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童话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由于童话的幻想融进了儿童心理特点,童话的拟人契合了儿童泛灵思想,所以儿童能够自然地亲近古今中外的童话文本。童话是促进儿童心理成长的十分重要的动力,主要体现在:抒情童话有利于儿童美好情感的培养;热闹童话有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觉醒;科学童话促进儿童知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童话,是一种深受儿童们喜爱的文学体裁.儿童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可以确立正确的人生定位,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从而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童话能够使儿童内心压抑的情绪得到宣泄、生活中的局限得到补偿,从而促进健康心理的成长;童话能够提升儿童的认知能力,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儿童心智的成熟.总之,童话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童话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但童话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在幻想的文本里呈现出真实的人生百态。童话描绘出真实的社会现状,童话流露出真实的爱意情怀,童话是儿童心灵真实的体现,童话展示儿童成长历程中的内在真实。这些都是童话的真实性所在。  相似文献   

4.
童话承载着人们对儿童的深切关怀与成长期待,也以艺术的形式反映出生命个体从婴幼儿到青少年各个阶段的心理成长节律。本文以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为指导,发掘童话对儿童发展的隐喻价值,分析世界童话中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探寻童话对于儿童心灵成长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弗洛伊德开始,童话在心理治疗中沿用已久.精神分析学派是把童话应用到心理学研究中最多的心理学流派.近年来童话的心理治疗作用再一次得到重视.童话是适合儿童心理治疗的有效工具.童话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童话具备投射测验的功能,能够投射出儿童自己无法说清的情绪和内心困惑;童话能够处理儿童的心理情结,帮助儿童整合与理清混乱的情结,并且促成儿童的心理成长;童话中还隐藏着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与人交往的典范,儿童通过对童话的阅读能够潜移默化地吸收成人世界的经验,由此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6.
汤汤童话贯穿诗性美和人性美,她的童话体现了儿童的真实和单纯。汤汤把儿童置于成长的偶然裂缝,在特定的伦理困境中启发儿童做出伦理选择。做出选择的前提是对儿童进行伦理教诲,让儿童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灵与肉统一的真实的人。汤汤不但关注儿童成长的境遇,而且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境遇满怀关切,她的童话充满对生命的体贴和生存的怜悯,她的童话消除了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的鸿沟。  相似文献   

7.
童话——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具有丰富想象的,专为孩子们而创作的虚构故事,多少年来,它以其生动的故事情节,夸张的想象,丰富的语言,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去读它、讲它,也使他们从故事人物的真、善、美,假、恶丑中受到感染和启迪。一、以"走进童话世界,铸造童话精神,造就和谐儿童"构筑校园文化"走进童话世界"意为教师与幼儿一起走进孩子童话般的心灵世界,去读懂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童话精神是孩子的主体精神,"铸造童话精神"即将"童话文化"与"童话精神"  相似文献   

8.
童话的幻想性与游戏精神为儿童的成长注入了活力,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力为儿童的道德养成和创新思维的萌发提供了契机。传统的"抒情派"童话和具有现代意识的"热闹派"童话在不同的时期呼应了儿童素质培育的需要,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童话的幻想性与游戏精神为儿童的成长注入了活力,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力为儿童的道德养成和创新思维的萌发提供了契机。传统的"抒情派"童话和具有现代意识的"热闹派"童话在不同的时期呼应了儿童素质培育的需要,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0.
朱逢 《教师》2015,(10):63-64
安徒生童话是一部优秀的童话,曾经是孩子们成长最好的精神食粮。但现代社会,可选择的读物非常多,因此选择传统童话的孩子和家长越来越少,由此有人质疑,安徒生童话已经过时了,安徒生童话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太大作用。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材料分析、行动研究等方法对安徒生童话在儿童及其家长中的接受程度以及安徒生童话对儿童的作用价值进行了调查研究,试图证实安徒生童话依然受孩子们的欢迎,仍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语文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有一种变化恐怕没有引起老师们的注意,那就是新教材增加了许多童话课文。以人教版低年级教材为例,童话课文增加的情况如下表:(单位:篇)低年级新教材的童话课文比老教材增加了12篇,其余各册也略有增加。小学语文教材约有300篇课文,童话课文约60篇,占课文总量的20%;低年级童话课文占课文总量的50%。童话课文为什么比例这样大?新教材为什么还要增加童话课文?因为,正如儿童的身体成长离不开维生素一样,儿童的精神成长离不开童话。童话,是儿童成长的“精神维生素”。童话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  相似文献   

12.
《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教材。教学这篇文章,要找到童话教学的永恒基点:置身儿童视野,牵手童话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立足童话——以文学的方式把握童话;活化童话——以儿童的视野品味童话;超越童话——为心灵的成长提升童话。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走进童话,体会文本言与意的统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童话是儿童教学的一种重要载体。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的思想性格的成长。一般故事神奇曲折,内容和表现形式浅显生动,对自然物的描写常用拟人化手法,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童话是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创造出来的,运用了想象、幻想和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段,给儿童提供了认知世界的一种文本。正如有人提出“童话是儿童与大自然的对话,童话是儿童与自己的对话,  相似文献   

14.
该文论述了安徒生五篇童话中的魔法变形,用儿童心理学解读其表层意蕴:奇幻的形式中洋溢着快乐、温情和游戏精神,能指引孩子成长;用异化观点探讨其深层意蕴:批判社会矛盾和人世不平。  相似文献   

15.
童话,儿童文学中一朵艳丽的花朵,浸润着孩子幸福的童年,激发起孩子奇特的想象。小学阶段理应是孩子接触童话、阅读童话、创作童话、培养健全人格的最佳时段。童话真正站在了儿童的立场上去叙述事情,用儿童能理解的语言去诠释大千世界。小学语文教师要与学生静下心来走进童话的世界,一起阅读,一起感受曼妙的童年。那怎样进行童话阅读呢?  相似文献   

16.
安徒生童话深具儿童精神,安徒生童话的儿童精神在中国的流变从一个侧面记录着中国文学自身成长的足迹,梳理安徒生童话的儿童在中国的流变为思考自身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参照。  相似文献   

17.
贾为的童话内容丰富。她以儿童视角勾画出成人美丽的情感世界,寄寓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她展现了儿童在幻想中成长的特殊方式;她以童话为载体,对人生、社会进行了深入思考,作品意味深远、醇厚。贾为的童话体现了对“儿童本位”观念的正确理解和对童话文体文学性的尊重。  相似文献   

18.
童话在儿童心理成长阶段具有特殊的价值,能够启迪儿童的想象力,增加他们的不同生活体验,拓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有必要融入童话教学。本文从当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存在的误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实践研究,以期为高水平的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中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9.
童话是儿童教学的一种重要载体。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的思想性格的成长。一般故事神奇曲折,内容和表现形式浅显生动,对自然物的描写常用拟人化手法,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犤1犦童话是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创造出来的,运用了想象、幻想和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段,给儿童提供了认知世界的一种文本。正如有人提出“童话是儿童与大自然的对话,童话是儿童与自己的对话,童话是儿童与梦想的对话”。犤2犦童话故事充满了诗性智慧。教师可以运用童话故事既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又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20.
"童话童画"的教学就是让孩子们在看童话、听童话、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运用卡通的绘画形式,表现不同的童话情节或意境,并通过童话情节、历史背景材料、不同孩子的思维角度去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欲望."童话童画"能适应包括从未接触正规儿童绘画训练的大多数儿童进行趣味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