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关系认同的概念、测量方法、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研究视角等方面系统地回顾与分析了国内外关系认同的研究现状与成果。对关系认同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价。总体来看,研究者主要从状态观和过程观两大视角界定关系认同,已有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关系认同会受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影响,对个体的状态和产出有强大的预测力。目前,已经出现了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和性别、文化等四大研究视角。未来研究应深入讨论其发生过程、前因、结果,并尝试进行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关注当前行为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前沿领域:积极互惠与认同,构建了道德认同与员工积极互惠的影响关系模型,并通过层次回归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组织中存在清晰的认同结构;除道德认同外,组织认同、关系认同对积极互惠同样发挥正效应,但以道德认同的作用为主;组织中的认同间表现出明显的交互作用,道德认同对积极互惠的作用强度受到组织认同、关系认同的显著调节.通过Johnson-Neyman技术确认其调节效应的规模,组织认同大于1.589时、关系认同大于1.147时(6点计分),即对占98.93%的群体调节效应显著存在,且水平越高,道德认同的作用就越强.  相似文献   

3.
认同研究起源于社会心理学领域,又在组织行为学范畴得到发展.鉴于服务的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及易逝性特征,将认同理论纳入B2C的服务情境中,构建了顾客-企业认同与企业层面、员工层面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同时考察了顾客价值与顾客满意作为中介变量的作用.研究发现,企业识别直接正向影响CCI,企业形象通过顾客满意间接正向影响顾客-企业认同,企业沟通在直接正向影响CCI的同时,还通过顾客价值间接正向影响顾客-企业认同,服务员工的顾客导向意识分别通过顾客价值和顾客满意间接正向影响顾客-企业认同.因此,服务企业的管理者应当有机地整合企业层面和员工层面的影响因素,强化顾客对企业的认同感,借以构建独特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背景下的组织文化认同度模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组织文化的研究领域中,关于文化认同的研究较少,且多停留在论述和讨论阶段.首先对组织文化认同的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继而通过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建构了组织文化认同度的概念模型和测量工具.研究发现,组织文化认同度是由认知层面、情感层面、行为层面和社会化层面四个维度构成的复合结构;同时,所开发的组织文化认同度量表,也通过了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的检验,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5.
实习经历将在校学习的知识转化为工作实践,组织在招聘时注重新员工的实习经历,但学界现有实习经历的研究多停留在描述层面,未能客观测量实习经历和深入探索实习经历在新员工正式步入职场后对工作绩效产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和访谈法开发了中国情境下的实习经历量表,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研究了新员工实习经历对工作绩效的作用机制,以及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员工实习经历与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实习经历与职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职业认同在实习经历和工作绩效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相较于授权型领导影响效应的研究,很少有研究探讨员工如何有效的影响领导者并促使领导者向其授权。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追随力理论,考察了员工建言行为对授权型领导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以72个团队领导与519名下属的两阶段配对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员工的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会显著预测授权型领导;领导对下属认同在促进性建言、抑制性建言和授权型领导的关系中有着完全中介作用;员工政治技能仅调节了抑制性建言与领导对下属认同的关系;上下级关系调节了促进性建言、抑制性建言与领导对下属认同的关系;政治技能和上下级关系能调节领导对下属认同在抑制性建言与授权型领导之间的中介作用;上下级关系能调节领导对下属认同在促进性建言与授权型领导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授权型领导的前因研究,也有助于揭示领导者缘何向特定的员工授权,还可能为以往研究中关于授权型领导的"阴暗面"提供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以自我概念一致性为起点,品牌认同、品牌承诺为中介,对网商品牌忠诚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真实自我概念一致性对品牌认同没有显著影响,但理想自我概念一致性不仅对品牌认同有显著影响,而且对情感依恋承诺、社会顺从承诺都有显著影响;品牌认同对品牌承诺和品牌忠诚都有积极的正向作用,但品牌认同对品牌承诺的关系强度更大;情感依恋承诺只对重复购买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社会顺从承诺只对正面口碑相传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思维聚焦理论,构建出集群行为发展趋势的预测模型,采用Agent方法在无标度网络中模拟思维聚焦、群体异质性、关系强度、圈子认同等因素对集群行为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影响作用,以探究集群行为的产生与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情绪聚焦型群体的集群行为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要高于问题聚焦型群体;在中等群体异质性条件下,情绪聚焦型群体的集群行为发展水平与速度可以达到最大值;弱关系环境更易助长情绪聚焦型群体集群行为发展水平与速度的提高;群体异质性与集群行为发展水平与速度呈倒U型关系,思维聚焦以及圈子认同对这种关系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职业成长对知识型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识别组织认同和专业认同对职业成长与离职意愿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通过对200余名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调查,采用层级回归分析处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组织认同在职业成长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在高组织认同条件下,职业成长对离职意愿的影响较小;在低组织认同条件下,职业成长对离职意愿的影响较大。组织认同与专业认同的交互在职业成长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中也起到调节作用,在低组织认同、高专业认同条件下,职业成长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与各行业的结合深刻影响了工作与生活。本研究关注智能化工作场域中人机关系对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自我概念理论构建人机关系影响员工任务绩效的中介模型,对人工智能应用型企业的924名员工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人机关系越好对员工任务绩效的影响越强;人机关系引发的角色认同和自我效能感可以增强员工任务绩效;混合情绪在人机关系与角色认同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人机关系可以重塑员工心理影响员工的任务绩效,智能化场域中员工的工作心理与行为亟需关注。本文将人工智能引入到工作场景中丰富了任务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关注了人机关系的对员工的影响,企业合理激发员工工作绩效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