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学科由于分值低,在很多学校被学生认为是副科,而且很多学生认为上历史课枯燥无味,导致不喜欢上历史课和历史成绩差。面对此情况,历史教师应该认识到问题症结所在,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  相似文献   

2.
王金花 《教师》2008,(4):42-42
课堂教学改革是整个课程改革的重头戏。然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难以转变教学观念、角色,仍然是“满堂灌”,教学效果当然可想而知。有个学生曾说:“我很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因为历史老师上课不是照本宣科,就是要求我们死记硬背。”学生这样看待历史课,无疑是历史教学的莫大悲哀。当代教学要求“教师智慧地教,学生聪明地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分析,磨砺学生思维等方式和方法,实现学生在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能把学生当容器。下面是我结合近十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导入对整个课堂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历史故事,但很多教师反映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我认为,尽管有的历史教师的课缺乏激情,但关键一点是导入不新颖,缺少眼前一亮的感觉;抓不住学生的眼球,激发不出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也就调动不起来学生主观能动性。所以,作为历史教师每节课要精心设计导入的方法,使之生动有趣、实用高效,力争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水到渠成地步入新课,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4.
历史不仅是初中的一门课程,更是学生了解我国发展史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了解国家历史,从中汲取有效信息的重要课程。在漫长的历史教学中,部分学生已经对其产生枯燥乏味的固定印象,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但是,在历史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再加上初中阶段学生比较喜欢故事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应用历史故事开展教学,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展示教育内涵,促使学生积极探索、思考,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每一位教师都希望把课上好。受到学生的欢迎。什么样的课才算一堂好课?这可谓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认为好课的重要标准就是学生喜欢,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这是教师的立“教”之本。要让学生喜欢。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其中让历史课堂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感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据调查,很多高中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既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的原因。反思高中历史教学,不得不思考高中历史究竟该怎么上,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要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相似文献   

7.
很多初中历史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学生平时对历史非常感兴趣,可为什么一到历史课上就昏昏欲睡?笔者认为,病因就在于很多教师忽视了初中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学生之所以喜欢历史,历史中一定有某一处细节打动了他们。一节成功的历史课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身临“史”境,让学生在与古人“神通”时,感受历史的气息。因为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差,因此他们只有对遥远的历史有“感同身受”之感,才能激发其探索历史的的兴趣,进而积极地建构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的现象,通过调查和分析,这种现象大量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源于历史在高考中的地位、历史教材的编写以及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等。新形势下,历史教学值得教师反思。大家认为,有效进行历史教学,"学、议"是法宝。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一是绝大多数中学生喜欢听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二是很多音乐教师把古典音乐捧上天,而大部分学生却喜欢听流行音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该如何运用新的音乐课程理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培养他们音乐学习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程倡导历史教学回归生活,要求教师打破课本知识的束缚,注重历史教学和学生生活、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在学生生命发展的基础上建构生活化历史课堂。另外,由历史学科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主要特点。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需巧用史料,培养学生科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历史学科能力。一、联系生活实际,增添趣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会遭遇如下现象:不少学生往往喜欢历史,喜欢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却不大爱上历史课,其原因在于这些文艺作品将陌生而遥远的历史事件以及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而在历史教学中,有些教师没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各门课程中,历史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中考不考,毕业考试也不考,一些家长和学生不太重视,觉得它是副科,学不学都可以。于是,很多人对历史课不感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一要给学生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 1.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态。现在的学生对教师要求很高,如果一个教师精神松散、衣衫不整,学生就不会喜欢你,更不用说听你讲课了。  相似文献   

12.
与历史结缘 身为名校名师的王晓秋是怎样成为一个历史学家的呢? 王晓秋1942年生于上海一个教师家庭,小时候与很多孩子一样非常喜欢听人讲历史故事,常常捧着四大名著的连环画看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13.
<正>历史高效课堂是指教学中学生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有意义的、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教与学的有效统一与共振。然而,大量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甚至还存在着"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突出问题。因此,历史教师要想方设法打造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高效课堂。一、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首先,长期以来,历史学科一直被认为是"副科",学  相似文献   

14.
1历史教学语言在笔者的调查中,学生喜欢历史的原因是"教师讲得生动""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穿插历史故事""有历史的真实性又有文学性""解读深刻"。如果教师的语言混乱,没有逻辑顺序,缺乏立体感,学生  相似文献   

15.
潘璋荣 《教师》2013,(7):39-39
2012年因为上级的安排,我成了湖南中小学国培远程教育的邵阳初中思品班的班主任兼辅导老师,教师学员权海涛老师在班级答疑中提问道:"政治老师怎么当好班主任?很多的学生和家长喜欢语文、数学、英语等‘正课’老师当班主任,他们不喜欢政治、历史、地理等‘副课’老师当班主任。那么,一个政治教师怎么当好班主任呢?"权老师的提问让我想起了一位下乡班主任俞鹏的往事  相似文献   

16.
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都曾看到或经历过以下一些现象:课堂上老师卖力地讲,学生费力地听和记.上完课后大家都疲惫不堪;也曾听到过学生的抱怨:学历史太难了.花了那么多时间,却总是记不住。时间长了就产生了这样一种心理:喜欢历史,但不喜欢上历史课。为改变这种状况.很多老师想了很多办法。  相似文献   

17.
很多学生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课,问其原因,觉得历史课堂枯燥无味。历史课怎样上才能生动精彩,使学生喜欢历史课,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这既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也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近日读黎东方等人的《细说中国历史》丛书,联系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也得到了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中学生不喜欢历史课堂,感觉很枯燥。但他们却很喜欢历史人物,并把喜欢的历史人物作为自己崇拜的偶像。笔者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依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崇拜历史人物的心结,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以学生喜欢的历史人物为抓手,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在成长中所历经苦难塑造的优秀品质,达到育人和传授知识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社会,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已被纳入中学必修课程之中。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起初对信息技术挺喜欢,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学习难度的增加,很多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却不喜欢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这是信息技术教师都很头疼的现象。很多知识本身是枯燥乏味的,如果教师按部就班地教,学生肯定不爱学,唯有想方设法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努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变成愉快的旅行,学生才能学好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一、巧用唱词,画龙点睛 在与教师们的交流中,我发现很多教师虽然不喜欢京剧,但对京剧剧目中的唱词却情有独钟。传统的京剧大都出自戏剧大家之手,他们人生积淀丰厚、文化底蕴深厚,因此,很多京剧唱词是很好的古代语言和现代语言相结合的韵文,对于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学和语言的修养是大有裨益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