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经在“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的思考中迷惘了好久,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中,顿悟了课堂上学生的收获应是我们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于是,开始用简单的思想看待语文教学,发现学生的收获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学会、会学、提高。学会什么?知识和方法;会学指什么?具备能力;提高的是什么?语文素养。原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做的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自然达到提高。正是本着简单就好的思想,在《苏州园林》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学始终围绕“四个一”进行,这四个一是:抓住一个特点(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图画美),设…  相似文献   

2.
正【指导思想】本节课是《信息技术基础》第一单元《制作演示文稿》中的第三课《精心修饰图文美》。对于这个内容,主要要求让学生学会掌握插入图片、剪贴画和更换文档主题的操作,学会插入自选图形,能够在自选图形中添加文字。在新课标指导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并不是只让学生学会课本的知识就行了,更关键的是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本节课的设计着眼点必须在  相似文献   

3.
袁来军 《江苏教育》2007,(20):47-49
为了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增加教学效益,我尝试着上了一节科学课《玩陀螺》。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节“做中学”的活动课程内容,我认为这节课研究材料的结构性很强,学生动手与思维的空间很大。  相似文献   

4.
在上高中《生物》中的“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这节课时,我们发现知识点较密集,课容量较大,并且“脊髓的反射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条件反射的建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部分内容在旧教材中是用3课时完成的,而新教材是集中在1课时完成的。如何既完成教学任务,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做了一点尝试。下面就针对这节课中的“实验”的设置谈谈我们的体会。一、“股跳反射”实验——导入新课一节教学效果良好的课,关键是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这节课我们设计了一个让每位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做的简易实验来导入…  相似文献   

5.
去年 4月 ,国家教育学会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们在昆明对参加全国观摩教学评比的 31节课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评价 ,认为湖南省耒阳市师范附小杨玉芳老师的《毛细现象》一课很有创造特色 ,是一节学科创造型的好课 ,此节课被评为全国自然教学一等奖。a .在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上有创新。本课在教学过程的铺排上 ,与传统的五环节教学作了彻底的决裂。完全是循着科学家探究科学的思路与方法“现象→猜测→验证→结论→应用”来进行教学的。教学中 ,由于教师当好了导师 ,学生便学着做了“科学家”。观察实验现象时 ,能做到仔细、认真 ;猜测原…  相似文献   

6.
听完何金钟老师执教的《大江保卫战》,脑海里立刻显现出一个词语:从容不迫。面对“挑剔”的《教师之友》编辑、“教育在线”网友,面对完全陌生的学生,何老师的课依然上得如此从容。这从容来自平时的千锤百炼,这从容来自自身的丰厚底蕴。何老师的课是在上午第三节上的,深谙学生心理的何老师,面对已经上完两节公开课的学生,来了三道智力小游戏。在会心的微笑中,学生的疲劳和紧张立刻烟消云散。何老师的课是在与学生的“商量”中开始的:他与学生商量怎么上这一课;他与学生商量读几遍书;他与学生商量要不要当堂完成书面作业。一旦商最决定,何老师便放手让学生去做。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出示“友情提示”,何老师却坐在一边静静地欣赏学生读书,整个“教室里”弥漫着一片活跃的沉静。何老师这节课是一节简约的语文课。没有众多的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自然》第九册的第四课《制作电热切割器》是节选学课,继《电热》之后,指导学生制作简易电热切割器。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会制作简易电热切割器。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并按书中提示制作一个简易电热切割器,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做。住在附近的同学可以一起做,上课时带来。上课时,教师在黑板上画个图案,让学生拿出自制的电热切割器,用它将泡沫塑料切成该图案,比一比,看谁切得又快又好。此时,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涨,各组展开了比赛,谁也不甘示弱。待学生切成后…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讨论了《电子小报报头的设计与制作》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从课前思路、教学过程、课后反思三个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观和语言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9.
最近 ,有幸听了上海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特级教师陈震老师的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指导课《记一次成功的小实验》 ,令人受益匪浅。陈老师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 ,匠心独具的教学过程 ,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指导课共由两节课组成。第一节课引导学生学习例文《我做成功了不倒翁》 ,通过让学生“自读—质疑—释疑—自悟” ,弄懂了制作不倒翁的过程 ,明白了例文是怎样借助关连词、过渡句 ,将“制作过程”连接起来的及如何将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 ,为第二节课的作文教学作了充分的知识储备。第二节课更是全堂课的精彩之处 ,共由三个环节组…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表格的制作与处理”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一节重要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技能操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对表格制作的各种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1.
说教材 本课是依照新《美术课程标准》和安徽省教科所新编教材精神创编的四年级下册教材《一起学篆刻》。这是一节以图案绘制、刀刻印拓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制作课,取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篆刻中的“肖形章”,其绘形、刻印的过程与传统的篆刻过程略有不同。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对制作材料的掌握情况,我在刻印的材料及印纹绘制的要求上做了适度的更改与调整。  相似文献   

