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既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又是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必修公选课。该课程具有内涵广泛、支系众多、科目复杂的特点,安排的课时又很有限,围绕"教师队伍→教材案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充分考虑到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教材)、载体(教学手段),对《土木工程概论》的重要性、特点、教学现状及其教学模式创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理化创新教学模式,对贯彻"大土木、大工程"的教育指导思想和"强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3+1"人才培养目标和"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要求,对土木工程专业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的课程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评等改革措施。该课程教学改革,重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为同类院校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土木工程概论》作为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肩负着把新生引入土木工程行业大门、使他们了解并热爱这个专业的重要使命。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该课程准确地定位,采用理论与实际工程事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土木工程概论》作为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肩负着把新生引入土木工程行业大门、使他们了解并热爱这个专业的重要使命。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该课程准确地定位,采用理论与实际工程事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
土木工程(专业)概论课程是一门专业启蒙教育课,本文论述了如何在“大土木”工程基础上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与专业素质、引入工程美学教育及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等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黄超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7):21+23-21,23
工程地质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野外实践性很强的特点。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实习过程中,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点问题,特别是野外(现场)工程地质勘察与原位测试实习工作中突出实践能力训练和室内实验测试中的全面考虑与重点认识相结合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专业实习教学方法体系和课程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四段式"教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等职业教育土木工程专业骨干课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该课程四段式教学法。经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拓学生的创新思维等优点,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8.
蒋慧 《时代教育》2012,(13):160+235
围绕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目标,在分析工程测量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基础上,进行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内容以及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的改革。以适应工程教育背景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9.
土木工程概论这门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的特点是发展性和前沿性,该课程借助很多的工程实例和插图讲解了土木工程行业的特点和发展前景.土木工程专业担负着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现代工程意识和专业能力的重任.因此,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关键.本文主要阐述了土木工程概论教学的一些创新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保定师专学报》2011,(3):F0002-F0002
"中学物理教材教法与实验"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物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中学物理教材教法与实验"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该课程关注国内外物理教育的发展动向,采用讲授、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教学效果显著。该课程相继被评为校级、省级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1.
CDIO是麻省理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经过多年探索的工程教育模式,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行(Operate),TIC-CDIO是在CDIO模式的基础上增强培养学生感恩(Thanks-giving)、诚信(Integrity)、沟通(Communication)能力,以锻炼学生懂感恩,讲诚信,良好的沟通能力,在工程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优秀的专业素质。针对当前高职智能楼宇专业中CDIO工程教育模式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基于TIC-CDIO模式对高职智能楼宇的教学构思、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运作四个过程的改进,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必修学位课。这门课比较抽象而且数学要求很高。针对这门课程难度大、学生难以接受的情况,我们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尝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让学生学得更扎实,而且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岩土测试技术是土木工程类专业本科生教育重要的专业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基础工程等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建筑、道桥、水利、市政等工程行业越来越趋向综合化,不同行业间的合作也日益密切,行业壁垒破除的趋势明显。岩土测试技术作为跨行业、跨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传统教学存在教程、课程、实践、学时、考核等方面的问题,结合新兴教育模式对岩土测试技术课程进行改革是课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经过20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探索,岩土工程勘察专业方向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研究型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以研究型课程体系、研究型教学方法体系、研究型教学管理及学生考评体系、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快速转化的知识更新机制为内涵,重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岩土工程勘察方向研究型教学体系的教学实践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方向周口店地质实践教学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岩土工程的特点和我校的地质教学资源优势,构建以地质为特色的岩土工程专业方向具有竞争优势,周口店地质实习基地丰富而优质的教学资源是构建地质特色岩土工程方向的基本保障。根据多年的周口店地质实习教学体会,提出了适于岩土工程专业方向的周口店地质教学实习内容、要求和相应的实习时间,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测试技术课程内容特点,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基于问题”教学法在测试技术教学中的设计思路,并以实例说明了PBL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工程思想、研究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和俄勒冈理工学院合作开设精益生产的全英文硕士生课程。利用美国工程教学方法,模拟美国课堂环境,从教学方式、课程试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方面对工程硕士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国际意识、通晓国际规则、适应国际环境的高层次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问题解决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6名护理专科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82人)和对照组(7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问题解决法,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考核平均成绩83.64±7.68,对照组考核平均成绩77.69±9.57,(u=12.14 P〈0.01)。结论采用问题解决型教学法进行内科护理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有效地解决教学与,临床实际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加强研究生课堂教学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视点,这是基于当下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以及导师评价体系的现实思考,也是由不断发展的课堂教学的规定性所决定,还因研究生学习的性质、任务所必需。基于研究生课堂教学的实际,总结归纳出3种模式,即“讲授、讨论”式、“练习、实践”式、“导读、研讨”式。深入分析每一种模式的运用,可以说优劣同在。研究生课堂教学需要打破固定、先验的框架,营造出一种自由、自主的环境氛围,这不仅需要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学水平,同时更需教师具有感染学生心灵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到中国接受高等教育。机械制图是工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文章结合我校留学生实际情况,提出采用PBL教学模式改革留学生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策略,即以轴承座为PBL教学模式中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章节讲授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对轴承座相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以此提高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表明,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提高留学生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