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寒假里,我有幸采访了数十名成功人士,在他们成功的人生经历中,有好多动人的故事,更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我感觉在影响成功的诸多因素中,以下几种个人品质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相似文献   

3.
班上一位男生很希望自己成功,便写信去问在北京当记者的哥哥。他的哥哥在信上给他讲了一个故事。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他们当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有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还有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于是,他就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  相似文献   

4.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他们当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相似文献   

5.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相似文献   

6.
并不是因为事情很难做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显得很难做.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去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走了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相似文献   

7.
陈安之 《成才之路》2009,(26):I0001-I0001
我在研究如何成功的过程中发现:成功是一种心态,一种习惯。是人的一种思考模式.是人生活的一种方式。在人生的路上。被拒绝.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常态.是谁都无法避免的。许多人在无数次拒绝的打击下,失去了继续追求成功的勇气。一蹶不振;少部分人则无畏拒绝,不屈不挠.屡败屡战.最终将成功紧握在手。许多成功人士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不怕拒绝,坚持、再坚持一下,成功就一定会属于我们。  相似文献   

8.
<正>我最怕别人提"成功人士"这几个字,一听就会起鸡皮疙瘩。什么是成功人士?我们为什么那么渴望成功?《伟大的失败者》这本书告诉你失败者也可以很伟大。书中介绍了历史上很多"失败者"的故事,他们明明很有才华,而且为自己的事业付出了艰辛努力,但也  相似文献   

9.
一个冬日无风的午后,“书迷”布克坐在书店的台阶上——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或许都保留着这样一幅画面:朗朗的星空下或摇曳的烛光旁,儿时的我们依偎在亲人怀中,入神地听一个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渐渐地,我们在故事中长大……   繁忙紧张的现代人浮躁而空虚,那些美丽的故事蒙着灰尘静静地躺在脑海深处。然而长大后的我们不再需要故事吗 ?   其实,我们干裂的心田更需要一股充满爱与智慧的美丽清泉。   许多成功人士,他们在追述自己成功的经历时,大多会抖落出一两个小故事。这些故事给予他们莫大的精神营养,他们从中汲取…  相似文献   

10.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相似文献   

11.
1965年,一位韩国留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很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相似文献   

12.
“夫志,气之帅也。”大凡成功人士都会有自己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都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地拼搏,其丰功伟绩昭示我们——目标可以指引我们昂然前行,可以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相似文献   

13.
我们每天在现实生活中、在报刊杂志电视广播里看到、听到很多的“成功人士”,他们成功的光环笼罩着我们,他们的成功事迹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我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很多人以他们为榜样,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奋起拼搏,也有一些人被所谓的“成功”渴望束缚着自己的内心,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精疲力竭甚至倒下。  相似文献   

14.
9月,一大批青年学子进人了大学校园,正式开始四年的大学生活。大学生活可谓是人生当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许多成功人士部是在此时迈出了他们成功的第一步。然而,许多同学在刚进大学时会感到迷茫,甚至有辍学的念头。本期“人物”编译了《时代周刊》今年评选的十大辍学成功人士。不过,有一点要说明,这些成功只是个案。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大学提供了树立理想,选择人生道路的绝佳机会。青年朋友们,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  相似文献   

15.
通常,教师的成长有三个阶段,一是新手型,二是成熟型,三是专家型。一所名校最可宝贵的财富就是专家型教师,我希望我们的教师中间能更多一些名师。其实,并不是非要吃得苦中苦才能成功的,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作为佐证。1965年,一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专业。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他们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这名韩国学生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  相似文献   

16.
陈可 《当代电大》2006,(11):50-51
1、《成功特质——造就顶尖人士的51种品质》对成功人士而言,目标大小并不重要,只要确定了,就要想尽办法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最大的成就往住会影响到他们周围的世界——如一场非胜不可的战争,一个非改不习的错误……正是因为不忽视每个小目标,他们才能做成那些可以改写世界历史的大事。  相似文献   

17.
透明的生命     
我是一个盲校教师。从事特殊教育几年来,在与盲童的心灵交往中,他们的言行常使我深受启迪,洞悟许多道理。   在一次班会上,我建议学生提出他们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有个学生站起来,脸上写满严肃:“孙老师,我们人的生命有颜色吗?如果有,那么是什么颜色?”他的表情告诉我,这个问题已让他思虑很久。虽然这意外的提问让我有些发懵,但潜意识提醒我:这是一个好话题。如何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呢?片刻的迟疑之后,我还是镇定了下来,不如先听听学生们的想法,也给自己留点从容思考的时间。于是,我首先表扬了这位学生提…  相似文献   

18.
<正>在20年的教学生涯里,我发现学生中常常存在嫉妒心理,影响他们之间搞好关系,对他们的学习也不利。怎么办呢?我尝试引导学生化嫉妒为动力,在你追我赶中共同进步。我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的。一、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勇于竞争1.向成功人士学习"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让学生了解每一个成功人士在取得辉煌之前都是从无知到有知,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如果自己暂时不如别人,那就要奋起直追,努力学习。只有肯花费精力和心血,才能到达成  相似文献   

19.
近二十年来,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在教育界也涌现了许多成功人士,他们衷情于神圣的教育事业,有属于自己的富有创见的教育思想,有长期的第一线教育实践,他们以自己的业绩,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下面介绍的就是他们中间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媒体一直在宣传许多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许多幼儿家长都将他们作为榜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那就是一生中都要追求"赢",只有不断赢,才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如此,尚处于学龄前的孩子,父母帮着他们报了许多班,不管刮风下雨,接送孩子穿梭于城市的各个培训班之间,并且为孩子学会了其他同龄人不会的技能而沾沾自喜。这样的家长,恰恰疏忽了,孩子不仅需要"赢",而且要勇敢地面对"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