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策划背景   今天的圆明园废墟,已经成为人们缅怀历史、感伤过去的遗迹.但是人们在观赏昔日的皇家园林时,却遗漏了一处地方--圆明园中惟一既不属于历史,也无法融入现代都市的“明园打工者子弟学校“.   ……  相似文献   

2.
“过去我们以为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出路,通过我们到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参观后,我才知道,通过职业教育我们也照样能够成材。我们这些打工者子女从中看到了希望和前程——昌平职业学校是我们放飞理想的地方!”这是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河北忠诚学校初中三年级汪丽群同学在“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与河北忠诚学校联合办学”挂牌仪式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3.
长城、长江、泰山、黄河,这些世界闻名的历史和自然遗产,彰显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和自豪;但是,也还有另外一些地方,却记录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屈辱和苦难,比如圆明园、刘公岛甲午海战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来到这些地方,我们不仅游历名山大川,了解历史知识,而且还会浮想联翩、思绪万千,产生关于历史与未来的种种思考。倪人杰的《在圆明园遗址前的思考》是一篇游记。小作者记录了游览北京圆明园的经历,他运用自己的想像,把现在能见到的各种园林遗迹还原成历史原貌:西洋楼的残垣断壁原来是富丽堂皇的宫殿,那一条条干涸的小河也一定是风景秀丽的奇观—…  相似文献   

4.
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有许多民办学校,一开始引入了大量的青年优秀教师,发展势头也很好,成绩可以说是“立竿见影”,许多家长、学生也趋之若鹜;但是几年之后,却发现这些学校一点点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相反,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却能从“奴隶到将军”,把自己的品牌一点点做大,把自己的特色一点点充实,成为引人瞩目的名校。  相似文献   

5.
如何拥有优秀的校长——“总裁生命周期模型”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管理者,是学校工作的计划者和组织者。一所学校办得好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校长是决定性因素。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因此如何拥有优秀的校长是学校管理中的一个古老话题。长期以来人们作了大量的研究和不懈的探索,但是今天这个问题依然困惑着人们。教科书规定的知识、素质、能力全面发展,样样行的校长很难找到。一些曾经带领学校走向成功的老校长却成了学校改革的“绊脚石”,为什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呢?汉布瑞克和福克托马的“总裁生命周期模型”为我们思考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一、总…  相似文献   

6.
前一段时间,“圆明园昔日辉煌是否需要重建”的问题在文化界引发了一场很大的争论,力主“重建圆明园昔日辉煌”的“修复派”与力主“让废墟成为民族耻辱历史教科书”的“保留派”各执己见,一直未有定论。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也无法避免类似的问题——是否有必要修建仿古建筑。看,我们南京的小朋友已经开始讨论了……许一: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古代的名建筑有很多,富丽堂皇,十分宏伟壮观。可是当年建造这些建筑时不免劳民伤财。有些人说现在是高科技时代,有了起重机、货车等工具,很方便。但只要仔细想想,耗电能、动人力、费财物,再加上…  相似文献   

7.
我们这些人,对清代总有一种复杂的情感阻隔。记得很小的时候,历史老师讲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时眼含泪花,这是清代的开始;而讲到“火烧圆明园”、“戊戌变法”时又有泪花了,这是清代的尾声。年迈的老师一哭,孩子们也跟着哭,清代历史,是小学中惟一用眼泪浸润的课程。从小种下的怨恨,很难化解得开。老人的眼泪和孩子们的眼泪拌和在一起,使这种历史情绪有了一种最世俗的力量。我小学的同学全是汉族,没有满族,因此很容易在课堂里获得一种共同语言。  相似文献   

8.
前言:通常,人们评价一幅画的标准是“像”与“不像”,尤其是小朋友学画画,进步的标准之一,就是越画越像。然而,西方艺术发展到今天,却带给人们极大的迷茫:那些被称作大师的人,他们的画是越画越不“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怎么去“看”这些画?为什么画得“不像”却可以成为传世名作?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学会把握一些最基本的元素去诠释这些画?“越画越不像”印证了一部绘画发展的历史:从摹写自然的“像”到表达内在的“真”。  相似文献   

9.
徐健 《江西教育》2002,(17):10-10
过去,我们用一次次的练习、作业充塞着学生的时间、空间,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疲劳的应战状态,毫无个性自由,这当然不能使个性自然发展。但是,我们万万不能走向问题的另一极端,表面上给学生更多的空间了,让他们从必修课里解放出来,事实上却马上又陷入了“自由的泥潭”。所谓“个性发展空间”,其实就是很多学校开设的课外活动。主要包括:弹琴、舞蹈、英语、画画、书法等。在“个性发展空间”里的孩子们似乎都在努力成为和别人相同的人,都希望成为讨别人喜欢的人。他们最终可能都有了一些特长,但是他们却在不知不觉中“消磨”了自…  相似文献   