12.
《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学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已经掌握了测密度的一般步骤,但运用到具体情况中时,大部分学生还不能把问题考虑得完整、透彻,独立操作能力一般.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建立和理解“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这一节内容在新教材中的地位仍是十分重要的,它上承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平衡的建立过程,下启有关速率、平衡的“综合图像”分析和等效平衡,因此,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这一节内容.该节内容的重难点是理解并学会应用“勒夏特列”原理.会做“初级”速率、平衡图像.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下半年,我市三年级学生也开始使用教科版《科学》教材。作为一名专职自然教师,五六年级的《自然》课必须由我教,居然让我无缘与《科学》课亲密接触,只听全市科学教师同一句话:“科学课,不好教!”这更让我这个年青人跃跃欲试!机会终于来了,我有幸参加青年教师赛课,初赛我上《反冲》一课,顺利进入决赛;决赛中我上了一节科学课《一杯水的观察》,效果特别好,还使我觉得上科学课特别轻松!我就来谈谈我的体会:一、课前准备多,课上约束少“充分的准备,是上好科学课的保障。”科学课是孩子们的探究课,没有东西,还探究什么呢?所需材料不仅老师应…  相似文献   

15.
《植物怎样吃“东西”》一课学完以后,一个学生提出:海尔蒙在实验中有一个疏忽:他在实验中只比较了植物和土壤前后重量的变化,而忽略了对水的研究。 对此,我没有简单地回答,而是表扬这个学生具有不断追求新知,勇于探索的精神,引导学生再次认真阅读课本中“海尔蒙的研究”这一节,思考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是“认识时间”。这个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认读时间。上过这节课的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课前都对本节课进行了详细认真的备课,在课上用到了实物、模型和课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效果看上去不错。  相似文献   

17.
【课前思考】 1.《平均分》一课的重点是什么?确立本节课的重点必须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平均分》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主要是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在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且能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然而,我们似乎总习惯把语文的积累简单地理解为每天一节课的数学相加。于是乎,每天的那节课无论是对于老师,还是对于学生,“分量”都显得那么重,“期望值”都显得那么高,这节课自然就承载了太多太多的期望和等待。对于学生来说,所谓课前预习就常常流于形式,而更多地体现为“期待”,即期待在课堂上收获尽量多的“东西”,因为这节课是当天语文学习的“全部时间”;对于老师来说,除了课前为明天那节课所作的精心准备,也体现为一种期待,即期待着要把尽量多的“东西”传授给学生,因为这节课是当天…  相似文献   

19.
《有趣的剪纸娃娃》是岭南版美术教材第四册的一节手工制作课。同时,这节课也是深圳市第六届中小学美术录像课评选活动罗湖赛区的指定参赛课程。我作为学校参赛选手有幸参加了此次评选活动,对于自己在评选过程中经历的“同课异构”比赛模式,  相似文献   

20.
笔者曾多次上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节课。在这个过程中,我对教学、课堂、学生,甚至对人生的认识随之加深。我认为这个过程就是教师作研究的过程,是向“教师即研究者”逼近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