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词汇理解偏差是语言习得和使用中的常见错误之一,当这种偏差被语言系统所接受时,就会形成流俗词源。流俗词源的形成直接体现为原有词语在形音义等方面的讹变;作为词汇的组成部分,流俗词源有成语、俗语、外来语等不同的来源;流俗词源的形成原因则需要从语言本身、人类认知心理、语言文化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词源”?从名目上看,“词源”就是“词的起源”或“词的源流”,然而,从汉语词源研究的实际状况来看,对什么是“词的起源”,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例如“屏风”这个词,它的词源解释是什么呢?有人认为“屏风”的词源解释应该是象刘熙解说的“可以屏障风也”那样,有人认为“可以屏障风也”只是解释“屏风”的第一步,要彻底解释“屏风”,还深进一步指出“屏”与“风”的来源,否则就算不  相似文献   

3.
郑颖  罗思明 《海外英语》2022,(16):69-71
文章采用词源理据,通过词典语料,探索英语不规则动词的第一词词源分布,并总结相关规律。经研究发现:1)不规则动词第一词源主要来自15类不同语言来源。2)最主要来源为古弗里斯兰语,其次为古英语、古撒克逊语、西弗里斯兰语。3)英语动词“不规则性”主要是其在语言演变发展中遵循“简洁原则”,直接基础来源语动词的强变化而来。  相似文献   

4.
本文扼要探讨“词源消失”现象与词的“内部形式”的关系,旨在说明不同语言之间在名祖、术语等领域或多或少存在词源消失现象,研究这一现象,有助于理清词语的准确意义。  相似文献   

5.
英汉"龙"文化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龙”的词源看,英汉语言文化关于“龙”的形相与习性及其神话传说的差异很大,各自蕴涵的文化内涵与喻意完全相反即神圣化和妖魔化。因此,在跨语言文化交流过程中,对于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喻意的词语不能简单比附,以避免产生文化误读问题。  相似文献   

6.
孙艳 《培训与研究》2008,25(6):36-38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国之间语言接触日益频繁。本文试图运用潜显理论分析新词语“宅男”。从它的词源分析入手,揭示“宅”的引申义,重点对“宅×”的潜词显词化情况进行说明,最后对这一词语的规范化及未来发展情况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7.
潜显理论视角下的“宅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国之间语言接触日益频繁。本文试图运用潜显理论分析新词语“宅男”。从它的词源分析入手,揭示“宅”的引申义,重点对“宅×”的潜词显词化情况进行说明,最后对这一词语的规范化及未来发展情况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8.
张维君 《考试周刊》2009,(17):75-76
词语教学在以发展学生语言为根本任务的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贯穿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要顺应学生的认识思维能力和理解规律,采用多种方法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拓展词语教学空间,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根据新课改精神,理解与运用词语的“过程与方法”应该是多方位的。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应该是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9.
词的产生往往建立在原有词的基础之上,即词语的产生是有一定理据的。我们从词源的角度探究其隐含的构词理据会很容易将“谈”“讲”“论”和“说”区别开来。这四个词语之间的构词理据并不相同,这也是他们能够共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 :(1)学会“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词”的学习方法。(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词。背诵并默写诗词。2 能力目标 :(1)在理解语言文字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2)在图文结合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3 情感目标 :学习红军战士藐视困难 ,一往无前的革命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精神。重点、难点重点 :掌握“抓关键词语理解诗词”的方法 ,理解诗词内容。难点 :找出并理解诗词中的关键词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实物投影 :《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同学们回顾一下已学过的有关的历史知识 ,结…  相似文献   

11.
定南方言属于赣南客家方言,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定南方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方言特色.定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词汇特征同中有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词形、词义、词源三个方面.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二者存在构词的音节数量、构词语素、构词词缀等词形差异,也存在同形异义、异形同义的词义差异以及古语留存、忌讳词语等方面的词源差异.  相似文献   

12.
赞科夫说过,要教会学生自己“理解学习过程”,这对我们很有指导意义。在词语教学中,教师不应只顾游词义、抄注释,奉送现成的结论,满足于学生弄懂几个词语,要重视从理解词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扩大和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词语教学要贯穿在整个阅读教学之中。学生对词语的掌握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完善的地步,从理解到运用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词语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我们研究和解决。一、词语教学的误区1.脱离课文的语言环境,生搬硬套词典的释义。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中的一句话:“他用同情的目光看着前面白皙的少年和秃顶的老头儿。”其中“白皙”一词,有位老师教给学生理解为“白净”。我们说这…  相似文献   

14.
语言既有相对稳定性,又会有变化。旧的词语会逐渐消亡。新的词语会陆续产生。有一些词语,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因理解上的问题而“误用”,最终“以讹传讹”,成了“正果”,原有的用法反而被“冷落”一旁。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正确认读“伶、俐、扬、普、刚、骄、傲、谦、虚、迪”10个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伶、俐、扬、骄、傲、迪”等字;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语,理解“聪明伶俐、幽默、启迪”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关键语句。3.体会“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即使取得了成就也不应该骄傲”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1.读准“伶”的字音,正确书写“傲”;联系上下文理解“聪明伶俐、幽默、启迪”等词语的意思。2.在朗读中感悟语言,感受人物特点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阶段是学生理解、积累和运用词语的起步阶段。所以词语教学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在不同学段理解语词的要求和方法是不同的:第一学段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第二学段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是“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普遍认为是双音节单纯词的联绵字“蜘蛛”“侏儒”从字源和词源上进行了考察排比,同时对词语所指对象的特征进行了多方面分析论证,从而证明它们都是字各有义的合成词。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使用测试和访谈等研究工具,选取甘肃省庆阳市陇东学院英语系二年级两个班共60名学生作为受试,从词源角度探索词源对大学英语比喻习语的习得与教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学习语习得与教学中,了解比喻习语的词源(即来源)可以促进这些习语的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19.
张瑾 《湖南教育》2004,(5):30-30
变“理解下面词语”为“通过不同方式来理解你不理解的词语”。“理解下面词语”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课文中教师认为学生需要理解的词语让学生进行理解。而“通过不同方式理解课文中你不理解的词语”,首先在对词语的选择上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进行词语选择,就满足了因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产生的不同学习要求。其二,对词语理解的方式也多样化。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直接问老师、问同学等,都能达到理解目的。其三,对词语解释的方式也多样化了。学生根据自身体验来解释,如用词语造句,找出该词语的近义词或者反义词,用手势、动作来解释等。  相似文献   

20.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词语理解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呢?我认为,词语教学要走出“就词解词”的误区,而应该“还原语境,理解词语”。因为语境和理解词语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还原语境可以将词语融入到特定的语境中,使学生一接触到词语就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立体形象的画面,从而使词语教学显得更加鲜活。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还原语境,进行词语教学的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