10.
江鹏 《湖南教育》2008,(11):31-31
案例1这是一堂远程教学示范课,教材内容是《圆明园的毁灭》。教者为了激起学生对圆明园这一中华艺术瑰宝的珍爱,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上课伊始,用了大量有关网明园的影像资料。一幅幅精美的罔片,一幕幕侵略者肆意践踏的画面,如过江之鲫出现在学生面前。  相似文献   

11.
一五四运动时期,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这一口号在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中,曾激励着人们胜利前进,是新文化运动的锐利思想武器。五四运动已经过去六十年了,新文化运动也已成为过去,但是这个口号却随着时代的发展所赋予的新的内容,有着没有成为过去的东西。民主和科学本来是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对欧美资本主义文明起过巨大的作用。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激进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12.
俞国宏 《海南教育》2014,(24):91-92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即“三流学校做制度,二流学校做品牌,一流学校做文化”。当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有意识的学校管理活动的时候,我们越来越发觉一批优秀学校长期保持生命力和活力的最重要的原因所在。一所学校可以没有辉煌的建筑,可以没有悠久的历史,但任何一所名校一定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成为全体成员的共同教育理想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鲁迅虽已过去,但是历史还在继续。鲁迅作为.“历史中间物”却被延续至今。鲁迅关注的某些问题仍然存在,或者变异。鲁迅研究在当代还要继续。而且在重新审视鲁迅的时候.我们发现更为重要的是作为遗产的“鲁迅精神”和“鲁迅思维”,它是鲁迅的精髓,相对于问题来说,这些更值得新世纪的青年一代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由于历史的过去性,历史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两种情形:一是学生对历史学习没有兴趣。他们认为历史是一门由一些毫无意义的琐事与事件组成的学科,历史看起来与他们的生活无关。二是学生对历史有一种隔阂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容易产生误解。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柯林伍德认为:“权威们”(包括权威历史材料和权威历史学家)告诉我们历史总是存在“空白”和“裂隙”,而历史本身是由纵向系统和横向系统编织的完整的“网”,是连续的、立体的、完美的“过去的画面”。要真正理解历史,读懂历史,“神人”到过去连续的、立体的、完美的“过去的画面”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许多学校的大门两侧都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荣誉牌匾。这些牌匾对学校而言是一种荣誉.是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某个时期内某项工作内容的认可和褒奖.其初衷本是正确地引导学校办学.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并通过颁发荣誉牌匾的办法促进、指导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工作.但是.这些本应是“锦上添花”的荣誉牌匾在有的学校里却像世袭的爵位.一朝获“荣誉”。终身享殊荣,他们把荣誉牌匾当做一种永久性的资源和“护身符”.  相似文献   

16.
朱正琳 《新读写》2011,(7):92-94
与妻子每天早上到圆明园散步健身,已经有5年多了。圆明园的好处,除了离我们家很近以外,还有两点。第一是地广人稀,本来就很少的游客还都往“遗址”一地挤,其他几个宽广得多的景区倒成了“老圆明园”的专用区了。第二点是,圆明园尽管是一个标准的皇家园林,但也许是由于废置的时间过长,那些当年人工堆成的小土山上却形成了近似野生的生态。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一位台湾的摄影家,要拍一幅圆明园的夜色写真,选择了月圆之夜,我陪他前往。但是到了圆明园之后,面对那断垣残壁的历史沧桑,我们忽然意识到圆月下的圆明园,拍出来虽然好看,但不如一钩残月下的圆明园更富有含金量。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令人开心的风景,而是中国百年国耻的纪念园。  相似文献   

18.
1999年10月13日,春城昆明,云南大学礼堂内,全国第三届小学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名教师,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一位女教师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上课伊始,教师就启发学生提出5个疑难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她指导学生精读、研讨了第2、3自然段,自读了第4、5和第1自然段。最后,她手指圆明园废墟图画,用激昂的语调说:“它记载着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我们中华民族那段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忘记过去就是背叛!为了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  相似文献   

19.
试论以说写训练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模式深圳熊开明一、对以读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反思“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这一观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不管过去还是现在,我们的语文教材和课堂教学大体上却属于以读为中心的模式。就教材来看,以课文为纲,以课文类别和读...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和研究背景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数量庞大的农民群体由农村流向城市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常态。但是近年来,这种流动群体的内部构成却发生了些许的变化,过去“单枪匹马”的青壮年劳动力们现在则是“携家带口,举家迁徙”。在这些流动的家庭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本应在家乡读书的孩子,现在却成为生活在城里的农村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