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间定向是个人行为和思想所偏好的方向,主要指向过去的客体和事件。本实验以14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高过去定向组,低过去定向组)×2(自我参照,他人参照)×2(消极的过去信息,积极的过去信息)混合设计考察了过去定向者认知加工的特点:结果表明:高过去定向的个体对有关自我的过去信息加工深度深,能产生较好的回忆;并倾向于优先加工与自我有关的消极信息。过去定向者的认知加工具有类似自我图式的性质。对产生该效应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过去时间洞察力是个体对过去时间的认知、情绪体验和行动上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研究过去时间洞察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对过去时间洞察力概念界定和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提出大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的理论维度结构的初步构想:大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是一个3维度(过去时间认知、过去情绪体验、过去行动)、11因素(过去时间价值评价、过去时间压力评价、过去时间管理评价、沉湎过去、反思过去、正面过去、负面过去、行动目标性、行动计划性、行动守时性、目标合适性)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3.
2005年2月8日,是我们的农历除夕。过年了,祝贺同学们又长大了一岁。在过去的日子里,有的同学浑浑噩噩过去了,有的同学快乐潇洒过去了,有的同学压抑烦恼过去了,有的同学迎难而上过去了……总结过去,面向未来,无论憧憬还是希望,在新一年来临之际,同学们有什么心里话要对自己、对父母或是对老师倾诉呢?  相似文献   

4.
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吧,别总是放不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对未来都说明不了啥。轻轻松松地拥抱太阳,高高兴兴地享受鲜花,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吧,别总是放不下。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吧,别总是放不下,无论是荣誉还是挫折,对未来都说明不了啥。热热烈烈地迎接太阳,欢欢喜喜地送走晚霞,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吧,别总是放不下。(本栏目责编徐刚)别总是放不下@刘玉广$深圳莲塘鹏兴花园  相似文献   

5.
田秀珍 《四川教育》2014,(11):27-27
十多年的课堂创新,我们经历了当初的迷茫,感受了创新的魅力,投入了改革的豪情,随后也在归于平静中不断反思:过去语文课堂的平静、轻松、简单哪儿去了?过去语文教学的双基哪儿去了?过去语文课堂的整体意识哪儿去了?过去语文课堂老师的精妙讲析哪儿去了?于是,对双基、对整体、对必要的讲析我们开始呼唤回归.  相似文献   

6.
过去情绪体验是过去时间洞察力的基本维度之一,指个体在过去时间认知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过去(或过去时间)所持有的一种独特的态度和主观的情感体验。本实验以18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2混合设计考察了过去情绪体验对自尊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去正面情绪体验者倾向于高自尊,过去负面情绪体验者倾向于低自尊。对于高自尊词的回忆量,正面情绪组显著高于负面情绪组;对于低自尊词的回忆量,正面情绪组显著低于负面情绪组。在正面情绪组,高自尊词的回忆量显著高于低自尊词的回忆量;在负面情绪组,高自尊词的回忆量与低自尊词的回忆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尽管诉讼法学和证据法学界对证据这个概念给出了不少定义,但实际上依然没有体现证据的本质特征。过去的事件在现实中会留下许多的痕迹,包括人类的记忆也是一种痕迹。通过收集过去事件遗留的痕迹,并对这些痕迹进行分析,可以复原过去的历史,达到查清案件事实的目的。因此,证据是诉讼主体提出并用来证明过去事件的痕迹和对痕迹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A.S.拜厄特在小说《占有》中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叙述,围绕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描绘,在过去与现在的交汇之中,爱伦·艾什的日记充分展现了二者之间的占有关系。爱伦·艾什的日记中有撰写、有修改、有留白,通过对过去痕迹的覆盖,爱伦的日记成为了现在与过去之间的围墙。因此,爱伦的日记展现了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过去是无法被现在所占有的,现在所能把握的唯有过去留下的踪迹。  相似文献   

9.
人生大部分的时间是站在过去而不是站在现在或将来以遥望未来,甚至更多的人是驻足过去、审视过去。诗歌也不例外,回望、追忆、缅怀过去成了历代文人挥之不去的叙述母题。正如古罗马的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所说:"倘若对过去的重大事件逐一寻根究底,过去的一切  相似文献   

10.
过去完成时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难点之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概念,归纳句型,可使学生熟练掌握其用法。下面笔者就此对“过去完成时”浅析如下: 一、概念:过去完成时表示在过去某一时间或动作之前已经发生或完成了的动作,即“过去的过  相似文献   

