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岩彩艺术(或称现代重彩艺术,它在台湾被称为胶彩画,在日本被冠以日本画,在朝鲜则被称为朝鲜画),主要指使用东方传统壁画(丝绸之路佛教洞窟的岩彩壁画)的技法和岩彩材料,来制作包括架上绘画、壁画和装置等视觉艺术形态,并使用审美和现代科技手段,拓展其古典表现的魅力,开拓其适应当代审美领域仍具有活力的部分,同时有选择地吸收西方绘画中可以融入的精华部分而发展形成的当代东方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对古代岩彩壁画进行研究并从中汲取营养已成为当代画家寻求中国画发展与变革的重要途径。对古代岩彩壁画进行现状临摹的过程既是对传统岩彩的工具材料特性和绘画技法的熟悉过程,也是对当代工笔画表现形式的探索过程。将临摹的材料和步骤与传统工笔画的材料和步骤进行对比,将临摹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和解决办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是工笔画学习者继承传统并改革创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中国画坛,岩彩画以其独特的形式美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实岩彩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从汉至唐的一千多年间,它一步步走向灿烂辉煌,宋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渐行渐微.今天我们讨论岩彩画艺术,探究岩彩画“写意性”的表现方法及手段,就是希望为当代中国岩彩画艺术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参考和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原始涂绘岩画材料与现代岩彩画材料的依托材料、颜料、调和剂和工具进行了比较,揭示出现代岩彩画是如何在现代科技的介入下摒弃不利于色彩保存和艺术表现的因素,发展成为一门更具有生机的绘画艺术的.  相似文献   

5.
岩彩画源于中国,后来吸收了西亚一些国家的艺术手法,并向东传播到东亚国家。到唐宋时期.人水墨画的逐渐兴起使岩彩画从中国传统的化视线中消失。近年来,岩彩画再次被国内美术界重视。现代岩彩画在绘画材料、表现领域和手法上有了质了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坛在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大趋势下,出现了“岩彩画”这一新的绘画样式。从表面上看,岩彩画的出现,是由于绘画材料的变革和相应地的翻新。从本质上来说,则是与中国画色彩观念的革新紧密相联,即对“随类赋彩”与“墨分五色”传统色彩观的不断超越,岩彩画是以色彩的新颖,独特来显示其艺术魅力的,近年来,岩彩画取得了令有可喜的成绩,但从中国画发展的整体进程看,目前取得的突破,仅是一个开始,如何把握岩彩画未来发展趋势,关键在于解决好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最雄先生是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也是我国第一位文物保护科学博士。他编著的《丝绸之路石窟壁画彩塑保护》一书,于2005年9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介绍了丝绸之路石窟壁画彩塑的概况,系统地论述了丝绸之路石窟壁画地仗、彩塑的制作材料及结构;壁画彩塑颜料的稳定性研究;壁画颜料中的胶结材料分析;壁画的主要病害及病害机理研究;昆虫及微生物对壁画的危害与防治;石窟环境对壁画的影响;壁画塑像的修复、修复材料及工艺;壁画的揭取、搬迁及复原。本书还特别介绍了敦煌研究与美国盖蒂保护所合作的将莫高窟第85窟壁画的修复作为执行…  相似文献   

8.
关于龟兹供养人像的考察(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赴龟兹石窟现场调查,并结合所收集到的藏于国外博物馆的壁画材料,对龟兹,主要是克孜尔和克孜尔尕哈石窟壁画中的供养人像的类型、构成、特征、身份以及年代分期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模写,作为中国历代学习传统绘画技法,理解和体会传统美学思想的主要手段,在今天亦不例外.对于那些在历史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而导致脆弱不堪的古代壁画遗存,现状模写更是最具保护意义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古代壁画的技法,只有通过艺术与科学的研模,才能深层体会和掌握,才能“古为今用”,才能“推陈出新”.通过研模作品的陈列与巡回展览,可以使分布于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和文化情境、不同形式的古代壁画成为一座综合的可以移动的“美术馆”.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赴龟兹石窟现场调查,并结合所收集到的藏于国外博物馆的壁画材料,对龟兹,主要是克孜尔和克孜尔尕哈石窟壁画中的供养人像的类型、构成、特征、身份以及年代分期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早期道教美术出现在一些宗教石刻和陵墓壁画中。永乐宫壁画是元代道教艺术最杰出的代表,其精华是《朝元图》:面积四百多平方米,总计人物形象二百八十个。整体的构图为中心对称式,以八个主像为视觉中心而展开的“千官雁行式”的构图。设色以青绿为主,重勾色填,线条刚健流畅,是我国绘画史上的一绝。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意象色彩观念和历史演变的剖析,以及中西不同色彩观的比较,探讨中国绘画意象色彩在当代中国画创新中的拓展,阐明色彩革新是传统中国画走向现代的重要一翼.  相似文献   

13.
水彩画的材料、技法有其独特演变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变革对水彩画的存在形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历史和艺术发展观来看材料技法的更新引领、辅助和推动水彩艺术的发展。水彩画材料、技法演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作用,也是当代水彩画创新中不可忽视的传统资源和经验宝库。  相似文献   

14.
何家英是中国当代画坛的著名工笔人物画家,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向当代的转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以何家英《酸葡萄》为切入点,初步探讨他对我国历代人物画优秀传统的继承,及对“西画”造型、色彩艺术中有益营养的取精用宏,推陈出新,其开创的新形式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5.
李夜冰彩墨创作注重色墨观的应用与处理,着眼于笔的保留与扩展,突出"神""韵"的彰显,在题材的选择与共融上有自己的特色。他的彩墨画,传承创新、借鉴融合,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代感,是对当代中国画发展做出贡献的艺术家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从传统中国画的观念和材料的变革论述,阐明走向现代的中国山水画需要新的绘画语言,借鉴西方现代艺术色彩观念和材料语言,丰富中国画色彩语言是重构中国现代山水画色彩体系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西方绘画色彩作为一个外来的绘画语言,在中国经过一两百年的成长和发展,最终生根发芽。当然,这在动摇中国人观念深处的色彩表现方法与感觉方式的同时也产生了具有中国元素的崭新的绘画色彩语言,尤其在中国油画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拓展.但是.在当今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又为中国油画色彩语言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山水画的历史发展为脉络,阐述传统山水画题材的衍变、审美心理、人文思想的形成,以及形成山水画题材的思想动机与方法,探讨现代山水画题材的传统延续性、拓展性和多样性。随着时代的变化,对于现代山水画的审美将呈多元开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汉代画像砖、画像石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从创作方法和技巧运用上,形成了我国民族 形式美术的传统和特定风格,对我国后来的石窟艺术、石刻画像以及其他造型艺术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为 我国整个美术的发展奠定了雄厚、广阔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工笔花鸟画曾盛极一时,达到颠峰后,渐趋衰落,至本世纪八十年代,工笔花鸟画重新崛起,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对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现状分析的过程中来论其发展创造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