中国教师》2010,(16):45-46
<正>讲台上,教师神采飞扬、滔滔不绝:讲台下,学生兴味索然、缄默不语,教师仍然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学生的学习效率依然非常低。  相似文献   

11.
胡素芬 《数学教学》2014,(11):13-15
上海各区的第二次模拟考试结束之后,离中考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时期,各科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冲刺阶段,不少数学老师反映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没有"要考试了"的紧迫意识.在日常听课和执教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的画面是:讲台上教师画图示范,下面学生无所事事;讲台上教师慷慨激昂,下面学生昏昏欲睡;讲台上教师点名提问,下面学生一脸茫然;讲台上教师例题变式,下面学生兴趣索然,眼在黑板,心在窗外.  相似文献   

12.
高中历史教师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讲台上,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讲台下,学生死气沉沉,课堂提问无人应答,课后作业不会写,考试成绩不理想,教学活动难以维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缺乏教学技巧,学生不喜欢这位历史教师;学生对历史课缺乏兴趣,认为学习历史没有用;  相似文献   

13.
多少年来,站在讲台上,自以为是地认为教师这个角色赋予了我教育学生的权力,自以为是地认为只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有的教师往讲台上一站,学生的眼睛就发亮;而有的教师一走上讲台,学生就黯然失色甚至如坐针毡,这种差别主要与不同教师的教学艺术有很大关系。卢梭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正视和注重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是当今每一个智慧型教师都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洪志文 《中国教师》2009,(10):22-22
<正>课堂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和共创的生命空间,构建一个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是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化学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把书本知识尽快、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化学课堂"呼唤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对话,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如何构建这样一  相似文献   

16.
孔子施教时,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就可以授课了;苏格拉底宣扬自己的思想往往是在大街上;王阳明讲学常在市井中。在上述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可以不需要讲台。讲台是为了适应大工业生产需要大批量人才、在班级授课制出现之后而产生的。在设置讲台时让它高出平地一小段,想是为了让学生看到教师以便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如此看来,讲台并不意味着什么,讲台就是讲台。讲台只是一种教学设施而已。  相似文献   

17.
施伟 《江西教育》2003,(16):30-30
众所周知,教室里的讲台是供教师摆放教学用品用的,教师讲课一般在讲台前进行,讲台比学生的课桌要高出许多,无形之间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分水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被这讲台隔远了。因此,笔者认为教室里的讲台可以挪走。把讲台挪走,就是挪走了师生间的距离与隔阂。教师不  相似文献   

18.
农村学校的教学是每个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如何使自己的课堂不致成为学生的游乐场,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都必须付诸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站稳自己的讲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19.
农村学校的教学是每个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如何使自己的课堂不致成为学生的游乐场,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都必须付诸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站稳自己的讲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20.
冷龙峰  吴检飞 《教师》2012,(7):38-38
走进学校,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讲台上的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投入非常,讲台下的学生却似懂非懂、昏昏欲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呢?具体分析我归纳为两点:一是因为教师的讲解缺乏感染力,课堂显得不生动。我们在听演说家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