11.
所谓过去式 ,指动作发生在过去的一种语法形式。与之有关的有 :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现在完成进行时和过去完成进行时等。但在用动词填空的过去式时 ,到底用过去式的哪种时态呢 ?我们往往感到模糊。现我们就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来看看它们间的联系。一、相同点 :它们的动作都发生在过去。二、不同点 :A :概念不同。 (1 )一般过去时 :指过去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它强调过去发生的这个动作或存在的这个状态。没有强调时间 ,也没强调该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 (2 )过去进行…  相似文献   

12.
詹千友 《考试周刊》2011,(62):116-117
在日语中,过去式是常见的、复杂的语法形态之一,过去式的课堂教学应该首先明晰过去式的基本用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不表示过去用法。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但要把握一定的度,不能过分强调其非常规用法的一面。以免对学生产生误导。  相似文献   

13.
日语中也有过去和非过去的时态对立。英语中表达过去发生的事是用「V+ed」的形式来表达,日语则是用「た」形来表示过去时。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但日语中的「た」形并非单单表示过去,对日本语的「た」形时间点的理解我们应该理解为它可能是与现在有关联的那一瞬间的现在这一时间点,也可能是完全与现在分割开的过去这一时间点。  相似文献   

14.
张贤亮的小说《青春期》对过去历史的眷顾和恋恋不舍,而卫慧等“新人类”女作家作品对历史过去却表现的是异常的冷漠和厌倦。显然前者对自己是不断肯定,而后者相反,在否定乃至漠视过去中前行。  相似文献   

15.
文学史,顾名思义,即文学发展的历史,也就是研究过去的文学创作文学现象的历史。它的研究对象,是过去曾经存在过的文学现象。由于文学反映的不仅仅是作家个人的感受和经历,而是整个的社会生活,所以,文学史的研究对象又不得不涉及历史上特定阶段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一般人来说,笼统地讲,历史是对过去的描述和阐释,过去的就是已存在过的。因此,当我们使用“历史”“过去”的概念时,我们大都把它当作在过去时间里的整个  相似文献   

16.
朱晓焰 《文教资料》2008,(34):125-126
历史学科知识讲的是过去发生的事,初中学生受年龄、认识水平所限.难以理解所学的涉及过去的知识及对过去的评价,形成正确的表象.通过几种熟悉的思维方式,把历史理性内容具象化,帮助学生理解把握.  相似文献   

17.
历年来高考动词时态题偏重于考查过去进行时,现在/过去完成时,一般将来时,“特殊”过去时。解这些动词时态题时,考生一定要认真分析动作所发生的时间,想象在那个特定时间动作所发生的背景,该动作是经常性,一般性动作,进行性动作,完成性动作,还是将要发生的动作?一、对过去进行时的考查[方法]:寻找过去特定的时间,体会过去某一动作正在进行。[说明]:考生应首先将动作定格在过去,然后再找出过去某一特定时间点,并分析出在那个特定时间点动作正在进行。因此找出过去某一特定时间点是解过去进行时的关键,过去进行时的特定时间点通常由下列几种情况标明或暗示。  相似文献   

18.
通过时间透视投射测验和修订后的主动性人格量表考察高低主动性人格的时间观。结果表明,高主动性人格者更加关注未来,有更积极的未来取向,更倾向于把过去、现在、未来看作是分离的;低主动性人格者则更看重过去,更倾向于过去取向,对过去、现在、未来的关系更倾向于认为是相互包含的。  相似文献   

19.
自我评价既包括对现在自我的评价,也包括对过去自我和将来自我的评价。为了维护和提升现在的自尊,人们积极评价主观近的过去自我,消极评价远的过去自我,特别是在重要的特征上;并将积极的过去自我知觉为近的,消极的知觉为远的。主观近的过去自我直接影响现在的自我评价,远的对现在的自我评价的影响很小或有一种对比效应。对将来自我的评价,也是为了提升现在的自尊,将来自我的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的主观时间距离知觉也存在着不对称性。该领域的研究可向密切关系、特殊群体的时间自我评价模式拓展,验证时间自我评价理论跨文化的普适性,并深入探讨其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0.
发现人生     
回忆是有毒的。如果一个人总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那他就永远地失去了现在和将来,而只能永远生活在过去中。不论过去是多么辉煌或者多么黯淡,它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回忆过去能让我们的神经变得脆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