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敬宏  杨永 《网络传播》2009,(10):18-19
重大主题新闻事件的宣传报道是媒体新闻宣传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每逢国庆等这类可预见的重大节庆时,各类媒体都会组织方方面面的力量浓墨重彩地进行宣传报道。今年恰逢国庆六十周年,正是报道庆典活动、宣传建设成就、弘扬爱国主义、引导社会舆论的绝佳时机。网络媒体作为近些年兴起的新型媒体,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庆报道的主力军。网络媒体如何切实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先天不足,为不同的受众提供其喜闻乐见的国庆新闻报道,是一个具有实践紧迫性和理论探讨意义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2.
张颖颖 《新闻世界》2013,(8):102-104
节庆报道一直以来是媒体,尤其是纸媒进行报道策划的重点。本文主要通过纵观1999年、2009年《新疆日报》的国庆专题报道,从而对其节庆报道策划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每年都有一些重大的节庆日,固定的像“五一”、国庆、春节等,特殊的有重大的主题庆典时期等。2011年的国庆节过去不久。人们对国庆节期间各媒体的报道还记忆犹新,因此回顾和分析今年国庆报道更具鲜明的提示意义。国内新闻媒体在遇到节庆日的时候。往往会根据媒体各自的性质,采取一些非常规化的采编手段.适时调整自己的报道思路与方案,来应对这种主题宣传。传播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新闻洞” ,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60年来发展成果和综合实力,以及新闻传播能力的一次全面展示.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报道中,我国新闻媒体有了诸多方面的突破和创新,全面、立体、生动地呈现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盛典,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在梳理了翔实的60周年国庆报道实践的基础上,运用传播学,以及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理论,对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报道模式创新及特点--小众化放射性传播模式,报道尺度宽泛,注重系列报道的前期专题策划,创新题材,内容多样化,视角多元化,贴近式报道,媒体在盛大庆典时保持冷静理性思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指出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媒体资源的前提下,须注重报道文本意义的表达和生成,注意这次成功的报道模式要避免今后陷入流程化的困境.为进一步思考重大节庆报道的传播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国庆报道一直是我国新闻界高度重视并着力经营的报道项目,在大庆之年,各新闻单位都为搞好大庆报道尽其所能,殚精竭虑。因而庆典报道也就成了新闻界理论认识和实践水平的集中体现。本文试从1984年与1999年两次国庆报道的比较中考察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进步,作为对祖国50华诞的迟到献礼。(一)新闻策划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由一般的自为操作转变为高度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6.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是今年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举国关注,举世瞩目。对新闻报道来讲,这不同于一般的节庆报道,是一次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涵盖内容极为丰富的重大战役性报道。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在国庆50周年的报道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 重大报道的组织策划,十分重要,也可以说是整个报道成功的基础和前提。试以新华社在这次重大报道中的策划与组织为例,探讨和总结节庆报道乃至重大战役性报道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7.
节庆活动是我国人民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节庆报道也成为我国新闻构成的特色之一,其经验、规律及其处理原则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重要内容。节庆报道是我国各新闻媒体每年都要策划实施的“重头戏”,次数多,分量重,宣传效果要求高。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读者水平的提高,对节庆报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其领域不断扩大,形式不断出新,深度不断开掘,思路和宣传效果不断提高,甚至要求更多的哲学思考。为了对多年来新闻界这一常见的报道类型的经验、规律进行较集中的归纳总结,为其改革、创新寻找思路,也为新闻界搞好今年的国庆报道提供学习交流的园地,本刊特组织一组“节庆报道剖析与对策”的文章,以期使读者有所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8.
卢文炤 《青年记者》2009,(20):27-27
新中国甲子华诞,国庆报道自然被归入重大战役性报道之列。回顾各类媒体的国庆报道,创意点不少。在这次国庆报道的媒体“方阵”中,有两个“方阵”尤其值得注意,一个是网络媒体,一个是时政类周报期刊,这两个“方阵”比电视和综合性日报的表现更出色。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甲子华诞,国庆报道自然被归入重大战役性报道之列。回顾各类媒体的国庆报道,创意点不少。在这次国庆报道的媒体"方阵"中,有两个"方阵"尤其值得注意,一个是网络媒体,一个是时政类周报期刊,这两个"方阵"比电视和综合性日报的表现更  相似文献   

