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针对目前"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存在的学生缺乏背景知识、不会实际应用解决问题、不会融会贯通、被动学习等主要问题,以巩固学生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应用问题导向学习法,对"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实验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课程实验中环环相扣的提出导引问题(PBL),模拟企业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现场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并主动参与设计实验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构建了新的课程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生产运作管理知识解决工作现场布置、生产现场管理、虚拟现实仿真和生产计划制定等实际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思考、创造、应用等综合能力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专业认识实习是一门重要的机械专业实践课程,该课程可在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之前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巩固专业意识,激发学习热情,明确努力方向。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生产、技术、营销和管理方面的实际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奠定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3.
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量大面广的机械工程类学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在培养学生知识、素质、能力中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中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4.
数控车削高级工是在中级数控车工的基础上,对中级数控车工的延伸和拓展,是技术能力的再一次提升,国家对此也有规范的职业标准,规定了数控车削高级工需掌握的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也就是通常说的应知、应会测试。对于中级数控车工的延伸和拓展,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的建设,需要解决学生怎样从中级工技能和知识提升到高级工。本文从生产实际出发,详细的阐述了基于生产生实训的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该模式对高职教育如何培养高技能、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借鉴意义。通过生产性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的实施,为实践类课程校内训练生产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同时,对于培养高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基础综合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5.
参照应用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和知识能力的具体要求,采用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和CBL(Case Based learning)结合实际生产环境,以具体工程环境问题为驱动,构建Linux操作系统卓越课程教学模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置身于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从实际生产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使得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果并重。  相似文献   

6.
一、成人教育在专业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1.课程目标不能满足人才培养要求 成人教育主要培养适应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某一专业的基本理论,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通过训练形成实际能力.而这些都必须通过课程来实现,而就目前来看,大多数课程的教学目标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没有将能力培养列为课程目标.这种忽视能力培养的课程是难以提高学生实际能力的,也就不能满足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有机化学课教学的实际情况,研究探索了有机化学课程的改革新思路,将有机化学与化学实验技术两门课程整合成为有机化学与实验技术,因材施教,理论、实践相互促进,教学效果甚好.实践证明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调动了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实训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船舶实际生产中装配方面的问题,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31):159-160
基础力学是工科类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基础力学课程的主要任务。在深入分析专业培养目标及对力学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对基础力学课程重新设计,包括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构建、教学过程的设计、考核方式的研究,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了"五级递进"课程教学模式,即"课堂项目教学—课程创新活动—课程特长教育—课程竞技教育—课程顶岗实习教学"。在课程项目教学环节中,运用项目教学模式完成相关课堂教学任务;在课程创新活动环节中,利用创新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在课程特长教育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在课程竞技教育环节中,依据比赛相关要求进行专门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课程顶岗实习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将在课堂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相关生产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1.
技术实践能力是高职学生在职业领域从事技术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基于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整合的项目课程是培养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课程载体。围绕专业岗位技能,开发与技术知识特性相适应的项目课程,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设计实践性问题,采用多元教学方式与策略,引导学生掌握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以及设计并利用多元教学场所,拓宽项目课程实施空间,是培养高职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目前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注重知识、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突出能力目标,同时结合翻转课堂、微课程和思政元素等教学新概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郑晓吉  刘福林  周红 《考试周刊》2011,(16):201-201
《发酵食品综合实验》是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发酵方向的独立实验课程,是针对该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现代发酵技术》、《酿造酒工艺学》、《调味品工艺学》等课程之后所开展的集中实践教学课程。它涵盖的内容广,基础理论涉及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发酵工程工艺原理、发酵分析和发酵设备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并与啤酒、黄酒和葡萄酒等酿造酒,以及调味品的生产实践密切相结合。要求学生掌握酒类生产的工艺过程和操作要求,具有初步解决啤酒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将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应用在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在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不仅具有形成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工程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介绍了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建设中,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电气技术实践课程对学生认知探究能力、工程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分析学生认知探究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以能力与知识的关系为切入点,提出以知识到能力的迁移方法为主线,围绕电气技术实践课程改革,探讨如何通过不同类型的实践项目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炼钢生产操作与控制》课程作为高职冶金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由于知识点多,应用性强,且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因此,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学习兴趣不高。从《炼钢生产操作与控制》课程的实际出发,通过下厂调研、与企业专家座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构建了虚拟环境下的课程教学新模式,解决了课程存在的教学难题,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是生产第一线的主力军。计算机将是学生毕业以后从事工作的必要工具。《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最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但是,由于计算机软硬件变化迅速,计算机知识不断更新,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到毕业后应用时可能已经陈旧过时,他们实际所要使用的计算机设备、所碰到的实际问题,可能是在学校里没有见过、没有学过的新东西,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一、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筠 《继续教育》2007,21(9):28-29
近年来,化工、冶金等行业一线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本科院校培养出专业技术知识扎实且实践能力更强的人才。要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能力的学生,就需要有高水平的教师。本文提出将培养“双师”素质教师议题应用于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并提出改革方案和相应措施,研究成果必将对全国同类专业产生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区初中阶段已全面开展"绿色证书"教育,较系统地培养学生从事种植、养殖等实际生产技术的基本能力。据此,在《科学》课程教学中,根据《科学》课程中化学内容,结合湖北省农村普通初级中学"绿色证书"教育教科书内容和当地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实际,介绍一些实用技术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知识就是力量,体会到掌握中学化学基础知识是适应生产和现代生活的需要。近年来,我们指导学校化学教学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使实际教学情况与个人的教学愿景更为接近,不断地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术,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获取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