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溶液浓度及溶液配制(第五讲)北京教育学院西城分院张世竞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除直接使用从试剂商店购买来的固体试剂和液体试剂外,还要使用各种不同浓度的试剂。因此,溶液的配制是实验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技能。溶液的配制大致可分为:非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溶液配制、...  相似文献   

2.
做过高锰酸钾一系列的化学实验后,玻璃仪器上会留有MnO_2斑迹,常采用的方法是用浓盐酸或亚硫酸钠溶液处理。笔者经过实验证明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即双氧水)效  相似文献   

3.
读者注意,对于怎样配制CuSO4溶液,不可以认为是小题大做,更不可以认为这是一个没有疑问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波尔多液碱性溶液是古老传统的自配农药,其配制简单,经济适用,对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的多种病害防治效果显著,但配制方法不同,波尔多液的质量效果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人教版)化学教材中的实验涉及不同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有很多。为了方便广大教师使用,我们将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Ⅰ、化学必修Ⅱ、选修1~6全部教材中所用到的不同物质不同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分别列入以下4个表中(省略饱和溶液的配制)。  相似文献   

6.
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色的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大小对实验的效果有没有影响?用酒精配制的酚酞试液在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白色浑浊物?文中对此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表明:用蒸馏水配制的酚酞试液与碱溶液反应,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要尽量低些,才能保持红色的时间会更长;用酒精配制的酚酞试液与碱溶液反应,酒精中溶解的酚酞要尽量少些,才能避免白色浑浊物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溶液计算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是中学生毕业后从事许多工作都可能要遇到的一种问题。因为,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教学、日常生活都经常用到它。如果学生能掌握一种解决这类问题的简便方法,则对他们将来工作是很有好处的。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发现,中学溶液计算问题大多数属于非化学反应系的计算。即不涉及溶质的化学成分改变。无论是溶液的配制、浓缩(或稀释)、结晶过程、在配制前后,浓缩(或稀释)前后、结晶前后溶质总是相等的。这个事实就是本计算法的依据。据此,可推出其数学表达式——等质公式。将此计算法用于溶液的配制、浓缩(或稀释)、结晶及浓度换算和溶液的综合计算五个方面,就表现出其原理简单,思路明确,易学易会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CuCl 2 ·2H 2 O作溶质代替氯化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采用炭粉来代替一氧化碳做还原剂,与氧化铁混合灼烧的方法,做炼铁原理的演示实验,简便易行,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1探究问题的提出现行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第52页实验[3-2]介绍了乙醇被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说明乙醇具有一定的还原性。这是新课程增加的实验。在教材里,该实验的介绍比较笼统,重铬酸钾溶液浓度以及酸性溶液的浓度都没有详细的介绍。在《教师教学用书》第57页只简单地说明: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是K2Cr2O7晶体溶于水,再加入稀硫酸配制而成。按常规配制重  相似文献   

10.
电石跟水反应制取乙炔的实验,不论把水滴入电石或者把电石投入水中,反应都很激烈,且产生大量泡沫冒出。一颗电石投入水中一下子就反应完,反应很难控制。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有些资料介绍,把水改为饱和食盐水。把电石投入饱和食盐水反应稍为缓慢,但仍有泡沫产生,还不够理想。我把电石跟1:1酒精溶液反应制取乙炔,反应很缓慢,没有泡沫产生,产生乙炔气体很平稳。将一颗约0.5克电石投入1:1酒精溶液,产生的乙炔气体通入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通入溴水,溴水褪色。换上尖嘴导管点燃乙炔气体,能安静燃烧约十分钟。效果很好。为什么电…  相似文献   

11.
1实验分析维生素c,学名抗坏血酸,是一种无色晶体,分子式为C6H8O6,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溶液显酸性,并有可口的酸味。维生素C的化学特性是容易失去电子,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在水溶液中或受热很容易被氧化,在碱性溶液中更容易被氧化。因此,维生素C能与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发生反应,如高锰酸钾溶液、三氯化铁溶液、碘等。  相似文献   

12.
在物理教学中做扩散和对流实验,按课文所介绍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做,效果不佳,操作麻烦,花时太多。因硫酸铜和高锰酸钾的密度都比水的密度大,致使硫酸铜或高锰酸钾自进入水面直至下沉到瓶底的全过程中会不断地溶解扩散,从而出现了与对流规律相矛盾的现象,使学生产生了异向思维,对对流现象产生了误解。现利用高锰酸钾对“对流”现象实验做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3.
对重庆地区18种植物色素在酸、碱溶液中的性质做了研究,从中筛选出了几种变色敏锐的单一植物色素用作酸碱指示剂;并配制出了变色较好的混合指示剂;还介绍了提取植物色素的方法。既能满足中学化学实验要求,又可减少污染,节约支出,符合绿色化学理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第52页实验[3-2]介绍了乙醇被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说明乙醇具有一定的还原性。但教材对该实验介绍过于笼统,重铬酸钾溶液浓度是多少?配制其酸性溶液  相似文献   

15.
从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必须要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的角度看,第一章实验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学会必要的实验基本操作的技能和方法(如物质的溶解、过滤、蒸发、萃取、分离和提纯,物质或离子的检验等),学习定量研究的方法(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体验和了解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化学实验的准备工作中,经常涉及到液体药品,而有的液体药品需要用蒸馏水进行配制,但为了方便,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情况下,人们又常常直接用自来水进行配制,从而导致溶液中出现不易沉降的棉絮状物,想过滤又嫌麻烦,就直接装入瓶中供师生使用,这样的液体极易引起学生的质疑。为了解决这些不足,笔者自制了一套自动过滤装置,较好地解决了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型移液器     
新型移液器张瑞田(天津武清县黄花店中学301708)在化学分析配制溶液等工作中,经常用到吸液球及移液管进行移液.这种移液方法需要相当娴熟技术.否则会出现提液失败、放液不准、污染仪器(吸液球)等现象.还会使手指疲劳,耽误时间.尤其是大、中学生及初学者,...  相似文献   

18.
探究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淀粉溶液和碘水配制的正确方法,淀粉遇碘变蓝色会受酸碱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按照高中化学教材第二册介绍的银镜反应实验步骤,在实际操作中因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得到满意的现象。若用以下改进方法则可得到较理想的结果。一、实验准备配制1.5mol/L 硝酸铵溶液、0.5mol/L 硝酸银溶液,2.5mol/L 氢氧化钠溶液各100毫升。准备一瓶带滴管的乙醛溶液(或其他醛基化合物)。三支大试管,三支10mL 量筒,三支胶头滴管。  相似文献   

20.
3 一般仪器的安全使用3 1 试管、试剂瓶、量筒、烧杯的安全使用(1)试管加热时 ,勿使管口朝向自己或别人 ,以免加热不均匀时 ,溶液从试管中溅出。离心试管则不宜用来加热。(2 )切不可用火焰来直接加热试剂瓶或量筒。也不可在试剂瓶或量筒内配制溶液 ,因为配制溶液所放出的热量往往能使这些玻璃容器破裂。(3 )搬移试剂瓶 ,尤其是盛满溶液的大试剂瓶时 ,不要单拿住瓶颈。拿起大烧杯时 ,则宜用双手捧住烧杯的边缘。(4 )薄壁、软质的烧杯 ,不宜高温强热。(5 )试剂瓶内装入碱性溶液后 ,应改用胶塞塞紧。3 2 吸液管、分液漏斗、冷凝管等安全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