10.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庆报道是一场展现媒体综合实力的竞赛,是一场展示媒体编采水平的竞赛。在这场赛实力、赛水平的竞争中,深圳商报因其不凡的创意、准确的定位、适时的造“势”和充分的人文关注,报道出了独家特色,因而赢得了读者的广泛好评和同行的高度赞誉。一、定位准确,凸现“窗。”特色深圳商报作为深圳市委直属重要党报、市政府机关报,历来注重报道策划,善于策划。今年年初,商报编委就如何搞好国庆50周年的报道进行了谋划,而定位就定在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这一点上。一方面,希望通过这一“窗口”,让读者进一步了解经…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随着"走转改"、"三贴近"等政策的推进,国庆报道愈趋突破原有的程式化报道困境。本文通过对2014年《新闻联播》国庆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归纳出国庆报道的呈现特点与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2.
人民日报是我国第一大报,国庆当日头版是国家意志的重要体现.本文选取1949年至2016年人民日报国庆头版,试图归纳总结这期间人民日报的特征,管窥党报的“变”与“不变”. 人民日报发展至今的五个阶段 1.1949年至1 957年,以外交报道为主.1949年至1957年这9年国庆头版的报道总数为67篇,外交报道为30篇.报道基本为国外领导人发来的国庆贺词这类内容,从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新闻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党委机关报,此类内容是礼节性的国庆特殊报道,也是重要的政治信息.  相似文献   

13.
王海涛 《青年记者》2009,(20):25-26
新中国六十大庆,报道高潮在十一期间,其中10月1日、2日是国庆报道的重要节点,也是媒体竞争的一场“刺刀战”。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新中国迎来了60岁华诞,国庆报道也成为各媒体的“重头戏“。现代社会媒体竞争激烈,为了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党报在做好主旋律报道的同时,也创意连连。本文以《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这两家全国性党报为例,分析了党报国庆报道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规模空前的国庆50周年的庆典活动,在创下许多“第一”的同时,相关的新闻报道也开创了新闻界不少“先河”。在这场特殊的“新闻大战”中,作为周三或周二刊的大区军兵种和武警报纸也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以空前的热情和规模,给整个国庆庆典报道增添了独特的亮丽色彩。这次国庆50周年庆典报道,可称得上是大区军兵种报纸的一次“同题比武考核”。纵观各家交上的“考卷”(报纸),引发了我们不少思考,为提高业务水平,进一步办好军兵种报纸,现将各军兵种和武警报纸的国庆50周年庆典报道作一次集中的对比分析。以转载为主,在有限的自主空间…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新中国迎来了60岁华诞,国庆报道也成为各媒体的“重头戏“。现代社会媒体竞争激烈,为了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党报在做好主旋律报道的同时,也创意连连。本文以《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这两家全国性党报为例,分析了党报国庆报道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邱霞 《新闻世界》2010,(4):105-106
2009年,新中国迎来了60岁华诞,国庆报道也成为各媒体的"重头戏"。现代社会媒体竞争激烈,为了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党报在做好主旋律报道的同时,也创意连连。本文以《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这两家全国性党报为例,分析了党报国庆报道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肖阳 《新闻爱好者》2010,(3):169-170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是2009年媒体报道的重中之中,在各种形式的报道中,网络媒体作为近些年迅速发展壮大的一支新锐,尤其引人关注。新华网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主力军,在此次大型网络报道中,是如何充分运用和体现互联网的功能和特色.如何紧扣庆典主题展开创意策划,都是值得总结和思考的。综观新华网此次国庆庆典报道,  相似文献   

19.
国庆报道一直是我国新闻界所高度重视并着力经营的报道项目。在大庆之年,各新闻单位都为搞好大庆报道尽其所能,殚精竭虑。因而大庆报道也就成了新闻界理论认识和实践水平的集中体现。本文试从1984年与1999年两次国庆报道的比较中考察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进步,作为对祖国50华诞的迟到献礼。一、新闻策划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由一般的自为操作转变为高度的自觉行动80年代,初步的新闻策划已具雏形,但当时称作“组织报道”。那时这种“组织报道”还不甚严密。宏观上,各种媒体之间缺乏…  相似文献   

20.
在五十周年和六十周年国庆报道中,新闻图片已成为《人民日报》国庆报道的重头戏,而且新闻图片在构图、镜头、景别运用等摄影技术方面体现了新闻摄影作品的质量。《人民日报》在周年国庆报道中出现的跨栏甚至通栏大尺寸新闻图片所形成的冲击力,印证了读图时代对报纸新闻报道的"图片化"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